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有哪些值得去的地方?
“歌颂人民英雄的历史,新一代的渡江精神!”渡江战役作为解放战争时期战略决战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追击的第一次战役,在中国人民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合肥,作为重要决策地,总前委所在地,安徽省主战场和练兵场,2012渡江战役纪念馆开馆,全方位展现了这部波澜壮阔的战争史诗。如今,渡江战役纪念馆不仅是合肥的新地标,也是安徽省红色旅游的新模式。
渡江战役纪念馆位于合肥市包河区云谷路299号,面对浩瀚的巢湖,规划用地22万平方米。2009年开工建设,2012165438年10月28日正式免费对外开放,年均接待量约165438+万人次。五角星胜利塔、总前委画像、渡江战役纪念馆等每一处建筑都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每一处设计都透露着细腻精致的思想,值得细细品味。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
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纪念馆占地2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8月份建成开业,1985。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群由总前委旧址、中央华东局旧址、总前委参谋处旧址、总前委机要室旧址、总前委秘书处旧址组成,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示范基地。
纪念馆现有文物1.020件(套),其中一级文物6件(套),如谭震林送给姚岗村民的线编鞋、陈毅的501电话、粟裕送给王德参谋长的铁文件盒、许同志和聂同志的题词等。常设展6个,其中修复展4个,基础展1,特展1,每年举办临时展3个以上。
总前委、华东局、书记处、机要室旧址均为恢复性展览,参谋处旧址现作为基本展厅使用。以“凤池瑶岗剑指江南”为主题,以渡江战役的历史进程为主线,展现渡江战役的历史概况和总前委、华东局在瑶岗的工作。特展《渡江颂书画展》展示了近百位开国将领以歌颂渡江战役为主要内容的书画作品。
安徽名人蜡像馆
安徽名人纪念馆是中国第一座由省级历史名人建造的专门纪念馆。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省级政务中心,面对800平方公里的浩瀚巢湖,占地65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展览面积1000平方米。
展馆以历史为纲,以时间为序,分为文明曙光中的始祖(上古-先秦)、智慧星空中的先知(秦汉-南北朝)、文化繁荣中的圣人(隋唐-宋元)、巩固金瓯的先驱(明代)、先进学派(清代)、改革探索的先驱(清末-民国)八个展馆。
走进安徽名人堂,沿着时空之桥,可以了解到人文圣人有一个巢穴,创造原始的房屋,保护人们免受动物、昆虫、蛇的侵害;在这里,你可以读到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大百科全书刘安写的《淮南子》“谈林、谈山、谈人闲”;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徽州尊崇教育的社会风尚,“一村十户,不弃读书”,徽商“擅儒”,积极兴办文化教育,投资医艺,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徽州文化。
安徽地质博物馆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隶属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主要负责古生物化石和地质标本的收集、修复、管理、展示和研究,肩负着组织开展全省地学科普教育的职责。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位于合肥市省级文化博物馆园区内,占地约80亩,总建筑面积26495平方米,其中展览面积16902平方米。围绕“自然和谐、科学发展”的主题,以“宇宙、地球、生物、人类、资源”为展览主线,设置了序馆、枫叶馆、生命进化馆、恐龙馆、矿物岩石馆、资源环境馆六个常设展馆。有临时展厅、特效影院、科普教室(实验室)、综合商店、学术报告、互动体验、地质文化餐厅、室外景观。整个展厅的特点是突出古生物化石,兼顾其他地学知识的展示,突出安徽地方特色,兼顾国内外相关内容的展示。
在安徽省地质博物馆,最具观赏性的展品是巢湖龙动物群,这是一种小型的原始鱼龙。与鱼类或海豚相似,体长70-100cm,眼睛大,嘴长,身体扁平,四肢有鳍状肢,适合近海生活。巢湖龙动物群以巢湖龙为特征,伴有原始的鱼龙、翼龙、鱼类、菊石、双壳类、节肢动物等生物化石。它是世界上罕见的早三叠世海洋脊椎动物群。
合肥科技馆
合肥科技馆于2002年5月建成开馆,总面积1671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其中永久展厅建筑面积约5800平方米。有近4000个展区,包括儿童,数学和力学,人类的翅膀,信息技术,现代交通,声光电磁和杨振宁展览馆。此外,它还拥有一个天空和圆顶电影院和4D动态电影院。教学实训区有学术报告厅、阶梯教室、创客空间等配套设施。
