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萎缩怎么用中药治疗?

治疗脑萎缩的具体方法:1。针灸和按摩。

针灸推拿主要是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的辨证理论,将脑萎缩一般分为肾精亏虚、气血亏虚、痰浊阻脑、血瘀阻脑络四种类型。然后根据临床分类,选择穴位和治疗方法,制定治疗方案。

(1)针灸

针灸是通过对选定的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同时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采用适当的补泻方法,达到调节患者身体阴阳平衡、疏通经络、开通脑窍、促进脑萎缩患者康复的目的。

①肾精亏虚以补肾气、填精填髓为主。

穴位选择:主要穴位-百会(或四神聪)、太溪、命门、肾俞穴。

配穴-关元、脾俞、浮六、阴陵泉

针刺方法:百会穴平刺,不举不插,多捻针,留针;关元可灸补;剩下的点都是补充。

②气血亏虚型以补益气血、养血健脑为主。

穴位选择:主要穴位-足三里、三阴交、雪海、脾俞。

配穴-肾俞、舒威、关元

针刺方法:关元可用艾灸或温针灸,其余穴位以补为主。

③健脾化痰、益脑开窍是痰浊上脑型的主要治法。

取穴:主穴——丰隆、脾俞、神门。

配穴——曲池、百会、阴陵泉、风池

针刺方法:脾俞为辅;百会只有曲折,更不要说插入;其余穴位采用下法治疗。

④脑络瘀阻型以活血化瘀、通络开窍为主。

取穴:主穴-风池、太冲、雪海。

配穴——百会、神门、足三里、三阴交

针刺方法:神门、足三里、三阴交穴为辅;百会只有曲折,更不要说插入;其余穴位采用下法治疗。

上述选穴是临床选穴的基本指导原则。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坚持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灵活选择,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此外,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选择头皮针,如有运动功能障碍可选择运动区;* * *共济失调患者可选择平衡区;有语言障碍的人可以根据语言障碍的类型划分语言区(语言一区、语言二区、语言三区)。感觉障碍者可根据感觉障碍部位选择相应的头针感觉区;如果有震颤,也可以选择舞蹈震颤区。当然,也可以采用时间针灸,定时开穴治疗,采用经络刘著、桂苓八法定时开穴针灸,在选穴较少的情况下,会取得更突出的效果。针灸治疗,每天1次,每周6次,休息1天,其他发热、感染、血液病、软组织损伤等不适宜针灸的患者可暂缓针灸。

(2)按摩

按摩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按摩肢体或穴位,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以恢复脑萎缩的肢体功能及其他功能障碍。

脑萎缩患者,如果没有肢体功能障碍,按摩部位主要是头面部。头面部使用的按摩手法主要有:开天门、推坎宫、额头和阴阳分别推、揉太阳、拉铃铛、脸颊分别推、捏人、按摩神庭、百会、丁谦、后顶、智子、风池等穴位、五指托住头顶、三指托住脖子、扫开、干洗。

如果患者伴有肢体功能障碍,则要求同时做肢体按摩。上肢按摩方法主要有取上肢、滚动上肢内外侧、按摩曲池、手三里、内关、外关等穴位、摇动上肢的肩、肘、腕、指关节、捻手指、拔手指、揉上肢、摇上肢等。下肢按摩手法主要有:滚动下肢内外侧,捏住下肢,按摩雪海、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穴、太冲穴等穴位,拉伸下肢,抖动下肢的髋、膝、踝,抖动下肢。您可以选择揉、揉、拍、揉背部的俞穴和华佗夹脊穴。另外,对于小儿,可采用捏脊、推三关、退六腑。根据症状的虚实,治证可采用脾经、肾经、心经、肝经、肺经的补泻法。

按摩疗法每天1次,每次30分钟,每周6次,休息1天,由按摩医生直接操作。注意对按摩有禁忌症者,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症、按摩部位局部皮肤损伤、妊娠、出血性疾病、急性传染病、败血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