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淑芬个人作品
六朝养生(台北:国立台湾省立大学历史系博士论文,1982)。
出书
六朝的城市与社会(台北:学生出版社,1992)。
慈悲与清净——佛教与中世纪社会生活(台北:三民书店,2000年)。
刘淑芬,任大熙译,《六朝的城市与社会》(韩文版)(韩国,?城市:任静文化学会,2007年)。(注:这本书是旧作,但译本有一些补充和修改。
《中世纪的佛教与社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0)。
犯罪的消灭与死亡的消灭──佛顶优于托罗尼课堂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9月)。
学术论文
《六朝养生的经济基础》,食料月刊(补发)11.11/12(1983):1-14。
《六朝建康的花园洋房》,大陆杂志66.3 (1983): 39-47。
《建康与六朝的历史发展》,大陆杂志66.4 (1983): 36-47。
六朝建康与北魏洛阳之比较,台湾省立大学建筑与城乡建设研究所学报2.1(1983):177-189。
《六朝建康城的兴衰》,大陆杂志67.4 (1983): 23-40。
《六朝时期的建康——城市民居与治安》,大陆杂志68.4 (1984): 23-45。
《清代凤山县的建设与移民》,高雄文学20/21 (1985): 5-46。
清代凤山县(1684-1895):县迁移个案研究,高雄文献20/21 (1985): 47-63。
《清代台湾省的设防》,《食粮月刊》(再版)14.11/12(1985):484-503。
《六朝学者》,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56.2 (1986): 285-327。
《六朝时期南海贸易的发展》,《食品月刊》(再版)15.9/10(1986):379-394。
《3-6世纪浙东的经济发展》,《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58.3 (1987): 485-524。
“近四十年来的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民国以来国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国立台湾省立大学,1988)。
《中古方制度初探》,《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61.2(1989):293-315。
《中世纪首都广场体系的解体》,大陆杂志82.1(1995438+0):31-48。
《五、六世纪华北农村的佛教信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63.3 (1993): 497-544。
《北齐一次会石竹——中古佛教社会救济个案研究》,《新史学》5.4 (1994): 1-50。
《慈悲——中世纪佛教徒的社会福利》,北贤文化40 (1994): 17-20。
《艺术、仪式与社会:北朝时期中国农村的佛教实践》,亚洲专业8.1(1995):19-46。
《佛祖顶礼达拉尼经典与唐朝的建立──经典建筑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67.1(1996):145-193。
从鸿安集石刻看唐代捕鹿的地方社会,竹简社编辑部编,《老先生九秩文集》(收录于《竹简杂志》[台北:兰台出版社,1997],第16期),第165438页。
“古典建筑的形态、性质和来源──古典建筑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68.3 (1997): 643-786。
《森林葬——中世纪佛教中的揭示体研究之一(一)、(二)、(三)》,大陆杂志96.1(1998):22-31;96.2 (1998):25-43;96.3 (1998):20-40。
“石洞──中世纪佛教裸露体研究之二(1)、(2)、(3)”,《大陆杂志》98.2(1999):49-60;98.3 (1999):97-113;98.4 (1999):145-152。
《唐代俗人的塔葬》,《燕京学刊新7 (1999): 79-106》。
《中世纪的宦官与佛教》,《郑钦仁教授退休论文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99),第45-70页。
“死亡与生命的退化:中世纪中国佛教中尸体的暴露”,《中国宗教学报》28 (2000): 1-30。
“从国史角度看吴泰灭佛”,《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72.2 (2000): 1-48。
“建康和南朝商业帝国在中世纪中国经济史上的变化和连续性”,载于《中国领域重建中的文化和权力》第200-600页。斯科特·皮尔斯、奥黛丽·斯皮罗和帕特里夏·埃布雷(马萨诸塞州剑桥。:哈佛大学亚洲中心,2001),第35-52页。
薛在河东,蜀在北魏,《中国历史》11(东京:中国历史学会,2001),第37-55页。
2008年3月10日-中世纪晚期的屠宰和禁食(一)和(二),大陆杂志104.1(2002):15-33;104.2 (2002):16-30。
“五世纪华北地区的种族划分和对佛教的压制:盖武起义的背景和意义”,《亚洲大事》15.1(2002):1-22。
“墓葬建筑研究──古典建筑研究(三)”,《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学报》74.4 (2003): 673-763。
"客到有茶,欲去有汤"──唐宋世俗社会生活中的茶与汤。燕京学刊16(2004):117-155。
《六朝时期建康的佛寺与城市空间》,《古城与王权》(百济研究丛书第13号,韩国:忠南大学百济文化研究所,2005年)(注:本文以韩文发表)。
《中世纪僧侣的斩妖器》,蒲慕州主编,《鬼与鬼──中国通俗文化概貌》(台北:麦田出版社,2005年),第135-173页。