因为空间有限,合肥科技馆展厅有限的瞬时容量只有1000人,空间不足成为其发展的瓶颈,于是有了新的合肥科技馆。合肥科技馆新馆(自然博物馆)的设计以“人-科技-自然”为主题。项目种植的坡屋顶营造绿色景观,错落的金属立方体强调科技与自然的诞生,被称为“智能盒子”。其北广场保留了蜀西湖与大蜀山之间的视觉走廊,体现了“城市客厅”的设计理念;西侧利用自然高差引入“双首层”的设计思路,建筑形象融入舒曦湖整体海岸线;东立面使用了更具渗透性的幕墙,将科技馆的内部呈现给城市界面。
合肥科技馆新馆效果图是我市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中的重点标志性工程。在展览设计上,新馆将以“探索体验、理解认知、改造创新”为展览线索,串联全馆展览内容,以“好奇”、“自然”、“我们”等65,438+065,438+0常设展厅。
安徽博物馆
安徽省博物馆创建于1956 165438+10月14,2010年2月28日更名为安徽省博物馆。安徽省博物馆目前以一院两馆的模式运营。老博物馆位于合肥市安庆路268号。陈展大楼是一座苏联风格的建筑。2013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省博物馆新馆北邻天鹅湖,占地170亩,建筑面积41380平方米,展厅15个。建筑风格沧桑,体现了“四水来厅,五方相连”的徽派建筑风格。它是安徽省唯一的集自然、历史和社会教育于一体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馆藏文物22万余套。楚大鼎、吴剑、鄂群七斤节、龙虎铜鼓座、金边玛瑙碗、张承造的犀牛云纹漆器盒被誉为安徽博物院“八大国宝”。
安徽博物馆新馆
自新馆建成以来,安徽博物院走上了创新发展的快车道。相关数据显示,十年来,该馆共推出优秀展览298场;有5000件(套)藏品入馆收藏;* * *超过960万游客现场参观博物馆,打卡数字展览、文物“云赏”短视频、新展直播,吸引654.38+02万人次在线参观博物馆。* * *举办1700特色品牌活动,吸引百万年轻人。
赖少其艺术博物馆
赖少其美术馆是中国美术馆中一流的、重要的、有影响力的文化名人纪念馆。由合肥市委市政府投资建设、合肥市文化和旅游局管理的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向公众开放。
赖少其是我国当代著名艺术家,为安徽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新徽派美术”的杰出代表和旗手。美术馆收藏有曾飞女士捐赠的赖少其创作的版画、国画(山水花卉)、书法等不同时期、不同品种、不同题材的艺术珍品和文化史料。
美术馆前广场旁巨石上的“赖少其美术馆”字体强烈,个性突出。馆名碑文由世界著名汉学家、书画家、西陵印刷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题写。
刘铭传故居
刘铭传故居又名刘老圩,占地7万平方米,位于铭传乡潜山脚下。是台湾省首任巡抚刘铭传于1868年回乡时所建。整个故居依山傍水,深沟石墙环绕,潜山交汇处的金河绕过圩田。
刘老圩里的“宫宝殿”是中央建筑群的中轴线部分,整个中轴线部分分为四个入口,第一个入口是门厅,第二个入口是前厅,也是主人接待普通客人的地方,第三个入口是刘铭传接见重要客人的地方,第四个入口是两层天井建筑,是刘铭传的卧室和书房,也是刘铭传晚年学习和修炼的地方。
渭河内侧的亭子,四面环水,石桥相连,曾是存放西周青铜器白蟠的地方。1950年,刘铭传的后人刘素曾先生将这件传世的国宝捐献给了国家。1986公布为肥西县文物保护单位,1998公布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国台办批准为两岸交流基地,2015年正式对外开放。
张治中故居
张治中先生被誉为“巢湖三将”之一,也被称为“和平将军”。历经90年风雨,他的故居在当地相关部门的保护下,如今已成为巢湖岸边的一颗明珠。
从合肥市出发,沿着巢湖大道,大约40到50分钟就可以到达黄璐师范学校。穿过学校后门,下楼梯,穿过清水塘,有一个幽静的古村落——洪家疃村。在村庄迷人的绿色中,张治中故居背山面水,显得那么宁静。
砖木结构,小瓦屋顶,充分体现了民国时期江淮地区的建筑风格。走进张治中故居,在大厅的地板上,还能隐约看到一个意味深长的图案。张治中先生的生活用品陈列在故居里。故居的院墙内外,至今还保留着他当年亲手移植的两棵梓树。近年来,经过当地政府的维护和修复,这座经历了90年风雨的老宅又恢复了青春的风采。年,张治中故居被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克农故居
李克农故居位于昔阳镇中李村。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现占地面积1521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1999年,为纪念李克农将军诞辰100周年,原县级巢湖市在原址恢复了8座农家四合院,新建了李克农将军生平事迹陈列室。
李克农是我党我军隐蔽战线的杰出领导者和组织者。他长期从事情报和安全等特殊领域的工作。他以顽强的战斗精神和灵活的工作方法,战斗至死,屡立奇功,被誉为“传奇将军”。
李克农故居现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国家安全教育基地、中国信息战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安徽省廉政教育基地、安徽省第四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评为全省十大红色旅游景区。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住所。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属于典型的清末江淮民居建筑,布局整齐,雕梁画栋。李鸿章故居又称李家旧居、李府、李鸿章府,是合肥市“十大风景名胜”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旅游景区。
