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导师简介
赖教授长期从事中医针灸的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各种传统针灸补泻方法。审查针灸的适应症,强调辨证施针,治疗中保护正气;重视子午流注针法,率先倡导子午流注灸法;擅长针灸治疗哮喘和脑病。熟悉中医经典的精髓、神经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基础理论,掌握相关的先进科学实验技术和方法。本人长期从事针灸机理研究,在中风及相关疾病的研究和针灸治疗精神发育迟滞性脑病的神经生物学和免疫学机制方面有丰富的积累和经验;对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智力结构和智力因素的分析、针刺与大脑学习记忆调节关系的神经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有较深的认识。在国内首次研究针灸治疗过敏性疾病的临床机理。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校十余项科研项目。其《针灸治疗弱智儿童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针灸治疗ⅰ型过敏性疾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太阳穴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临床实验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阳虚模型及助阳方药中微量元素的调节作用”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微循环与部分中老年疾病关系的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针刺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损伤副作用的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赖教授承担了国家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工程、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历任《岭南针灸经验集》、《针灸时间疗法概论》、《三针疗法》、《实用中医新方药手册》、《常见病针灸治疗》、《实用针灸脑病》、《针灸方药》主编,全国任副主编或参编。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指导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72人。曾多次应邀赴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讲学和学术交流。曾获党员、广东省高校首届新南方优秀教师奖、千百工程优秀辅导员、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国家人事部百万工程一、二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柴铁迈,男,出生于1964,河南省郑州市,教授,针灸博士,针灸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院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广东省高教厅“千百千工程”人才培养对象。1986河南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1998获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博士学位,师从著名针灸师金瑞教授。1991年后在新加坡、日本、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讲学,海外影响广泛。
从事中医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20余年,系统讲授了所有针灸专业课程。他的教学形象生动,知识渊博,学术研究严谨,风格扎实,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一定的学术影响力。主要从事针灸、中西医结合康复等方面的教学和门诊工作。擅长针灸治疗成人抑郁症和多动症、脑瘫等儿童脑病等行为异常疾病,致力于中西医多种手段在康复临床领域的应用。重视经典针灸的临床应用,认为针、灸、药应紧密结合,继承重于创新。他喜欢书画,擅长篆刻,涉猎广泛。他强调研究生培养要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培养修养重于研究,通过静心逐步实现。培养了多名针灸临床研究生。
主持国家科技子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针刺对脑瘫幼鼠神经干细胞分化增殖的研究”1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项,校级项目2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主持金三珍疗法等国家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继续教育项目4项,金三珍治疗小儿脑病临床应用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一等奖。先后担任国家级教材主编1部,副主编2部,主编《多动症》、《火针》、《针灸临床系列》等专著十余部,发表论文20余篇。庄,男,广东省普宁市人,出生于2005年6月1955。教授,主任医师,针灸推拿学博士生导师,针灸推拿学学科带头人。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临床康复杂志主编,新世纪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治疗学》编委。
庄教授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长期致力于针灸临床的建设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针灸临床经验。主要致力于针灸治疗脑病的研究。对临床治疗中风、癫痫、帕金森病、血管性痴呆有独到见解,对中西医结合、针灸治疗顽固性癫痫有深入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已在国内推广应用。擅长埋线疗法和补泻手法治疗难治性脑病,收到良好疗效。开展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对针灸排毒、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也有深入研究,效果相当不错。
庄教授主要致力于针灸临床研究,主持并完成了以下科研项目:“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1;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科技项目“穴位埋线治疗癫痫发作”和“改良艾灸平喘膏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广东省各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主编《中风的治疗与护理》、《中医食疗》、《中医家庭保健按摩》、《食疗本草》等6本书,合编《针灸治疗学》、《针灸推拿学》、《现代中医急救》、《岭南针灸经验集》、《现代中医临床基本技能》等10本教材和书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博士生23人,硕士生17人。
