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生产模式有哪些?

在国内外的养猪生产中,养猪生产的模式多种多样,根据泌乳母猪的活动空间可分为三类:集约化饲养、半集约化饲养和分散饲养。

(1)集约化饲养集约化饲养是完全圈养体系,也称固定饲养,泌乳母猪活动面积小于2 m2。最早的形式是用皮带或链条将母猪固定在指定的地方,板条箱也被用来限制母猪的活动空间。目前采用的是母猪分娩床,也叫母猪分娩栏或压力栏,一般配备仔猪保温设备。这种方法始于50年代,应用于60、70年代。其主要特点是“集中、密度、约束、经济”,农场面积小,场地利用率高,技术设施先进,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企业经济效益。这种模式是典型的工厂化养猪生产,在国际上养猪生产中应用广泛。(2)半集约化饲养半集约化饲养是一种不完全的圈养体系,泌乳母猪的活动面积在5 m2左右。妈妈和宝宝可以在一列,也可以有田地限制母猪,有仔猪保温设备,或者冬天用草垫取暖。其特点是围栏占地面积大,设备一次性投入低于完全圈养系统,母猪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有利于繁殖。在中国,很多养猪企业都采用这种模式。(3)散养散养哺乳母猪活动面积大于5m2。其特点是养殖场建设投资少,母猪活动增加,有利于提高母猪繁殖功能,减少母猪繁殖障碍;小猪可以和母猪一起运动,提高抵抗力。这种最古老的养猪模式,一度因效率低下而被养猪企业所忽视。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的增强,动物福利的发展,散养模式生产的猪肉比较受欢迎,价格也比较高,所以散养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室外饲养是典型的散养,在欧洲再次流行,主要是因为它能满足猪的行为习惯要求,投资少,节水节能,环境污染小;此外,动物福利促进了户外养猪的发展。但这种养猪模式受气候影响大,占地面积大,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我国南方多草山草坡,气温高。可以采用这种模式发展生猪养殖。

喂养方式不固定。如德国的Nurtinger系统,是根据猪的行为习惯和环境生理要求,由猪暖床和配套工程设施组成的养猪生产系统。这个生产系统的核心设备是猪暖床,也就是前面有PVC塑料的温控培养箱。暖床可用于集约化饲养、半集约化饲养和分散饲养。其优点是:①可以解决大猪怕热,小猪怕冷的矛盾,同时可以使猪在身体处于温暖环境的同时呼吸新鲜空气;(2)满足猪的生理和行为习惯要求,为猪提供磨牙、挠痒痒、淋浴、排泄的场所,有利于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率;(3)母猪无需定位即可自由活动,增强体质,提高繁殖性能;④符合家畜福利要求,对猪的限制较少,猪在接近自然的条件下生长。因此,这种生产方式在欧洲和全世界都得到了应用。可以看出,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喂养方式是不同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养猪生产采用什么模式,必须根据当地的经济、气候、能源等综合条件来决定,最终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不能照搬看起来先进,但不适用,经济效益低的饲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