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歌谣和谚语
“歌谣”是群众说的诗,是通过民间唱诵传播的——在这个过程中当然会有各种变化;过了一段时间,才最终定型,它原本作为歌谣的意义也就走到了尽头,也可以称之为“定型歌谣”。在孩子中间唱的、背的,叫做“童谣”。起初,童谣可能是成年好事者,甚至是别有用心的政治人物创作的(所以政治童谣经常进入史书的“五行”中)。
但一直以来都充分考虑了孩子的特点,往往言简意赅,容易上口。一首歌谣通常不知道它的原作者。民谣是民间文学和口头文学。
《诗经》中的风诗实际上是全国各地的歌谣。后来被记录整理,逐渐定型。经孔子认可后,更早成为经典。其他不经典的仍被称为民谣。秦朝以前,古歌代代相传的并不多。
汉代以后,歌谣被中央一个叫乐府的机构收集,经过整理加工,配上音乐,就成了所谓的乐府诗,及时完成了经典化的过程。汉魏以来的一些定型歌谣,早为南朝末年著名诗人徐陵所收,而收录此类作品最全的《乐府诗集》则是在赵宋后期出版的。进一步广泛收集歌谣和谚语作品,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作品。
在很多忘祖的学者眼里,这些歌很可能就是夏利巴的,他们忘了大十五国风原来就是夏利巴的。
眼光向下的学者,有时也会以民谣的口吻写自己的新诗。这类作品可称为歌谣体诗,其中大量是所谓的准乐府或新乐府——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史悠久、意义重大的传统。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民间口头文学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歌谣研究会,出版歌谣周刊,152期。20世纪20年代末,朱自清先生在清华大学第一次开设了歌谣学课程,他的讲义《中国歌谣》。
(《朱自清全集》已收入第六册,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是一部开拓性的专著,可惜没有写完。
(已写六章,待写四章)
,却成了经典。
二
现在能知道的古歌很少了。刚开始的时候很简单,只是有节奏的声音伴随着手工劳动,相当于在演奏后人的歌。《淮南子·道应训》曰:“今夫抱大树,前呼恶诺,后应之,亦是劝之歌。”在此之前,《吕春秋艳情词》中也有类似的说法。鲁迅先生在《谈外语》一文中谈到了早期人们的这类工作,被戏称为“于航于航学派”。
最古老的歌谣里往往只有一句话。比如《吕春秋·殷楚》中屠山石的女儿在等丈夫大禹,她当时唱的歌只有《等人》,史称南音之始。而《山海经·黄达北经》中有一首关于黄帝时代英烈上驱逐令的诗,只有一句:“神北去”:
蚩尤以兵攻黄帝,黄帝令应龙攻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风雨。天帝黄帝说雨停了就杀了蚩尤。我回不去了,不住雨,舅舅是皇帝,大后方是赤水以北。我的叔叔们都是天祖,所以我年轻的时候就死了。那些想赶走他们的人,让他们说:“上帝去北方!”“先除掉水道,再除掉沟渠。
“郝”,一个有特异功能的女神,原本是黄帝请来对付蚩尤的神。她在风伯打败了雨神蚩尤,但是她造成了严重的干旱,所以请她离开。天气好总是好的。送走上帝是礼貌,所以我只是说了“上帝往北走”这几个字,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尊重。她被请走后会下雨,所以下面说要提前清理水道,疏通大小沟渠,迎接雨水的到来。《神北行》这首诗有一个咒语的意思。在古代,人们相信巫术,往往认为语言具有神奇的力量。那时候诗人和巫师是二合一的。
鲁《春秋·盛夏·古乐》中说“昔葛人,三人操牛尾,脚踩宋”,是“一年之功”
(开始)
人,第二是玄鸟,第三是草木,第四是苍劲的五谷,第五是尊天,第六是帝皇之功,第七是地之德,第八是总兽之极。“这组歌比较复杂,内容完全是生产劳动和原始信仰。可惜这里只记录了名字,没有记录歌词。
现在能看到的古代歌谣是“弹歌”和“蜡词”。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传》载《奏歌》云:“断竹,续竹,飞土,吃肉。”这里用“肉”字指代猎物,非常简洁地记述了狩猎时代的生产生活。诗以两个字为句,节奏迅速有力。只用八个字就写出了狩猎用弹弓的制作全过程。
“蜡词”见于《礼记》,相传是上古易时代蜡祭的信息:
地球,反抗它的家园!
水属于它的山谷!
昆虫,不要做!
草木,归其泽!
