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对身体有益的走路方式有什么好处?
四种有益健康的行走方式。
走一步500米。
做法:走一字步也叫走猫步,左右脚轮流踩在两脚之间的中心线上。
功效:因为会经常扭动,所以可以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增强腰部力量,促进肠胃蠕动。
踮脚走路10分钟
做法:前脚掌着地,双腿交替向前。
功效:锻炼踝关节力量,提高踝关节功能活动范围和关节稳定性,增强小腿肌肉力量。
向后走30分钟。
功效:倒着走好处多多。可以锻炼腰腿肌肉促进血液循环,输送乳酸等疼痛物质缓解腰痛,帮助增强脊柱核心肌群,稳定脊柱,减轻腰痛,帮助恢复腰椎前凸。
同时还可以保护膝关节不打开椎间盘,减轻椎间盘的负荷,提高全身的协调性。
步行和跑步交替进行20分钟。
做法:如果觉得走路运动量太少,可以走和跑交替进行。先跑15步,再走45秒;或者跑60秒再走3分钟。
功效:这样做的好处是运动量比较大,既能燃烧脂肪减肥,又能减轻运动后的疼痛和疲劳,不会运动过度,损伤身体。
慢性病患者的行走方式
注意合理的走路方式,最好是慢走。
失眠者晚上要慢行半小时,睡前休息15分钟,有很好的镇静催眠作用。
高血压患者要用脚掌着地,不要先用脚后跟着地,否则大脑会不停地震动,容易引起头晕。
冠心病患者饭后1小时宜慢走,以免诱发心绞痛。长期坚持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减少动脉硬化。
轻度认知障碍者应双臂后翻散步,双手放在后腰命门穴上,慢慢后退50步,再向前100步,向后走5~10次。
有肠胃病的人可以揉肚子散步。走路时,他们可以用双手按摩腹部,每分钟走30-60步。每一步按摩一周,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每次行走3-5分钟。
老年人的行走方式
注意运动减肥。体弱的人应该扔掉他们的胳膊,大步走。如果他们走得太慢,他们将不能保持健康。只有迈开大步,甩开膀子,才能促进新陈代谢。
肥胖者要走远路,短跑长距离,走快一点,让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充分燃烧,从而减轻体重。
散步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式,也是最简单的健身方式。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走得更健康!
行走中常见的四个误区
1,速度快
很多人认为运动强度越大,效果越好。在行走和跑步中,运动强度一般指速度,但强度过大,容易造成关节损伤。
2.早起匆匆离去
早起晨练是一个好习惯,但如果不吃早餐、不喝水就开始剧烈行走,血糖就会过低,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能会疲劳、虚弱甚至晕倒。
3.天气忽冷忽热。
研究表明,极端气温会加速心血管疾病的到来,一冷一热,早晚温差是心脏和大脑的大敌。所以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天气不好可以在室内锻炼。
4、走路太多
微信锻炼的步数高达数万步。其实已经很过分了,可能会适得其反。运动量要足够,不要盲目追求步数。
根据中国的健康指南,成年人应达到相当于每天走6000步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果你有足够的体力和时间,每天可以走1000步,但是运动量要和身体状况相匹配。超重、体质差、有慢性病的人,更要注意适量运动。
凡事量力而行,养生事业不能操之过急一时,要长期做下去。尤其是老年人,身体越来越差,空闲时间也越来越多。他们如何在这个时候不争分夺秒地保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