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老房子经过这些年的变化,隐藏在闹市区的一个角落。属于典型的清末江淮民居建筑,布局整齐,雕梁画栋。占地3500平方米,分为东、西院。西院由南向北分为大门、前厅、中堂(福寿堂)和走马楼(小姐楼),东院为淮军陈列馆。中殿是整个建筑最高规格的部分,走马楼为两层木雕建筑,造型精美,融合了南北建筑风格,内部木雕技法流畅,堪称我省北派木雕精品。东方的“淮系集团与中国现代化展”是在丰富李鸿章生平展览的基础上开设的,充分揭示了晚清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淮系集团在李鸿章的领导下,为近代军事、经济、文化和国防做出的突出贡献。
李鸿章故居陈列馆是全国唯一以李鸿章和淮军文化为主题的主题博物馆,年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是合肥的名片。展馆以打造精品展览为核心,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精品展览奖项。
合肥文化中心
塘西河畔的小鸟巢位于方兴大道与广西路交叉口东北角,是合肥文化中心。
场馆内部设有一个群文小剧场、多功能厅、民俗文化展厅、艺术综合展厅、陆延洲纪念馆、书报电子阅览室、舞蹈排练厅、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团队活动室等多个群众文化活动场所。
合肥文化馆自2015年9月开馆以来,始终秉承“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文化,造福基层”的宗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坚持免费开放。在组织策划群众文化活动、培养群众文艺队伍、提供免费培训辅导、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群众文化理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用最美的活动方式传递美育,让市民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美好。
合肥海洋世界
合肥海洋世界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樊华大道321号,紧邻欢乐岛、汇园、国际会展中心。是安徽省第一座大型海洋公园,国家AAA级景区。合肥海洋世界引进了日本的海豚、企鹅,海狮、海豹、鲨鱼、企鹅。水族馆将容纳数百个物种和6000多种海洋鱼类,包括鲨鱼。
合肥海洋世界以水为主线,向你展示不同水域不同物种之间的奇妙联系,以及奇妙和谐的生活方式。你的旅程将穿过溪流、湖泊、雨林、河流和浩瀚的海洋,近距离接触各种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及其栖息地,从而体会到大自然生命的和谐。
合肥海洋世界拥有国内领先的大型海豚展区,可以直接透过玻璃观看海豚在水中优雅的游动。工作人员每天会定时入水与海豚交流玩耍,以便更好地研究观察。运气好的话,还会受邀参加活动,与这些神奇的海洋动物亲密接触。
安徽创新馆
安徽创新馆位于合肥市包河区云谷路299号,由三个独立场馆组成。其中,1馆以“创造引擎”、“创造智慧”、“创造未来”三大主题,展示安徽创新发展的历史、资源、成就和未来,收集展示各类创新成果的展品1700余件,充分展示安徽科技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2号馆综合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打造集R&D转化、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创新服务中心;3号馆以实践平台功能为核心,建设全球高端路演中心、科技成果发布中心、媒体创新传播中心、科技中介服务中心。
步入安徽创新馆核心区1号馆,你会被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展厅所吸引。在这里,参观者除了可以看到量子信息、新型聚变能源、合肥光源等科学装置,还可以借助视频、模型等多媒体手段,近距离观看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人造小太阳”、中国聚变工程试验堆等高端科研成果。除了这些精湛的科技展览,漫步在展厅,整面墙的“第一”绝对会让你大为赞叹。这里不仅有中国第一台微机,第一台窗式空调,还有世界上第一台VCD。
如今的安徽创新馆,已经成为年轻人打卡的热门场地,成为安徽创新发展的“新地标”,为年轻人的梦想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安徽美术馆
安徽省美术馆,位于巢湖北岸,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是一座传统与现代交融、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建筑群,随着该馆的建成和正式对外开放,迅速成为合肥乃至全省新的文化地标。
美术馆主楼高高耸立,最外层的钢格板错落有致,鳞次栉比。20米高的白色隔墙挺立,气势磅礴。钢制螺旋楼梯盘旋而上,70米长的楼梯在半空中延伸。屋顶的绿草如茵,宛如世外桃源。美术馆不仅给人美的外观,而且有一流的功能设备。能够同时举办多场高质量、高规格的国内外大型艺术展览,具备举办国际艺术活动和引进国外优秀展览的条件。它是安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公共艺术博物馆。