长期从事针灸治疗学和神经病学的教学工作,面向研究生、七年制、本科生、各类留学生等各层次不同专业。曾赴马来西亚、香港、台湾省等地讲学,教学效果良好,深受学生好评,并获得2006年新南方优秀教师奖。研究生的教学能因材施教,有很好的研究生教学经验。编著录制的《中国针灸大型视频教材》荣获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世界针灸联合会(WFAS)、美国针灸学会(AAA)联合颁发的金奖。李婉瑶教授:女,广东省五华县人,1954年6月出生。中医针灸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针灸原理研究室教授。中国针灸学会针灸临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养蜂学会蜂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养蜂学会蜂疗专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1982江西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毕业;1985南京中医学院针灸专业硕士毕业。80年代末,我到旭川医学院研究了一年多针灸的镇痛作用,探讨了针灸在麻醉领域的镇痛作用。基本的英语和日语,能够交流。
长期致力于中医针灸的教学、科研和医疗工作。讲授过中医经络、穴位、针灸疗法、针灸、针灸英语等课程。参与讲授实验针灸、针灸各种理论、针灸医学经典选编、理疗学等课程。主持针刀临床应用和蜜蜂与人体健康选修课,能够因材施教,教学评价优秀。坚持中医针灸临床治疗,擅长针灸、蜂针治疗各种疼痛证、痿证、风湿病。总结耳穴防治近视的止痛疗效,针刺治疗闭经,针刺辅助麻醉,蜂针治疗的规律,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病,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
曾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外用皮肤局部麻醉中药制剂的研制”;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为“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主持制作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奇穴定位及临床应用》,获2001中医优秀电视教材评选一等奖。目前负责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蜂针治疗痹症诊疗技术规范化研究”,擅长特种针灸方法研究,主持多项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蜂药临床应用研究”。主持完成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科研项目“实验针灸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主编《现代针灸临床集》、《中医食疗保健》、《蜂针疗法》、《现代穴位疗法》等。,并参与编写了《老年医学的针灸治疗》、《针灸推拿学》、《针灸推拿学指南》等书籍。他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多次参加国内外中医针灸学术交流,深受好评。指导过数十名硕士、博士研究生,热心研究生培养,关心他们的成长。提倡谦虚谨慎,学习进取,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治病救人。徐能贵,男,安徽省来安县人,出生于1964年8月。医学博士,针灸推拿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处长,针灸推拿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兼任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家、中国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广东省针灸学会经络研究与实验针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针灸研究》和《新中医》杂志编委。
长期从事中医针灸科学研究、临床实践和教学,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科研方面,一直从事针灸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机理研究,特别是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其后遗症的机理研究,率先开展了针灸促进脑缺血后脑功能重组和脑可塑性作用的研究,为临床针灸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独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九五“经络研究”1子项目(副组长)、教育部1博士点研究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项研究基金、广东省1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1科技计划项目的研究,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研究。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编著或参与编著学术专著8部,获省部级科研成果5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临床上擅长针药结合治疗中风、痴呆、面瘫、各种疼痛综合征等内科疑难杂症,熟练应用传统和现代针灸技术治疗疾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教学中,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讲授针灸治疗学、针灸学、实验针灸学、针灸基础和临床,培养了一批国内外合格的针灸专业人才。因工作业绩突出,先后获得省优秀青年中医、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教育系统劳动模范、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省高校“千百工程”人才等荣誉。
导师学术研究严谨,作风扎实,品德高尚,业绩突出,在国内外同行中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多次应邀出席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
导师现已指导培养20余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张虹,男,1960,7月出生于广东省大埔县,医学博士,教授,针灸推拿学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科技带头人。兼任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医师资格认证中心生活考试专家、香港大学中医(针灸)研究生课程校外评估专家、广东省针灸学会理事、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新中医》编委。
1982福建中医学院毕业以来,从事中医教学、临床、科研工作25年,期间获得针灸硕士学位和针灸推拿学博士学位。具有基本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经验和大学教学科研经验,具有扎实的中医针灸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张虹教授是广东省精品课程《针灸学》的学科带头人,讲授针灸学课程。他注重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治学严谨,求真务实。主持和参与各级教学科研项目10,在专业建设和课程优化方面取得一定成果,获得三项大学教学成果奖。临床医学上重视经络辨证,擅长治疗面部疾病、颈肩腰腿痛、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病及针灸防治亚健康。
