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健康汤
"清明节保健的重点是养肝和舒适."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杨力指出,清明节在仲春和晚春之间,气温升高,雨水增多。
中医认为春主肝。清明节期间,人的情绪波动容易导致肝火上升,伤肝阴。所以清明节前后养生的重点应该是平肝理气,养肝阴,去风热。“只要是时令新鲜的,水果蔬菜都可以吃。蔬菜大多选择芽、苗、笋,可以多吃柔肝润肺的食物。
菠菜益五脏,山药健脾润肺,荠菜平肝,性温;汤调理可以用薏米、黄芪、桑葚等药材,健脾利湿,养血舒筋。水果可以多吃草莓、桑葚、樱桃、菠萝、橙子、芒果等春季水果。杨力教授说。
此外,杨力教授还推荐了四道适合清明节养生的美味菜肴:
?韭菜炒鸡蛋——适合小便过多、肾虚的人。
?荠菜炒豆腐——适合高血压人群。
?桑葚炖山药——适合脾虚、上火、口腔溃疡的人。
?生姜炖牛肉——可以补气散寒。
清艾香和艾草有什么功效?
艾叶又名艾叶、藜蒿、艾蒿,性苦、辛、温,入脾、肝、肾经,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适用于虚寒出血、腹痛,对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它是一种妇科药物。在我国传统民间医学中,艾蒿用于预防瘟疫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一种易于就地取材的中草药。
鲜艾叶常可作为食疗和皮肤瘙痒的外洗。而干燥的艾叶用于药房配药或经常捣碎得到艾条,制成艾条使用,如疏通经络、温经止血等,都是中医常用的。用艾草做的粽子,上海宁波叫青年团,南京叫春联或清明团,温州叫清明饼,绍兴叫清明锅,广府和客家话叫艾艾。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写道:浇草为汁,和面为粉,色如碧玉。
第一,清明时节,我经常喝四汤。
1、山楂薏仁饮:取生山楂9克、薏仁10克,加鸡内金10克、茯苓10克,每日一次,水煎后分四次口服,两个月为一疗程。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养胃。
2、莲藕汁白萝卜饮:材料:鲜莲藕100克,白萝卜100克,蜂蜜30毫升。选取新鲜莲藕节,与白萝卜一起洗净切碎,放入榨汁机中榨汁,过滤后加入蜂蜜榨汁饮用。功效:凉血养阴,润肺润肠。
3、枇杷银耳汤:鲜枇杷150克,银耳10克,糖适量。将银耳用冷水浸泡,清洗干净,放入碗中,加少许水,放入笼中蒸至银耳粘滑,将新鲜枇杷去皮,挖出籽,切成小块备用。锅洗净,放清水烧开,先放入蒸熟的银耳,烧开,再放入枇杷片和糖,放入大汤碗中。本方可用于治疗肺热伤阴、肺燥咳嗽、咳痰不爽、肺结核等症。
4、砂仁鲫鱼汤:鲜鲫鱼150克,砂仁3克,陈皮6克,姜、葱、盐适量。将新鲜鲫鱼刮去鱼鳞、鳃,开膛、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中,再与陈皮一起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水用武火煮沸,放入姜、葱、精盐,煮至汤汁浓香。功效:健脾开胃,利尿。
第二,清明期间,你经常搓两个点。
肝气过盛,会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阻碍其运化功能,引起情绪紊乱,气血运行不畅。
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经常敲打或按压以下两个穴位,也有很好的疏肝解郁的作用。
1,线间点
位于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的穴位。此穴为泻心火之穴。春季肝火过旺,会导致牙痛、脸颊肿胀、口腔溃疡、流鼻血等症状,说明火从肝经进入了心经,可以从这里揉“字里行间的点”来发散心火。
2.太冲穴
把脚背上的大脚趾和第二脚趾之间的关节往脚踝方向推,推到两骨连接的末端,就是太冲穴,可以称之为人体的第一要冲。它是肝经的火点,能消散肝气,肝火。
通过按揉“太冲穴”,可以最大限度地把人体停滞的气息冲出来。
按摩方法:仔细寻找最痛的穴位,然后从太冲穴向行健穴按摩,有助于释放肝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