这应该也是吴竹唱过的咒语。《礼记·郊祀特》云:“天子为大蜡。曙红开始是蜡。那些是蜡的,那些是索的,十二月会集齐所有东西,要钱。”蜡祭的对象有八种:一、二、百种、农业、邮政、猫虎、作坊、水专家。蜡词是这种蜡祭的祈祷词。据《礼记》记载,腊祭一般与蜡祭相同,但在《孟冬之月》中有所描述,即十月。“郊祀特”用周历,“月令”用夏历,立殷父子。夏历的十月和周历的十二月指的是同一个月,也就是建海月,也就是现在的农历。蜡祭是此时向所有神灵献祭的祭祀仪式。
《礼记·月令》也写道:“是月,天子始娶。一个官员说:‘天气上升,大气下降,天地闭塞,成了冬天。’我命百官掩之,司徒雷登行之,积万物。造城堡,关大门,修钥匙,小心翼翼,固边关,备边关,完堡垒,关横梁,塞道路,埋纪律,做衣服...又是一天,喝了不少,天子在天宗为来年祈福,在公社和门口砍庙。“原来冬天来临后,一切都会‘关闭’,既然世界已经‘关闭’了,人们就不得不去应对,相应地采取各种措施。《七月诗经》讲“收庄稼”、“窖里熏老鼠”、“塞到户”。这些不仅是生产生活中入冬前必须做的事情,也是与天地同步行动,实施“闭塞”在早期人眼中的重大意义。
如果气候异常,天气不对,那就相当可怕了。《礼记·月令》续曰:“孟东至春,必冻闭,气泄,多人流亡;夏天乡下会有很多暴风雨,冬天也不冷,蛰虫归来;秋天,雪霜时有,兵时有,土地被侵占。”气候异常不仅有其直接而明显的后果,还会产生一系列更为复杂和深远的影响,而且总会表现在社会和人事方面,因为天与人是相互感应的。
吟诵这样的蜡词,其实是对自然的一种命令,带有强烈的法术性质;这首诗要求土壤、水、动物、植物等。应与天气的发展同步,体现了古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中国人原始思维的总纲领是自然与人类的相互感应,它们在神秘的意义上互为因果。古人认为山崩、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是人类政治事务失败造成的,而人的疾病和灾难则是来自神灵的惩罚。为了趋吉避凶,我们必须争取天人合一,使天人保持一种最恰当、最和谐的关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人们必须从自身方面做出巨大的努力,包括要求与各种节日进行自然的强力配合,或者诱导它们与某种仪式进行配合。很多古代的巫术、祭祀、民俗都与此有关,其影响可以说至今没有完全消失。
原始思维根据人推断天,然后反过来从天要求人,以此来规范人的行为。一旦以天空之名要求任何东西,它就具有神秘的力量。从早期人的思维方式的底层来看蜡词,就不难理解,它的目的是为了祈求冬冬,要求各方按规矩办事,稳住局面,不被迷惑。
“土,反其家”是祈求土气不泄,这里的“土”指的是土地神。
(以下“水”、“虫”、“草木”均指相关神)
请回到你的豪宅里去“堵”一下,这样质朴的自然才不会失去。
“水归其谷”就是要求水神回到自己的河沟里去“堵”它,让水位自然下降,与万物同步运动。
“昆虫,不要做”的意思是动物也被“屏蔽”了。这里的“坤”有很多意思。
(《大戴国·李霁霞·郑潇》:“昆人也多。”)
“虫”是指各种动物。“毛虫之精叫林,羽虫之精叫凤,介虫之精叫龟,鳞虫之精叫龙。”甚至人们可以称之为“虫”:“虫之精,谓之圣。”
(《戴笠李记曾子田原》)
一般来说,人是可以忽略的,尤其是动物。蛇叫“长虫”,老虎叫“大虫”。古义的遗产流传甚广。后人只能用一些贬义词来形容人是“虫子”,比如“婊子”
(“人家都是贱人。不打就不坦白”)
、“可怜的虫子”、“傻逼”、“瞌睡虫”等。,还是有古意的。流行的“网虫”这个词有点可笑。简而言之,“不要制造昆虫”就是要求掌管各种动物的神也“堵起来”,这样就不会出现“蛰虫归来”之类的异常情况。中医至今都在讲老年人冬季养生的方式,也强调“闭塞”预防外感风寒。
“草木归其泽”就是要求掌管植物的神也实行“闭塞”。《风俗依桐·山泽》云“草草相遇,名泽”,现在叫湿地——植被即使“闭塞”也是属于泽的。这句话叫做“草木皆兵”
(详见《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3版)。
它的意思特别明确。
总之,蜡质词要求土、水、动植物都要“堵”,与天时、人事相吻合,所以才会繁华。
“堵起来”是养精蓄锐,准备明年再来。礼记与月亮秩序:孟春的月亮
(第一个月)
云“是月,天气降,大气升,天地和,草木萌”;仲春的月亮
(二月)
“开始下雨了”“蛰虫移咸”;月亮到季春
