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嘉玲代言的燕窝97%以上被曝是糖水!巨额广告费背后的“信任危机”

近年来,方便、易携带、即食的冰糖燕窝罐头在强大的宣传攻势下,掀起了一股燕窝消费热。

近日有消息称,即食冰糖燕窝经过比较试验后发现,燕之屋、同仁堂、康福来等品牌97%以上都是糖水和增稠剂,几款被检测的即食冰糖燕窝几乎没有营养价值,唾液酸和蛋白质含量也远不及五毛钱的鸡蛋和2块钱的牛奶。大部分消费者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估计心都要崩溃了。此外,燕之屋还聘请了大明星刘嘉玲作为代言,但巨额广告费用背后却存在“信任危机”!即食燕窝有什么效果?企业是否存在“虚假宣传”?艺人应该为此负责吗?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查阅了相关资料。

即食燕窝有美容作用吗?

鸟巢是金丝燕的鸟巢。燕子筑巢时会将唾液与羽毛、树枝、泥土等杂质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鸟巢。长期以来,人们吃燕窝是因为它含有两种特殊的营养物质:唾液酸和蛋白质。研究表明,燕窝中的唾液酸可提高婴儿的记忆力,有抗病毒作用;燕窝蛋白属于胶原蛋白,被一些人认为有美容作用。

即食燕窝是采用罐头加工技术加工的一种燕窝。原则上还是燕窝,只是保存形式不同,营养价值变化不大。从原理上来说,即食燕窝和燕窝的营养价值是一样的,因为即食燕窝的原料是燕窝,但生产过程是委托给加工厂的,所以你无法确定加工成即食燕窝的原料的质量,也就是你无法知道高价买来的“燕窝”是燕丝还是燕窝,甚至无法知道是否含有燕窝成分,或许只是口感相似,这就欺骗了很少吃的小白买家一小瓶即食冰糖燕窝有多少个燕窝?你吃的是燕窝还是浓糖浆?另外,还有保质期的问题。一般保质期半年到一年不等,肯定会有添加剂。有些商家为了看起来浓稠,还会添加增稠剂,变相压缩燕窝本身的营养。

燕窝是否有效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是否含有有效成分:市面上的即食燕窝有两种,一种是超市里的液体包装燕窝。这类产品的作用主要是送礼和挽回面子,价格极其昂贵,但为了保存,有防腐剂,所以营养成分大打折扣。另一种即食燕窝是即食炖燕窝。很多燕窝商贩把燕窝炖好后重新包装,可能当天或几天内就送到顾客手中。这个保质期只有几天,所以燕窝的质量会更好。淘宝上的这些即食燕窝,很多都是工厂加工的材料,大部分都是燕丝做的,质量好的会用燕窝或者燕窝(很少),而燕丝是挑毛剩下的,杂质多,营养成分多。二、有效成分含量:看良心。如果只添加了1g干燕窝,而燕窝酸少于10mg,那么吃下去就没有意义了。

颜家夸张吗?

早在2011,浙江市场就发现万只血燕亚硝酸盐超标,引起轩然大波和焦虑。被浙江工商局点名的燕之屋燕窝连锁,已要求所有门店撤下血燕,但不承认其血燕亚硝酸盐超标。“燕窝之家”坚称,目前国内没有燕窝的行业标准,不能说血燕“超标”。时隔7年,颜家出现在人们视野中,是因为即食冰糖燕窝97%以上都是糖水。

对市场上购买的6种主流品牌即食冰糖燕窝(白兰的、同仁堂、燕之屋、康福来、雷允上、SHOYO轻氧轻燕)进行检测后发现,6种即食冰糖燕窝中蛋白质和唾液酸含量严重降低,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蛋白质中,6款产品平均含量仅为0.48g/瓶,不到1g。雷云最高含量只有0.71 g/瓶;大众化的胭脂坞和同仁堂分别为0.46g/瓶和0.67g/瓶;老品牌布兰登含量最低,只有0.25g/瓶。所以,每天想用一瓶即食燕窝补充营养甚至美容的朋友,必死无疑!

颜之武回答:“其实际生产使用的干燕窝原料为1.25g/瓶”;从“效果”来看,每天一瓶即食燕窝,很难达到所谓的“养生”“美容”效果。因为燕窝的中药推荐用量一般在4g左右,即使平均含量为1.37g/瓶,一次也要吃至少3瓶。但如果因为想吃够燕窝而多吃几瓶即食燕窝,其实是得不偿失的,因为里面的糖分不低,消费者可能会变得肥胖。

巨额广告费背后存在“信任危机”。

“我的保养秘诀是每天一万个燕窝。我只挑碗燕子吃燕窝。”当五十多岁依然美丽的著名明星刘嘉玲对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可以说是很有说服力了。你可能会想,也许刘嘉玲和我只是一碗燕窝之隔。以上测试结果已经表明,事情并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换句话说,这个口号本身就有夸大效果的嫌疑。那么,拥有巨额广告费的代言人刘嘉玲女士是否应该为此负责呢?

2015颁布的新广告法规定,只要明星代言人是虚假广告,就要承担连带责任。根据新广告法,工商部门可以没收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

所谓虚假广告,一种情况是指商品宣传的内容不符合商品的客观事实,另一种情况是指可能使宣传对象或受宣传影响的人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产生错误联想,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商品宣传。这类广告的内容往往夸大其词,不准确,含糊不清,具有误导性。具体表现为:明星在没有亲身体验的情况下,在广告中进行虚假宣传,或者即使体验过也夸大效果,诱导消费者购买,从而剥夺消费者的知情权,损害消费者权益。

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和明星,我自然不会对这些产品的质量做一个标准的检测,但是我要对自己的言行和造成的影响负责。作为代言人,夸大商品的作用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从有效遏制目前仍然普遍存在的虚假广告来看,责任门槛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