主持和参与各级15科研项目,在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针灸防治亚健康和应激性损伤、针灸抗衰老和防治衰老相关疾病、针灸推拿等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他已经出版了6本书和25篇论文。培养了15名博士生,资助了12名博士生,培养了15名硕士生。伦新,男,出生于海南省海口市,1964 165438+10月4日。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医学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耳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教授,针灸推拿学硕士生导师。
1987年毕业后,长期讲授针灸、穴位、针灸等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课程,年教学任务约350学时,研究生2-3人。去过东南亚等地讲学,坐诊。坚持在一附院针灸科从事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水平和临床经验,主要围绕针灸治疗脑病和免疫性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方向,部分证实针灸疗法对VD患者智力和活动功能的康复作用,探讨针灸治疗的效果及其免疫抑制的机制。主持部、省、校课题1项,参与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编新世纪中医药院校“十一五”教材5部,主编医学专著7部,第一作者发表医学研究论文17篇,教学论文165438篇,合著论文18篇。张峥,女,博士,副教授。1972年6月出生于哈尔滨,黑龙江中医学院针灸推拿专业本科毕业,2004年6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基础理论研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校“千百工程”第二批校级培养对象。
主要从事针灸治疗脑病的机理研究。近年来主持“电针治疗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血管再生机制研究”等1省科委项目,“针刺对脑缺血保护作用的突触蛋白组织学研究”等3项厅局级项目。参加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3项,获校级科技成果进步二等奖1。在《中国临床康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篇。参与编写《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现代研究——基础与临床》、《中医临床诊断全书》两部专著;参与编写研究生和七年制中西医结合诊断学,全国中医院校合编的《细胞生物学》教材,协助指导针灸推拿学博士生1人。张,男,出生于1964+00,甘肃天水人。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教授、医学博士;中医针灸推拿专业硕士生导师。师从我国著名针灸师金瑞教授和郑奎山教授。金三珍和郑的传统针灸方法是学术上的继承者。现任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郑氏针灸研究会常务理事;世界操作医学联合会副主席。多次应邀到香港、新加坡、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讲学。
主要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脑源性疾病的研究;传统针灸补泻手法研究:学术上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金瑞教授。致力于金三珍治疗儿童脑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用金三珍治疗儿童智力低下、脑瘫、儿童语言障碍、神经性耳聋、自闭症、儿童行为和情绪障碍、学习障碍、中风偏瘫等脑源性疾病。继承郑氏家传针法和郑奎山教授治疗疑难病的临床经验,运用传统的补热泻寒针法治疗五官科疾病、中风偏瘫、风寒湿痹、各种顽固性疼痛、震颤麻痹等疑难病,取得显著疗效。
主持完成卫生部招标项目“耳针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肌炎的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省卫生厅医学科技成果奖。* * *因完成“三针治疗脑病系列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完成《针灸治疗儿童语言障碍临床研究》,获浙江省宁波市科技进步优秀奖;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三等奖。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或编著著作9部。于进,男,35岁,广东省郁南县人,1972 11月;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系副主任,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音乐疗法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音乐疗法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副教授,医学博士,针灸推拿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针灸推拿康复方向和康复治疗的医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他在中医基础上深入研究现代康复医学,致力于发展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多种疾病,擅长应用以中医康复为主体的综合康复技术,突出针灸经络、精神心理、传统体育、睡眠起居、饮食药膳等综合康复特色,在身心疾病、老年病、睡眠障碍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出版相关著作5部;招收数名研究生,在国内中医康复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活跃于对外学术交流,多次应邀作为主讲人参加中医养生海外学术讲座。李玟,女,1974,7月出生于贵州省贵阳市,现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英语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医学博士,针灸推拿学硕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中医针灸专业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研究方向为针刺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机制,特别是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主持校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排名第四)、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排名第二),参与校级教学项目多项。在《中国针灸》、《中华中医药杂志》、《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针灸与脑病的治愈》(编委)等专著。在教学方面,擅长中医理论教学,尤其擅长针灸推拿学的英语教学,担任博士生、硕士生、七年制中医英语讲师,还担任留学生针灸推拿学的课堂教学和临床教学。
导师学术研究严谨,作风扎实,师德高尚,具有中医、英语复合型知识结构,双语教学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