(三月)
,“入水而上。”经过不同时间的休息,土壤,水,昆虫,植被等。都从“封闭”的状态中恢复过来,人们相应地从屋子里走出来搞春耕,“三天是死,四天是行。”
(《诗经·冯祺·七月》)
-第一个月
(“三天”周历)
二月,在花园里修理农具
(周历中的“四天”)
厨房里有一把锄头。通俗版的“止”为“趾”,是根据余先生在《汉书食货志》中的引文所作的更正。
(详见《泽罗居诗经新证》,中华书局,1982)。
指一种类似锄头的农具。
人与自然同步和谐运动,是早期人的理想状态。“蜡词”是他们在蜡祭时为实现这一理想境界而提出的四种祈祷。
在原始思维中,“一切奇怪的现象都被看作是后来将要发生的灾难的预兆,同时,它又是原因”
(列维·布鲁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1版)
,防止这种预兆和原因的出现,就不会再有灾难了。
瓦奇虽然很老,但生命力很顽强。汉代祭祀用歌四季不同,如相户爱的《青阳》、夏季的《朱明》、秋歌的《西号》、冬季的《宣明》。《宣明》云:“宣明之陵阴,虫遮之。草木散,冬天霜降。很容易摆脱混乱和邪灵。亿万人民反对这一点,拥护朴素和简单。要有条理,要有信仰,要期待五岳。书收时,盖甲骨。”生命的意义与Waci一脉相承。至今春联都是过年前夕贴的,我还是喜欢大书“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这八个大字,意思也是和蜡词相通的。
三
“弹歌”“蜡诗”都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后来的一些古代歌谣也涉及社会政治。比如夏朝末年,有一首歌谣,表达了人民的愤怒:“哀恸的时候到了,交给你,去死吧!”毫不犹豫地与暴君同归于尽。孟子梁引用了这两句话,说它们是诅咒夏杰的歌谣,应该是可信的。
还有一些歌谣是关于后世的,例如《论语》中所载的《楚辞狂于婕》:
冯冯,何德之衰。
过去的不要谏,来的还可以追。
只是现在的政客们危在旦夕!
《孟子·离娄》中的孝子之歌:
汹涌波涛中的水是清澈的,你可以牵住我的流苏。汹涌的海浪里的水很浑浊,可以用来淹没我的双脚。
诸如此类。这些歌谣的句子自由活泼,透露出向楚辞体过渡的信息。
有些歌谣可能是后来的,但文献上注明的时代很早,这些作品很可能是后人误托的,或者原作虽然更早,但被后人做了很大的修改和润色,如《打土之歌》、《青云之歌》、《夏人之歌》、《麦秀阁之歌》。如《清·云歌》:“清云烂漫,狼狈不堪,日月争辉,惟复旦Xi。”
(《史记》卷一)
这首诗虽然被指是虞舜时代的作品,但这么巧的诗恐怕也不能出现得太早,其中通过赞美日月,崇拜自然,保存了古老的思想和习俗。
和民谣类似的还有谚语,用简单通俗的句子表达一定的道理。它们见于古代书籍,如易经、论语、孟子、荀子、左传、国语、战国策和礼记。比如《左传》引用“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公五年)
,“如果不是房子,就是邻居。”
(召公三年)
;《国语》里有一句名言:“善,诚,恶。”
(《周瑜》)
;《战国策》中引用“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韩策》)
等一下。谚语是古代人民劳动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许多谚语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
四
有明代杨慎编的《古今民歌》两卷,清代石梦兰收的《四卷》。杨慎还编纂了《古今谚语》一卷,其中记载了260多条古代谚语,按时间顺序排列,所选谚语大多形象生动。史梦兰,阿清人,著有《拾音器》两卷。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古今民歌》等两种,一种是《古今谚语》,另一种是阿清朝人李调元主编的《粤体》。
(接收粤语歌谣)
。
现在读古歌,以下两本书最容易找到,也最靠谱:
一、《古谚》一百卷,清代杜编,近代编,中华书局1958版。
其次,秦进主编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中华书局1983版。其中,先秦诗歌包含了相当完整的古代歌谣。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