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秋膘”可以养生,多注意润肺。

“贴秋膘”可以养生,多注意润肺。

立秋后,万物由盛转衰,四季进入下半年。这时养生的规则发生了很多变化。民间有句话叫“秋后增肥”,意思是秋天以后要多吃点,多吃点营养,让身体变胖。当然,“糊秋脂”并不是让大家乱吃,而是从滋阴润燥、生津养阴、补益气血等多方面“糊”。

“在‘贴秋膘’的同时,更要注意润肺。”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谢说,中医认为肺属金,秋天地属金,所以肺主秋,秋天养肺的效果也最好。“在西医看来,呼吸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器官,秋季温差大是因为早晚比较冷。干燥寒冷的空气容易侵入损伤黏膜,导致呼吸道疾病。如果秋燥伤肺,冬天来了就容易肺部疾病,所以秋天养肺是有道理的。”

谁适合“坚持秋胖”

俗话说“过了夏,无病三分虚”。由于人体经历了漫长的炎热夏季,常吃生冷之物,进而脾被暑湿所困,脾胃功能减弱。进入秋季是人体各器官功能恢复和调整的最佳时期,可以使身体储存更多的能量来过冬。

哪些人适合「贴秋肥」?谢说,秋季大部分人都需要适当进补,但中医讲究辨证分型,因人而异,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不是每个人都能补的。一般三类人需要“贴上秋肥”。体重较轻的人通常伴有体质差、免疫力差,患各种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适合秋季滋补;体质弱的人,在炎热的夏天损耗很多,到了秋天,天气凉爽,食欲大增,正是补充营养的好时机;体弱的老人需要在秋天补充冬季的能量。

“贴秋肥”需要区别对待。

在如何“糊秋脂”的问题上,谢认为,中医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三种,不同的人“糊秋脂”是不一样的。

比如气虚的人,精神疲乏,声音低沉,容易出汗,舌淡苔白,脉弱。“这类人可以选择补气的食材煮粥,如小米、糯米、莜麦、南瓜、山药,煮粥时加入适量的黄芪、白术、党参,有健脾益气的功效。”

而血虚者则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心悸,健忘失眠,手脚麻木,舌淡脉弱。他们可以吃动物肝脏、瘦肉、鱼类,炖肉时加适量黄芪、当归,水果选择猕猴桃、苹果、甘蔗。有条件的,可以吃阿胶。

潮热盗汗、神经发热、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目赤舌红少苔等症状为阴虚。对于这部分人,要多吃黑豆、黑米、黑木耳、海参等。如果经济条件好,可以吃冬虫夏草。在水果的选择上,推荐选择梨,梨香甜可口,鲜嫩多汁,具有清热生津、润肺止咳等功效。生吃、榨汁、炖煮或熬膏对阴虚肺热引起的咳嗽都有很好的效果。

阳虚的人往往面色苍白,四肢不温,阳痿早泄,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细嫩,脉细。这类人适合用当归羊肉汤进补。

笑能养肺。

秋季“贴秋肥”是养生,但更要注意养肺。“秋季养生,先养肺”,一双好肺,能为身体供应充足的氧气,使生命动力更足,人体的自愈能力更强。“然而,肺对外界环境极其脆弱,怕冷、怕热、怕干燥、怕悲伤、怕雾霾、怕有害气体、怕大便堵塞……”谢说,肺是人体最“娇气”的器官,许多传染病都是从侵犯肺开始的。一年中最好的补肺季节是秋季,一天中最好的补肺时间是早上7-9点。这时,慢跑等有氧运动可以加强肺功能。

养肺的时候,最好让肺不要有“气”。人们常说“气炸肺”,说明肺是承受不了愤怒的,笑是最廉价的润肺方式。“笑可以使我们的肺扩张,增加肺部的气体容量;人在笑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深呼吸,吸入更多的氧气,这对身体每一个细胞的提升,尤其是肺功能的提升,都是很有帮助的。”笑得越开心,肺活量越大越好。

戒烟养肺。老烟民要爱护自己的肺,首先要戒烟;除了老烟民,“二手烟”烟民的肺部也需要护理。日常烹饪中,多蒸、炖、煮,少煎、炒,少吃辛辣食物(如葱、姜、蒜、韭菜、辣椒等。)和油炸食品;装修好的新房最好晾晒半年左右,或者在屋内多摆放吊兰、活性炭等植物,去除空气中的甲醛。要经常开窗通风,每天早晚在空气新鲜的地方深呼吸,清除呼吸道和肺部的污染物,减少肺部损伤。

好的体育锻炼还能养肺。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体质差异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打门球、练气功等。

避免“清肺”和“润肺”的误区

值得一提的是,养肺也要避免“清肺”和“润肺”的误区。谢说,很多微信经常转发防雾清肺茶的方子,里面往往有罗汉果、百合、广金钱草、罗布麻等几种中药,但罗汉果性寒,容易拉肚子。百合味甘性寒,不适合手脚冰凉、畏寒、乏力、多尿的人食用。广金钱草一般用于利尿,不用于清肺热,所以不适合肺病患者。罗布麻多用于降血压,但对清肺热无作用,且有一定毒性。不建议高血压患者自行服用。所以,在吃这些保健常用的中药之前,一定要咨询专业的医生,看看是否适合自己。还有一些人把“润肺”当成补肺。咳嗽时,他们会熬百合、银耳、雪梨汤补肺。这种汤的主要作用是润肺,不能从根本上补肺养肺。谢说,秋季养肺补肺要因人而异,要根据个人症状、体质、年龄等情况而定,不可盲从。

专家简介:谢主任医师,甘肃省名老中医。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适宜技术评价与推广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委员,甘肃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省针灸学会穴位敷贴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擅长针灸临床治疗和面瘫、中风等常见病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