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的文化渊源

茶一词的起源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才是正确的名称,“茶”字一般在中唐以前写成“茶”。

“茶”这个词有一词多义的性质,就是指茶,是其中之一。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使用茶字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所以民间作家为了更清晰直观地表达茶的含义,在“茶”字上减去一个破折号,就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茶”字。

由“茶”简化而来的“茶”字的萌芽,起源于汉代。在中国古代印刷中,“茶”的一些字已经被减去,变成了“茶”的形状。

不仅是字体,连“茶”的读音在西汉就已经确立。如湖南茶陵,曾是西汉刘欣的地盘,俗称茶王城,是当时长沙十三个下属县之一,通称茶陵县。颜师古在《汉书·地理》中注意到,茶陵之茶,声奢,声骄,声逆。这个倒注音就是现在“茶”字的读音。从这个现象来看,“茶”字读音的确立要早于“茶”字的确立。

神农尝百草的传说

神农,炎帝,古代黄三之一,据说生活在公元前2700多年的神农时代。为了给人治病,神农经常去深山老林采集草药。他不仅要走很多路,还要亲自尝试采集的草药,了解和鉴别它们的功能。

有一天,神农采药时尝了一口毒草,突然口干舌燥,头晕目眩。他赶紧找了一棵大树坐下来,闭上眼睛休息。这时,一阵风吹来,几片带着香味的绿叶落在树上。神农于是摘了两片叶子放在嘴里嚼着。没想到,一股香味扑面而来,他突然感觉到了从舌底流出来的口水,让他精神一振,刚才的不适一扫而光。他觉得很奇怪,于是又捡了几片叶子仔细观察。他发现这种叶子的叶形、叶脉、叶缘都和普通树不一样。神农收集了一些,带回去仔细研究。后来,它被命名为“茶”。

关于神农有很多传说。神农是中国古代先民的典型代表。神农传说中的发现和发明,是当时广大人民群众劳动智慧的集中体现。神农时代,原始畜牧业和农业逐渐发展起来,在日常采集工作中已经认识到茶叶的解毒作用。

茶的发现

神农是古代劳动人民的典型体现。神农尝百草后发现茶的传说,也反映了先民在采集和劳作中不断认识和利用自然的过程。

在神农传说中,茶的发现是偶然的,但在这种偶然现象中,也反映出我们的祖先懂得利用天然植物来尝试治病。说明在蛮荒时代,人们本能地充分利用自然植物来保护自己,求得生存。

茶叶的发现,和许多其他药用植物一样,经过不断的尝试,人们终于明白它具有解毒、利尿、提神等功能。然后慢慢用。

茶的起源和存在,一定是在人类发现和利用茶树之前。人类使用茶叶的经验代代相传,从局部地区逐渐扩大,然后逐渐出现文字记载。

比如从神农时代开始,在中国,茶叶的发现和利用开始于原始的母系社会,大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

中国主要名茶。

西湖龙井茶

西湖龙井产于浙江杭州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杭州不仅以西湖闻名中外,而且以龙井茶闻名。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吴县太湖洞庭山。碧螺春茶条细长,卷曲成螺状,布满细毛,色泽翠绿。

黄山毛峰[产于著名的黄山附近的绿茶

黄山毛峰茶产于黄山,太平县以南,歙县以北。茶芽特别肥,软嫩,叶厚,耐泡,香气浓郁,滋味甘甜,为茶中上品。

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产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庐山吴韵茶色泽碧绿,幽香如兰,厚重,醇厚,清新,嫩白。

铁观音

安溪铁观音茶产于福建省安溪县。安溪铁观音茶历史悠久,被誉为茶中之王。“沙绿霜”成为铁观音高品位的标志,赢得了“绿叶红边,七泡香”的美誉。

君山银针茶

中国著名的黄茶之一。君山是湖南省岳阳县洞庭湖中的一个岛屿。清代,君山茶分为“尖茶”和“绒茶”。“剑茶”似茶剑,有白毛,称贡茶,故称“龚建”。

六安瓜片茶

六安瓜片(也叫片茶)是一种特殊的绿茶。它是一种以瓜子为原料,采集当地特有品种,拉、去芽、茶梗,以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成的片状茶。

岳西翠兰

岳西翠兰是在谷雨前后选用当地优良茶树上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的鲜叶,经过杀青、整形、初烘、全火等工序精制而成。先用手工或机械固定,定型,再用炭火烘烤。制作工艺非常考究。岳西翠兰品质的突出特点是“三绿”,即干茶色绿、汤色绿、叶底绿。明代张远的《茶记》中说:“泡之则精,藏之则干,泡之则洁。细、干、净,茶道尽矣。”茶是圣物,茶具一定要纯净干净。信阳毛尖茶,中国著名的毛尖茶,是河南省著名的特产之一,产于河南省信阳地区的山区。信阳是中国南北的分水岭,被桐柏山、鸡公山、大别山环绕。信阳毛尖茶一直以其“细、圆、亮、直、白毛多、香味高、滋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享誉海内外。

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产于中国福建省武夷山市。绳的形状肥硕、紧实、均匀,呈绞条状,俗称“蜻蜓头”,叶片上凸起青蛙状的砂粒,俗称“蛤蟆背”。

