比命运更残酷的是人心——评西班牙电影《皮肤》
?当我听同学说起拍这部电影的人时,我觉得这应该是一部为了吸引眼球的怪诞恐怖电影。菊花和嘴交换?没有眼睛?但是我真的看完之后,感觉很压抑,好像不理解,好像有点感动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影片的奇思妙想,配色的梦幻,配乐的悲凉,还有一点跳跃性和知识性的剧情,真的很符合它强调品味却又清新的标签。
看过电影情节的朋友都知道,就不赘述了。其中,最戳我泪点的是劳拉,一个没有眼睛的女人。她天生没有眼睛,眉宇间有一层扁平的皮肤。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存在的,它被称为先天性隐眼症,俗称隐眼症。
?因为劳拉没有眼睛,所以她“看到”了世界上更多的人类感情。劳拉从小就被迫住在妓院里,她从小就开始接待客人。在收到客人送来的一双宝石眼后,她经常在工作时佩戴,以隐藏自己的独特性。宝石之眼对她来说就像一件薄薄的盔甲。如果你穿上它,它会掩盖你的弱点,你不会那么害怕别人的目光。
劳拉的客人从来不让她碰,只是单方面发泄欲望。人们带着好奇或者爱好上了她的床(比如片头演职员表里的男人是个恋童癖),欲望得到满足后就转身离去。她是一个青楼包装的奇怪娃娃,打扮得像芭比娃娃,有着迷人的卷发,华丽的指甲,一屋子的桃色意味。她似乎是作为一个不需要生命的玩偶而存在的。利润是她唯一的价值,没有人在乎她的心。
劳拉在被拍到几个场景时,要么独自坐在桌前,陷入沉思,要么独自下床,熟练地点燃一支烟。她太孤独了。和这部电影里所有的畸形人一样,他们面对的最大的悲哀就是畸形,尤其是畸形带来的孤独。这种孤独感太强了,强到屁股女有着不可思议的勇气在网上上传照片,不遮不掩地走出门去,试图融入这个世界。她被拒绝,被嘲笑,被伤害,却依然渴望;这种孤独感是如此的强大,以至于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的演员知道孩子会遗传疾病,他决心生下这个孩子(不管这种行为是否对孩子不公平)。当孤独太深的时候,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她在给孩子生命,也是孩子在救赎她。
?当劳拉小心翼翼地摸着偷了她宝石眼的胖女孩时,她的脸上露出了孩童般的笑容。她说:“你很柔软。”这是第一次有人愿意让劳拉摸它,也是第一次劳拉觉得不那么孤独。两个被世俗鄙视的女孩,彼此治愈心灵。
这里突然想到罗杰斯的正面关注。他认为对求助者无条件的积极关心是治愈人们心理问题的关键。现实生活中,人的注意力往往是有条件的。人的友善是有条件的,关心是有条件的,爱是有条件的。相信很多健康的人都经历过这个,否则不会有那么多高调回答“由丑变美是什么体验?”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或者经历过孤独和自卑。但这一切对劳拉和那个畸形人来说更加残酷。
劳拉知道她得到的一切都是有条件的,所以当她想抚摸胖女孩时,她也主动提出把宝石送给胖女孩。
至于这两个女生的结合,我觉得不一定是同性恋。他们的结合不是基于性冲动,而是两个孤独的灵魂相互拥抱,相互接受的更深层次的情感。
令人高兴的是,在故事的结尾,劳拉走出了那个小房间,她不再需要那双宝石般的眼睛。她可以平静地坐在人群中,微笑着握住爱人的手。
?愿所有孤独的灵魂得到安慰。
(以下为后续补充,半夜有很多想法)
第二,“有病”的身体和“有病”的心
这部电影中的人物对怪胎大致有四种态度。
1.亲人“遮丑”的态度。驴姑娘的父亲对女儿出门非常警惕,他想让女儿永远躲在黑暗里。父亲的担心和警惕当然是出于一种保护的心态,但往往这种不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只进行阻拦的保护只会伤害到女儿。这个世界对她并不友好,连她最亲的人都不觉得她“好”“值得爱”。有时候,这种打击比来自陌生人的嘲笑更残酷。
2.陌生人的鄙视,嘲笑,伤害。我相信这种情况在生活中还是存在的,不过好在应该不在多数。有些人有“香草美人”情结,认为好的东西一定要有美的身体,从而妖魔化畸形的人(或者残疾人),或者把他们放在与我们不平等的地位。他们成为娱乐和玩耍的对象。早期历史上畸形人的悲惨境遇更惨,比如1840-194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畸形秀。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他们获得了收入,但是这种以撕裂自己的伤口来换取利益的方式是如何在吃肉喝肉的同时伤了他们的心的呢?