美术馆还致力于成为大众欣赏美、交流美、研究美的“城市客厅”。艺术MALL裙楼,配有咖啡驿站、阅读空间、乐淘工坊、文创店等。,可以举办各种开放式的美育课和艺术沙龙活动,让大众走近艺术,让艺术融入生活。
包河区文化艺术中心
包河区文化艺术中心包括区文化馆和区图书馆,总面积81.58平方米。是包河区一年一度的公益建设项目。是一个建筑空间大、功能区域多、功能定位高、服务群体广、社会功能强的文化综合体。
该中心从充分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出发,以保障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为使命,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培训、文化讲座、艺术展览、学术交流、图书借阅、阅读推广和各种演出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艺术中心共四层,包括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图书馆,藏书约654.38+0.5万册,设有少年儿童阅览室、报刊阅览室、专题阅览室等。文化中心占地约5000平方米,包括合唱教室、录音室、乐队排练室、钢琴室、舞蹈室、书法培训室、健身房等。
李鸿章独享朝堂。
赏厅,也叫饭堂或饭厅。旧时祭祀祖先(牌位)或神佛偶像的地方,是祖先和神提供食物的地方。后来引申为墓上建筑的总称,即墓旁建筑。1903年,家乡人民为李鸿章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纪念馆。
李鸿章香堂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是清末江淮地区的建筑,是我国保存完好的清代名臣墓地之一。2012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李鸿章讲堂》展现了晚清军政要员李鸿章多变的一生,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特色。
修复后的李鸿章享堂作为江淮地区典型的民居建筑风格,灰墙暗瓦,符合祭祀功能的建筑形式。向塘占地面积1.4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余平方米。分为东路、中路、西路三路,西路为李鸿章、赵夫人合葬墓。中路主要建筑为山门、前厅、寝殿,辅以厢房,形成两个院落。山门前的照壁墙外,有光绪皇帝留下的三块御碑和御牌位。东路是一个有两个院子的谷仓。厅内现装饰有李鸿章《容爱录》、李家故里遗迹、江淮地区农业展、祭祀场景复原展示等。
肥东博物馆
肥东博物馆展示了肥东悠久的自然历史、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座集历史研究、文物收藏、文化传承、科学交流、休闲观光、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和文化品位的综合性博物馆。
肥东博物馆现有文物2000余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6件,二级文物8件,三级文物280件。据了解,馆内藏品以陶瓷和青铜器为主,包括陶器、瓷器、青铜器、钱币、古籍、字画、金银器、玉器、石雕、砖雕、木雕、象牙雕刻等杂项。
整个博物馆通过历史人文、革命历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明清祠堂、规划蓝图五条主线,展示肥东城市的历史和未来发展。采用总体规划数字沙盘、碗屏影院、微型互动模型、AR体感互动等创新数字展示技术,将整个肥东博物馆打造成一个智能、创新、新颖、有趣的全感官体验空间,成为新一代数字博物馆的标杆。
肥东剧院文化中心
肥东大剧院及文化中心项目位于肥东县瑶岗路与厝东路交叉口西南角,建筑面积约47,543.35平方米。地上建筑空间主要包括歌剧院、多功能厅、文化中心相关功能室、会议室、办公室等。,地下建筑空间主要包括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等。
目前,大剧院、文化中心项目室内装饰安装形象工程接近尾声,室外铺装、砌砖工程完成50%,室外花园完成40%。
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
1978年,一声惊雷响起,小井庄成为华夏发祥地之一。那年夏天,肥西山南区小井庄的农民率先试行“包产到户”责任制。这一创举,与凤阳小岗村的“统包统分”一起,开启了新时期中国农村改革,推动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进程。
小井庄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摇篮之一,是包产到户纪念馆,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展示了小井庄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发展过程,弘扬了“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如今,小井庄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美丽新农村。
