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质差,爱生病?简单4步帮你养肝护心调脾润肺补肾。
看似不可理解的五脏体质辨识和准确辨证,其实是有“捷径”可学的。
作为一个中医爱好者,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对自己一知半解,但真正面对问题的时候却不知从何下手。
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女性都有痘痘的困扰。有些人长痘痘的时候习惯喝凉茶,用火药,但是痘痘越来越多。
这是为什么呢?
据许医生介绍,痤疮有很多种,常见的有肝胆火旺型和肺热型。柴胡清肝散或者枇杷清肺饮可以辨证使用,效果很好。但是,有一种痘痘。如果你选择感冒药治疗,你越“治疗”它,你会得到更多。
“嘴唇周围长痘痘,并伴有面色发白和痛经,多为小腹宫寒所致。许博士解释说,在中医看来,白色是寒的,红色是热的。寒冷的特点是吸引人。寒客在小腹时,这个区域的经络就容易被堵塞,受到压抑,产生热。”所以可以用张仲景的温经汤加连翘来治本。」
上面这个简单的例子体现了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辨证论治,即通过望、嗅、问、脉四诊来分析不同的症状,阐明本质,进而得出相应的治疗思路。
要想更好地治病,首先要善于观察症状,知道哪个脏腑出了毛病;想要更好的调理身体,首先要学会识别自己的体质,及时纠正和调和。
观察症状和认识脏腑
其实我们的体质、身体表现、精神状态、日常动作等。与脏腑密切相关;疾病的症状可以间接反映出内脏哪个器官出了问题。
简单来说,脏腑的功能和特点决定了我们会有什么样的体质和症状。
所以当我们的身体出现一些症状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想一想这个症状和身体的哪个器官有关,以便更好的调理疾病。
《黄帝内经·苏文志珍大论》曾说:
所有的风致眩晕都属于肝。
风邪引起的四肢震颤、眩晕等证候,都与肝有关。因为肝是风木,主要负责分散和储存血液。一旦气机失衡,就会导致风病。
所有的寒性疾病都属于肾。
寒邪引起的全身紧绷、关节屈伸不利等证候,都与肾有关。因为肾是水火之宫,内含袁茵和元阳,一旦阴阳失衡,往往会导致感冒疾病。
所有气滞都属于肺。
气机不畅引起的咳嗽、呼吸困难、胸闷,都与肺有关。因为肺主全身之气,一旦气失衡,就会导致气病的发生。
所有的湿肿都属于脾。
湿邪引起的一切证候,如水湿停滞、浮肿等,都与脾有关。因为脾主运化,一旦水湿,就会导致湿的发生。
所有的痛苦和伤痛都属于心脏
凡是热邪引起的皮肤疮、红、痒,都与心有关。因为心主火,火盛则血热,热血相争,生疮生疮。
致病因素无非是外因和内伤。无论是什么原因,无论邪气侵犯到哪里,都会对五脏六腑产生一定的影响。
外邪致病,邪气由表入里,影响脏腑;当内伤发生时,致病因素直接损害内脏。所以,临床辨证,开药,调节营养,都是以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为基础的。
如果你找到了与症状相对应的五脏,那么治疗和调理就不难了。
许医生还举了一个“慢性咽炎”的例子:“有的人患了慢性咽炎却不自知。他们喉咙经常干痒,觉得上火了,就去喝金银花露之类的感冒中药。但是,别忘了,咽喉是肾经的巡经之路,很多慢性咽喉炎都是肾虚引起的。此时选择艾灸肾亏穴,即伏六穴、赵海穴,补肾水治疗其根。」
辨证论治:调节肝火亢盛
无论是针灸、艾灸、针刺、汤、药、饮茶、食疗等方法,有了五脏六腑的精准症结,自然就能做到“杂治,各得其所。”
在此,许医生以肝火亢盛为例,教大家如何辨证调理。
肝火亢盛的临床表现
多见目赤、烦躁、头痛、胁痛、口苦、吐血、咯血,此外还会出现大便干燥、小便黄。
男性:肝火会引起头晕、恶心、头痛、失眠、舌苔厚、脾气暴躁。
女性:可引起月经量少、月经早或晚,甚至闭经、经前失眠。
儿童:大火的症状是口干、复发性口腔溃疡、小便短赤、心烦易怒。
带着极大的热情去看,听,问
1.访问
看面色:肝开目,左颊对应肝区,鼻梁对应肝。
看舌:舌两侧边缘对应肝区,舌边缘肿胀,舌苔黄腻。
嗅出诊断结果
声音洪亮
寻求建议
你的睡眠怎么样?
晚上23点到凌晨3点之间的睡眠问题提示肝胆疾病。
排便是什么情况?
肝火旺,耗阴,小便不利,便秘。
少阳病,常见口苦,咽干,头晕,口苦,口酸。
切割
左手关脉对应肝,肝火的脉相以脉弦数为特征。
以上是理论知识。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下实战。来看看许医生分享的一个治疗肝火亢盛的案例:
患者是一个刚上一年级的孩子。进了诊室,看医生的时候一脸不情愿,不想多说话。
据他妈妈说,从小到大,孩子性格乖巧,学习成绩在全校名列前茅。他顺利考上重点初中后,因为老师的管理很严格,久而久之,孩子变得叛逆不听话。
有一次,一个孩子上课和同学吵架,后来差点发展成打架。他被老师警告说,如果他再犯,他将被学校开除。孩子的母亲别无选择,只能把他带到我身边。
我仔细观察孩子:他的脸在鼻梁旁边发青,这是肝胆火旺的表现。然后我问他:“大便堵了吗?”他说:“我经常便秘。」
看了,听了,问了,开了药,给孩子按摩。我发现肝经上有太冲穴,胆经上有夏溪穴,心经上有劳宫穴。我每按一个穴位,孩子就痛得大叫。
我然后跟爸妈说,回去坚持每天揉这三个穴位。“不要心软!”我强调。
之后,孩子拿着药方回家休养。据孩子妈妈反馈,孩子吃了药后,大便就过去了;每天按完穴位,暴躁的情绪很快平复下来,学习开始步入正轨,再次名列前茅。
仅从情感的角度,你会认为这个孩子只是单纯的青春期情感冲动。许陶博医生解释说,《黄帝内经》有云:“五脏有五志,五脏得病要取十二源。”其中,肝的原穴为太冲穴。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也采取了下Xi点,胆经的兴点。
如果处理不当,家长焦虑,对孩子采取打骂的管理方式,孩子就会越来越暴躁,结果就是另外一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