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猪油是健康还是有害?植物油更好吗?我们欠猪油一个“对不起”
张毅一边对妈妈说,一边拿起超市柜台上的植物油。“不过,你这么大了,又有高血脂。不要再吃猪油了。听说吃多了胆固醇升高。还吃我给你买的植物油。这种油是健康的。”
但我妈吃了几十年猪油,早就习惯了。“不要给我买。我还是觉得猪油好吃好喝。不要花这个钱。”
“这是怎么花钱的?你没看新闻说猪油脂肪高,不适合老年人吃。”张毅显然有点生气了。
张大妈本想多说两句,见母亲脸色沉重,只喃喃道:“这都是我们吃的。”最后,她给妈妈买了植物油。
这种争论在两代人之间并不少见。猪油好吃还是有害健康?看文章下面。
儒家经典《李周·天官中载》记载“牛犊漫游秋,膏臭腥”,指的就是猪油。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秋天该吃猪油了”。
可见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有吃猪油的习惯。无论是炒菜还是掺入主食,猪油都会让食物升华成“点石成金”。
很多人都很好奇:按理说油本身挥发性弱,基本闻不出味道,但为什么猪油这么香?
猪油的香气其实是大脑的一种“欺骗”。
人类对羊肉的气味极其敏感,我们本能地意识到闻到羊肉的气味就意味着有肥羊吃。肉加热的时候会有化学反应,会使香气挥发,所以生羊肉闻起来比较香,熟了就不会那么难闻了。这个反应叫做美拉德反应。
猪油熬制的过程中也会发生这种反应。没有香味的肥猪肉一旦加热,会产生许多挥发性有机物小分子,被我们的嗅觉敏锐地捕捉到。这些物质被我们的大脑定义为“香味”。
从人体生理学的营养学角度来看,油可以提供热量,提供必需脂肪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是维持人体生理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过量的油脂摄入确实会威胁心血管健康。
脂肪摄入过多是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猪油作为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40%以上)和胆固醇(含1000ppm),是心血管疾病的不利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会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增加动脉硬化的发病率。2004年,FDA提出在日常饮食中用植物油代替猪油确实更有利于心血管健康。
但是为什么现代人吃猪油越来越少,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多?这是因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不仅仅是“不吃猪油”这个单一因素。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二手烟、肥胖、不健康饮食、缺乏运动、寿命延长等,这些都是综合作用的结果。
所以不能认为猪油食用量减少和心血管疾病高发有必然联系。
在大多数人眼里,植物油比动物油好,很多健康的人喜欢用橄榄油和玉米油。然而,英国《每日电讯报》发表的一篇文章称:研究发现,普通植物油会产生大量醛类化合物,对人体有致癌作用,可能比动物油更危险。
这让大家都慌了。
对此,北京友谊医院的营养师顾中一说:不要惊慌!事实没那么可怕。这个实验的温度比油本身的烟点还要高,而且煮的时间比较长。文章中的一些结论也有夸大和误导的成分,不能作为确凿的科学证据。
那么植物油和动物油哪个好呢?
油脂包括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一般来说,动物脂肪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可能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对健康不利。植物油可能更有利于健康,其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对心血管系统更好。
当然,我们不必完全避免食用动物油。毕竟味道很好,有一种特殊的风味,偶尔吃吃对身体也没有坏处。
1,无多余
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推荐,健康成年人每天烹饪25.30克油;饱和脂肪的摄入量不应超过每日总热量的10%。如果换算成猪油,大概是50g左右。
2.多样化
不同的油脂具有不同的脂肪酸组成和不同的营养特性。所以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都可以混合使用。比如冷的时候用香油和橄榄油;炒菜时,用花生油;烤面包、黄油等。
3.控制反式脂肪酸的摄入。
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无益。根据国际专家组和公共卫生当局的建议,反式脂肪酸应控制在总摄入量的65,438+0%以下,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奶油、饼干等含反式脂肪酸较多的食物。
无论是猪油还是植物油,只要不是过量摄入,都不会对健康造成风险。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学会科学用油,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安心享受油带来的美味。
#零零计划#
未经作者许可和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