肥西山南镇小井庄的故事就是在这里发生的。“包产到户”给了农民更多的自主权,激发了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在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纪念馆里,各种历史文献井然有序地排列着,默默诉说着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旧址
1994年,汤池镇政府征用项斯森林10亩土地,建成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陈列照片150余张,被列为省、市、县三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时,在叶挺的感召下,一大批热心的庐江青年跟随他奔赴抗日前线,为中国的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为此,他还写道“云中之美在山中,汤池君即刻一试,长江淮河驰骋千里,飞渡大江为天下。”
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内陈列着200多幅珍贵的历史照片、图表和文献资料,系统介绍了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组成、发展和成长过程。
当年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的真实写照在这里被记录和呈现,包括日本侵华、抗战中坚、第四支队东进抗日、江北游击纵队坚持皖中、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皖东第五、第六支队、皖南事变、北师诞生等一系列往事,也对后人起到警示作用。
庐江名人堂
庐江名人堂位于庐江县城东新区东古山脚下。主体建筑由三座独立的徽派四合院式建筑组成,分为三个独立展厅,涵盖序厅、八大主题展厅、体验剧场、休息区、临时展厅等区域,* * *展示3000多位庐江古今名人。
熟悉的名字,传奇的故事,不仅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更执着于几代人的记忆。庐江,古城,江淮重镇,山水秀丽,人文丰富。沿着它265,438+000多年的漫长历史,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慢慢走来。他们为中华文明增光添彩,被载入史册,成为江淮独特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庐江名人堂,你可以期待英雄的风采,聆听圣贤的教诲,走进庐江,认识千川,让孩子们学习和了解传统文化,感受这些安徽名人卓越成就背后的非凡品质和可贵精神。
刘易玲博物馆
刘易玲博物馆位于庐江县水西门8号楼。博物馆共四层:一层主要陈列刘的历史文物,包括先生免费捐赠的90件藏品;二楼主要是景泰蓝、“珠山八友”瓷板画及历代瓷器展区,三楼主要是明清佛像、漆器展区,四楼主要是精品展区。来到刘易玲博物馆,你可以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
先生是晚清重臣刘的曾孙。刘易玲先生有着浓厚的家乡情结,将毕生收藏捐赠给家乡,支持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
黄团庙战役纪念馆
肥东县张集乡黄疃社区黄疃庙战役纪念馆,建于上世纪70年代,是肥东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它朝南,两边各有10个房间。
黄团庙战役纪念馆分为四个单元。以大量的历史图片和文字,主要展示了新四军于65438年4月至65438年4月20日在黄团庙地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反顽战役。这场运动是新的。
黄团庙战役是抗日战争后期新四军与广西国民党军队之间的一场战役。黄疃庙之战由大大小小九场战役组成,其中太子镇之战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黄疃庙之战的第一场。
冯玉祥故居
冯玉祥,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将领,民主战士,中国* * *产党的真诚朋友,生活简朴,治军严明,嫉恶如仇,被誉为“布衣将军”。
冯玉祥将军故居位于巢湖市霞阁镇朱克村,交通便利。距巢湖市区6公里,距合肥60公里。冯玉祥故居占地4690平方米,建筑面积432平方米。5栋22间,19间保存完好。故居分为两个院落,前院主要包括门厅和议事厅,后院主要包括书房、卧室和侍卫室。
冯玉祥是巢湖地区三大名人之一。他一生桀骜不驯的性格和忠厚直爽的作风,令后人景仰。1989冯玉祥故居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被确定为巢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参观完故居,冯将军的爱国情怀和爱民本色历历在目,他对革命的贡献为后人所敬仰。
巢湖博物馆
巢湖博物馆创建于1997。它是在方王岗汉墓原址修复保护的基础上建造的。这是一个当地的主题博物馆,于2000年向公众开放。2001,巢湖市政府决定在汉墓专题博物馆的基础上扩建巢湖博物馆。
巢湖博物馆内的基本陈列分为三部分:巢湖汉墓出土文物精美陈列、房王岗汉墓遗址陈列和巢湖市名人名人馆陈列。馆藏文物3627套。方王岗汉墓遗址展示。原址展示了巢湖市汉墓出土的棺椁。介绍了方王岗汉墓棺椁的结构特点、发掘情况及成果。
巢湖汉墓出土精品文物展览主要以巢湖方王岗汉墓和北山头汉墓出土的精品文物为主。展品分为青铜器、玉器、漆木器等几大类,阐述了汉文化在巢湖地区的历史地位和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