规训与养生之间——唐宋寺院中的药丸、奶药与药酒,《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77.3 (2006): 357-400。
《唐宋寺庙中的茶与汤》,《燕京学刊》19 (2006): 67-97。
《中国的经书与北朝佛教的传播──从北朝的经书造像谈起》,见竹简学会主编,《老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收录于《竹简杂志》[台北:台北竹简学会,中国竹简学会,2006年],第650页。
《六朝时期建康的佛寺与城市空间》,《郑钦仁教授七秩守庆文集》(台北:稻香出版社,2006年),页57-84。
《にみるるととととととと》,中国宗教文献研究会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编(京都:临川书店,2007年),第119-162页。(注:本文以日文发表)
《中世纪佛教政策与社会城市转型》,《唐研究》13 (2007): 241-299。
《禅园清规所见茶礼与汤礼》,《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学报》78.4 (2007 438+02): 629-6438+0。
《唐宋时期僧侣、国家与医疗的关系:从方子洞到惠民局》,李建民主编,《从医疗看中国历史》(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8+00),第145-202页。
《香火因缘——北朝佛教协会》,黄宽主编,《中国历史新论》?基层社会卷(台北:中央研究院?联经出版公司2009年6月版,第219-272页。
《玄奘(655-664)的最后十年──兼论总章(669)第二年的重葬》,《中国文史论》95期(2009年9月):1-97。
国家的回归:论佛教金石学的意义及其在中世纪早期中国的地理分布,载于《中国早期宗教,第二部分:分裂时期(公元220-589年),编。约翰·拉格韦和吕鹏志(莱顿:布里尔,2009),第319-342页。
从禅园的清规看唐宋时期的茶、汤礼与养生文化,知识宴会丛书(台北:中央研究院,2010),第184-207页。
书评和翻译
《解读中国历史上的人口》,食品月刊(再版)13.7/8 (1983)。
会议论文
“5世纪长安的种族划分和对佛教的压制”(亚洲研究协会第50届年会会议论文,华盛顿特区,3月28日,1998)。
《从家庙到功德墓庙——文化史的视角》,发表于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主办的“唐宋时期的社会秩序与社会流动”学术研讨会,北京:北京大学,2004年7月18-19。
“六朝时期的佛寺与城市空间”,发表于“皇权与城市”国际研讨会,韩国:忠南大学百济文化研究所,2004年10月26-27日。
《唐宋寺院中的茶与汤》(东亚佛教修道会议会议论文,英国剑桥,2004年7月1-2)。
“唐宋寺院中的药丸、奶药、药酒”,发表于第二届亚洲医学史学会主办的“宗教与医学”国际研讨会,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4年6月165438+10月16-19。
《禅园清规所见茶礼与汤礼》发表于“中国宗教文献研究——纪念京都大学人文研究所成立75周年”国际研讨会,日本京都大学,2004年6月165438+10月18-21。
《从方子洞到惠民局——僧侣、国家与医疗的关系》,发表于“从医疗看中国历史”国际研讨会,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5年6月5438+2月13-6月5438+05。
“唐宋时期的功德殿——以告白仪式为中心的讨论”,发表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主办的“唐宋社会变迁”国际研讨会,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6年9月4-5日。
“国家的回归:论佛教金石学的意义及其在中世纪早期中国的地理分布”(2006年12月,巴黎,18-21,Ritu als,Pantheons and Techniques:A History of Chinese Religion of Tang,2006)。
《从造像碑看南北朝佛教的几张面孔》,发表于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中国史新论?宗教与性别研讨会,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7年5月1-3。
唐宋时期的功德寺——以告白仪式为中心的讨论及附论:功德寺的意义,发表于中国历史学会、国立程池大学、新历史学会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历史学会“基调与变奏:7-20世纪的中国”,台北:国立程池大学,2007年9月3-5日。
《玄奘的最后十年(655-664) ──兼论669年重葬》,发表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讲座,2008年10月27日。
“香火事业——北朝佛教信仰群体研究”,发表于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与中兴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合办的“中国历史新论:基层社会”研讨会,台中:孙辉农场,2008年,165438+10月29日至65438+65438年2月。
“高僧形象的传播与回归──以玄奘的负面形象为视角”,发表于“宗教传播与宗教冲突:东亚的第二次历史变迁”国际研讨会,台南:成功大学,2009年,114-6538,10月。
其他的
“中国历史上的遗迹信仰”,深度分析《普罗维登斯大学新闻》94期(2002)。
“以水清心,即茶艺表演之法——唐宋时期寺庙中的茶、汤、药、礼祭”,《中央研究院周报》1017(2005年4月28日):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