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刚湖生态旅游度假区是豆腐的故乡。

中国豆腐文化节是由原商务部、原国内贸易部、原国家国内贸易局、中华总商会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淮南市人民政府分别承办的集文化、旅游、经贸为一体的国际商旅文化节。每年9月15在海峡两岸(淮南和台北)举办,自1992起已在淮南连续举办十一届。

豆腐宴元宵节

豆腐作为一种传统的保健食品,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淮南在豆腐的发明、生产、消费以及以豆腐为基础的豆腐文化等方面,为人类古代文明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人类现代文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豆腐的方法始于南汉王刘安。

明代大药理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二十五卷《古补》中写道:“豆腐之法,始于南汉怀王刘安”,详细介绍了豆腐的制作方法。公元前164年,刘安攻其父,立其为淮南王,定都寿春。刘安是个好人,为了得到长生不老之药,他招募了成千上万的方士。著名的有包括苏飞在内的八个人,即所谓的“八个人”。

他们经常聚集在初山,现在的八公山,谈论神仙,写书和炼丹。炼丹术中,用豆汁培育幼苗,豆汁偶尔遇到石膏,形成鲜嫩滑嫩的豆腐。刘安没有炼丹就发明了豆腐。后来,豆腐技术被介绍给了人们。

豆腐有许多古老的名字,如“发酵牛奶”和“李奇”。五代时,顾涛在《清典录》中说:“日本市场上有几种豆腐,城里人把豆腐叫做小宰羊。”唐宋以后叫豆腐。到了唐代,天宝10年(公元757年)和尚鉴真东渡日本后,将豆腐技术传入日本,所以日本的豆腐业一直将鉴真视为豆腐制作的创始人。豆腐在宋朝传入韩国,在19世纪初传入欧洲、非洲和北美,逐渐成为世界美食。

淮南八公山是豆腐的发源地。由于八公山泉水清澈甘甜,一年四季取之不尽,尤其是豆腐发源地周边农民世代相传的高超技艺,使得八公山豆腐独具特色,经久不衰。特色:一是口感细腻爽滑,营养加倍丰富;二是细的话,洁白如玉,鲜嫩;三是拿在手里摇也不塌,扔在汤里久了也不沉。它的味道在灯光下很好吃,吃起来很香很清爽,但是可以吃素。历史上一直作为贡品使用。如今,用八公山豆腐制成的“豆腐宴”已成为淮南地区独一无二的上等宴席。

豆腐不仅是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具有医疗保健的功能。豆腐及其制品中含有的植物蛋白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经常吃豆腐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减少动脉硬化的机会。嫩豆腐中还含有大豆磷脂,大豆磷脂是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细胞的正常活动和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经常食用豆腐不仅对神经衰弱、体质虚弱的人有益,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目前,豆腐已被全世界公认为“国际保健食品”。

豆腐文化包含丰富的内涵。

豆腐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和世界上任何有价值的商品一样,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豆腐制作技术的不断发展,豆腐制品的逐渐多样化,豆腐菜肴的日益丰富,品尝豆腐的方法和感受,豆腐的精神和品质,都形成了独特的“豆腐文化”。她是美食文化中一朵瑰丽的花朵,是以豆腐为载体,以其独特的口感、丰富的营养、风格与品质、哲学与历史渊源为基础,从饮食渗透到人类精神领域的文化。

民间流传着许多丰富多彩的豆腐故事、通俗朴实的豆腐歌谣、富有哲理的豆腐谚语和幽默风趣的豆腐歇后语。这些劳动人民的口头作品是豆腐文化的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