命运是残酷的,比命运更残酷的是人心。这个特殊的群体确实存在身体的缺失,但另一方面,一些健康的人也存在人性的缺失。畸形的人生病了,但健康的人治病的是他的心。
3.家人的“不解”。在与家人的亲密关系中,给予物质支持容易,给予精神支持却很难。不想要腿的紫发少年,爱畸形女孩的男人,都被不理解的家人气坏了。知道自己是恋童癖的中年男人,无法和家人倾诉,所以在妓院听了一个失明女孩的歌就哭了。特殊群体注定得不到多少理解,他们有病,痛苦。
4.一些温暖的力量。好在还是有一些善良的人可以尊重和温暖他们。从女心理医生到救了自杀女子的男人,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点安慰。
周有句话说得好,“神眼中无残疾。”
这不是空洞的安慰,而是实实在在的人文关怀。世间肉身有痛苦,但在上帝面前,无所谓。他只看到我们真诚的灵魂,而不是破碎的肉体。
第三,为“变态”正名
这部电影有一个好处就是让普通人眼中的标签化人物有血有肉。电影里有恋童癖。一般来说,一提到恋童癖,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一个猥琐的中年男子,他随时准备侵犯儿童。
恋童癖是性变态,但不能说所有恋童癖都是变态。(但是那些残忍伤害孩子的都是变态,原地爆炸!电影中,恋童癖父亲为了不伤害自己的孩子,选择了离开自己的家庭,但当他希望在妓院得到满足时,内心却充满了矛盾。他进一步伤害亲人,退一步伤害亲人。两难常常被用来判断更高层次的道德感。正是因为两难,才需要你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才能看清一个人的内心。当父亲知道自己是恋童癖,客观上已经无法控制,难以改变的时候,他选择了背负罪责,离开家人。不能说这种选择在政治上完全正确,但也是对家庭的一种保全。
精神障碍或性取向异常的人往往被贴上不正常的标签,所以他们在人们眼中就是一个扁平的人形牌子,没有其他人格,没有血肉,没有感情,甚至思维混乱。这种想法太看不起人了。
有心理障碍和性取向异常的人,如果触犯了法律,伤害了别人,一定会受到法律和舆论的惩罚。但如果他们没有触犯法律,没有伤害他人,那么没有人有资格对他们进行恶意的评判。
最后,不管他是畸形、残疾还是智障,他都和我们一样。无论社会给他们贴上什么标签,请记住,他首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其他身份。
第四,对特殊人群的态度
我曾经认识一个特别有同情心的女孩。每当她在路上遇到一个一瘸一拐的路人或一个拄着盲人拐杖的人,她必然会注意,然后叹息。啊,那个人真可怜。我为他感到难过。
我觉得同情不是一个很好的词,它有一种双方不平等的意思,一种俯视的意思。同情往往是带着优越感的怜悯。会让你觉得亲切,但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很多人崇尚同情,认为同情是一种美德,是人性之光。不,* * *爱是。同情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情绪,意思是“我看到你的痛苦,我知道你有多辛苦,我能理解你的感受”,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人类不是化身,无法达到这种程度的通感。而* * *爱情是建立在尊重对方经历的基础上的。“我不是你,我没有经历过你经历过的一切。我想我不能完全理解你的感受,但我愿意尽力从你的角度理解你。”
另外,我觉得特殊的人不希望沉浸在群众的同情中。刻意的关注只会让人觉得不舒服。对待他们不要歧视,也不要过度同情。只要在他们需要的时候帮他们一把。把他们当成我们这样的普通人,就是最好的尊重。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