祁门红茶

著名的红茶精品,简称祁宏,产于中国安徽省西南部黄山支脉祁门县。祁宏因其外观紧实均匀,前苗漂亮,色泽深而被称为“宝光”。

北苑御茶

是绿茶的一种,中国名茶中的极品,古代帝王的茶中之王。建安(建瓯)北苑御茶设置于五代祁龙元年(933),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停止。历经四个朝代,26位皇帝向朝廷进贡458年。

短腿乌龙

它是一种顶级乌龙茶,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它起源于福建省建瓯市东风镇。据专家考证,福建省建瓯市东凤镇桂林村有14亩历史超过120年至150年的老茶园,有古茶树6090株,是台湾省享誉国际的“清心乌龙”、“冻顶乌龙”茶的发源地。2009年2月,这片珍贵的茶林被福建省农业厅列为福建省首批优良茶树种质保护区。这种矮生乌龙树的最高势只有120 cm左右,枝叶扁平,叶片深绿色,光滑不发光,叶片向下弯曲,叶尖钝圆。主脉特别明显。一芽二叶春茶干样含氨基酸3.65438±0%,茶多酚65438±09.6%,总儿茶素65438±03.8%,咖啡因5.7%。对人体非常有益。咖啡因是一种强效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能振奋精神,加强思维,解除疲劳,解热镇痛,利尿通便,消毒减菌。酚类物质(主要是儿茶素)是世界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抗癌药物。能降低血脂和胆固醇,防治高血压,抗损伤,抗癌,抑制致癌物的形成,减肥,清食,抗衰老,美容。

普洱茶

普洱茶是在云南大叶茶的基础上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普洱茶又称滇青茶,原产于普洱县,故名,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因加工来自普洱县的友乐、邓萍、义邦等11县的茶叶而得名。茶树分树型或高大型茶树,芽叶极其肥美浓密,嫩度好,芽叶品质优良。生产方法是制作次发酵绿茶的方法,包括杀青、一次揉捻、一次堆酵、二次揉捻、二次堆酵、一次烘干、二次揉捻、烘干八道工序。在古代,普洱茶被用作药物。其品质特点是:香气高、尖、持久,具有云南大叶茶特有的香气,滋味浓而刺激;耐泡,冲泡五六次依然留香。汤色橙浓,芽壮叶厚。叶子红中带红,介于黄绿之间,条索粗壮,有浓密的白毛。普洱茶分为散装茶和散装茶两种。

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茶,又名“白毛尖茶”、“精品毛尖茶”、“钩茶”、“铜雀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区。都匀位于贵州省南部,东山屹立在城市的东南面,邙山在西面遥遥相对。都匀毛尖茶主要产于团山、哨角、大槽,这里山谷起伏,海拔1000米,峡谷溪流,林木葱郁,云雾缭绕,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宜人,年平均气温65438±06℃,年平均降水量65438±0400毫米,此外土层深厚,土壤疏松湿润,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含a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不仅适合茶树的生长,也形成了都匀毛尖的独特风格。1915获得巴拿马世界食品博览会优秀奖,后人赞誉其为“北方仁怀茅台,南方都匀毛尖茶”。

崂山绿茶

崂山茶在全国绿茶中享有盛誉,被消费者誉为“江北第一名茶”。崂山种茶历史悠久。相传老茶是宋丘处机、三丰等道士从江南移植过来,自己栽培的。数百年来一直是崂山道观的养生之宝。清谷擅长写诗赞美崂山,蒲松龄曾喝崂茶(连载)写绛雪。老茶的成品属于绿茶,由精选的新鲜茶叶经现代工艺精制而成。这个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霜期比南方长。此外,昼夜温差大,茶树生长发育缓慢。它有充足的时间积累营养物质,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多酚、咖啡因、芳香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成分。具有缓解疲劳、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清心明目等优点,尤其是茶叶中氨基酸和咖啡因含量高,茶汤醇厚、清新爽口。

六堡茶

六堡茶是红茶的一种,因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其生产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早在清朝嘉庆年间,它就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闻名,被列为中国24大名茶之一。六堡茶也被称为“古董饮料”。据说很久以前,王母娘娘下来了解人间民俗,路过柳堡镇黑石村。她看到这里黑石山上的树绿油油的,郁郁葱葱,云雾缭绕,于是在这里休息了一下。当王太后举起黑石山脚下的清泉水,入口就觉得甘甜醇厚,长途跋涉的疲惫一扫而空。鼎盛时期,王母娘娘命令仙女在黑石山的石缝里放两颗仙茶籽。许多年后,这两颗茶籽长成一棵茂盛的茶树。于是村民们采摘仙女茶树的茶叶,煮好茶,招待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远处的客人发现茶味醇厚甘甜,大家都赞不绝口。于是,黑石村的神仙茶一传十,十传百,经过勤劳村民的繁衍、培育和提炼,形成了今天家喻户晓的六堡茶。虽然神话传说无从考证,但是去过柳堡镇的人都知道,这里真的是风景优美,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正是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孕育了品质优良、滋味醇厚、历史悠久的六堡茶。六堡茶以“红、浓、陈、醇”四大独特品质而闻名。据《苍梧县志》记载:“茶盛产仙香六宝,滋味浓,夜不变......色、香、味俱佳”。近年来,六堡茶以其悠久的历史、醇厚的口感、独特的槟榔香味和独特的保健功能享誉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