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农村老人讲究“吃素”。他们信仰什么宗教?
“吃素可以降血脂,远离脂肪肝”“吃素可以缓解痛风,减肥”等曾经风靡一时,让吃素成为一种文化品位。
39岁的陈女士倡导素食健康,已经吃素好几年了。她是一个非常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不会考虑任何乳制品或鸡蛋。然而,从去年2月开始,她感觉到了很多不适——脸上起了疹子,流感好长时间没好,指甲特别容易断,情绪低落,头疼、头晕、心跳不规则,最重要的是,月经再也没来过。检查结果显示,39岁的她提前进入更年期。
根据医生的诊断,罪魁祸首是她的纯素食饮食,因为她无法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Omega3-3脂肪酸、肌酸等不可或缺的身体原料供应远远不够,导致激素水平紊乱,免疫系统崩溃,内脏器官受损......最后,她不得不放弃素食。
这其实不是个例。
吃素其实没那么健康!
吃素有什么风险?
素食有几种形式,比如素食、蛋奶素食和锅边素食。每种饮食结构不同,限制不同,对身体的影响也不同,但大多不吃肉、鱼、禽。
虽然每个人吃素的理由都不一样,有的是因为喜好,有的是因为宗教信仰,边肖对此表示尊重,但还是强烈建议你选择“纯素食、长期吃素”的饮食,因为这很容易给身体带来营养缺乏的风险。
01
缺乏微量元素
锌、钙、铁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主要来源于肉类,长期素食者容易因缺乏微量元素而引发一些疾病。
02
免疫力下降
肉类食品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更适合人体消化吸收。且赖氨酸含量较高,更有利于补充植物蛋白中赖氨酸的不足。长期不吃动物蛋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03
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饮食正常,维生素B12不太可能缺乏,但如果长期吃素,就会导致维生素B12缺乏。资料显示,如果缺乏这种维生素,会使红细胞变得脆弱,对神经细胞造成极大的伤害,最终导致痴呆症。
04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长期素食会导致低胆固醇血症。胆固醇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也是人体细胞膜、性激素和皮质醇的物质基础,对白细胞活动有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当老年女性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过低时,死亡率会增加4倍,胆固醇过低容易导致脑出血性中风。这是因为缺乏胆固醇的人血管脆性明显增加,容易破裂出血,尤其是在高血压的情况下。
05
增加抑郁症的发病率
国外医学研究表明,长期吃素或荤素搭配不合理的老年人,由于血清胆固醇含量较低,患抑郁症的风险相对较大。低胆固醇可加速脑内血清素的再摄取,而血清素可明显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所以低胆固醇血症可直接导致或加速老年抑郁症的发生。
长期素食者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一些中老年人坚持吃素,我们建议吃素的朋友做到以下四点:
01
重视蛋白质的补充。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素食者,每天的膳食中应安排五六种含高蛋白的食物,如豆类、坚果、种子、豆腐或其他豆制品、蛋类或乳制品。这些食物虽然种类很多,但是可以适量食用,搭配食物食用。
02
别忘了补钙。
钙是保持人体正常工作的关键元素。素食者不仅无法从肉类中获得钙的补充,而且因为基本不喝乳制品,也无法获得必要的钙补充。因此,科学家建议,素食者在可能的情况下不要排斥牛奶等乳制品,应适量食用乳制品。
03
适当补充维生素
科学家发现,素食者体内维生素B12的供应往往会成为一个很大的缺口。一般不吃乳制品、鸡蛋、强化豆浆等食物的素食者,应每天服用维生素B12。此外,素食者还应服用维生素D,以加强钙的吸收。
素食餐厅吃素就健康?
重口味调料暗藏风险!
现在很多人爱上了大街小巷的素食餐厅,认为在素食餐厅吃素食会更健康,殊不知你已经掉进了健康陷阱!
作为一家素食餐厅,虽然所有的菜都是素食,但素食自然是弱肉强食。要做的好吃,需要放很多调料,所以素食馆的菜一般都是重油、糖、盐!这就是他们的食物如此美味的原因!
靠重口味来刺激味蕾,获得比在家吃饭更多的感官快感。如果所有的菜都是清汤淡,不甜不咸不鲜不香,接近健康的原味,那么这家餐厅离倒闭就不远了。
要知道,高盐、高油、高糖的摄入是影响我们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会导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冠心病等疾病。对于中老年人,更要小心!
调味饮食规则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一般人群每日盐摄入量为6-8g(几乎相当于啤酒瓶盖的量,一个瓶盖,压扁后的量),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主张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6g,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或有风险的人群每日盐摄入量应更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用食用油不超过25克;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的摄入量不要超过50克,控制在25克以下更好。所以,与其在家做饭,不如去素食馆追求所谓的“健康饮食”。
最后,允许边肖再次恳切地发誓:
要健康,均衡饮食才是王道。食物中的鱼、肉、蛋、奶、水果、蔬菜不应厚此薄彼,而应雨露兼收。千万不要在日常生活中“神话”素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