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过早建立都失去动力。1853年3月20日,太平军攻克南京,3月29日,杨率文武百官迎接洪秀全入城。于是决定建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建都问题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政治问题。太平军攻占武昌的时候,有一个去向的问题。北入河南威胁清朝,东进金陵很可能形成割据局面。现在太平军已经成功攻占南京,还有一个何去何从的问题。如果以南京为根据地,然后出兵北上,战略重点是推翻清朝,那么太平军就应该把精锐部队和最有权威的将领集中到河南、河北、山东,兵将直指清廷。这是太平军攻占南京的战略选择之一。如果过早在南京建都,太平军会以维护天京安全为目的,部署全部兵力,革命进攻阶段停止,声势下降。所以把都城建在南京真的是兵家大忌。但这是出自洪秀全和杨的旨意。太平军离开广西后,出现了“以金陵为根基”的讨论。杨认为,只要我们占领了南京,即使南京失败,我们也能占领黄河以南。洪秀全多次称南京为“小天堂”,并以“小天堂”为目标。可见,在建都问题上,洪和杨都有偏安、早享的想法。

农民阶级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太平天国带有旧农民战争的烙印。农民阶级的分散、保守、短视等问题在太平军中表现突出。许多太平军士兵出于需要参加革命,希望改变贫穷落后的经济状况。用太平天国著名军人李秀成的话说,太平将军号召“凡拜上帝者,不必惧逃”,可以“与家人同食”。这与老农民起义军的动机是一致的。很多太平战士加入革命队伍的时候,都是带着当将军、当宰相、当老婆的目的来的。太平将军也用这些来鼓励他们的士兵勇敢作战。比如洪秀全在永安突围的时候,就号召“男女将刀,同心大胆杀魔”,因为这样做,我们就可以“脱尽情愫,金砖家容光焕发,高天享有大威望,最小最卑微的是绸缎,男人穿长袍,女人插花”。这样的愿望也出现在杨发出的通知中。为了实现这些不明确的目标,他们英勇奋战,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最后总是失败,这是历史的规律,也是历史的局限。

也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历史上最辉煌的农民领袖,也只能按照封建国家的轨道行事。洪秀全本来想建立一个新的王朝,一个新的国家,但永安加冕为王时连一个合适的名字都找不到,只好“从凡间杀鸡儆猴”,把左夫、尤弼、领守等所有的司都封为诸侯,并据此制定了《太平礼仪》,规定各级官员的辈分和特权。洪秀全还在《天父诗》中公开宣扬封建道德中的三纲五常,说“唯媳妇无过,唯臣无过”。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政权形式一旦沿着封建政权的轨道走下去,其性质就变了,思想就变了,也就失去了对革命事业的支持。

神权影响皇权,导致核心矛盾。历代农民起义往往披着宗教的外衣,即以上帝的意志和形式组织动员群众。比如张角以太平道为号召,朱元璋信仰白莲教。但当这些宗教组织演变为农民起义,特别是农民政权建立后,或者农民起义领袖称王称帝后,一般都放弃了宗教组织,集中力量进行夺取政权或发展革命力量的斗争。比如朱元璋称帝后,白莲教立即被取缔,活动被禁止。而洪秀全在南京建都后,仍然依靠对神的崇拜,宗教权成为争权夺利的工具。

洪秀全不仅是崇拜上帝的领袖,也是太平天国的国王。作为领袖,虽然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却失去了为天父天兄说话的权利。金田起义前,出于革命斗争形势的需要,杨代表天父下凡,拯救了革命,洪秀全不得不承认。杨作为天父的代言人,可以随时约束洪秀全。洪秀全作为天王,没有实际权力。这使得杨的权力过大,导致洪秀全的权力无法集中的局面。其实洪秀全也不是没有机会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在金田起义或永安加冕为王时就废除了对神的崇拜,一切职能都按照新成立的组织进行,杨代表天王造谣的资格自然就消失了,洪秀全作为天王的权力也就集中了。由于王权与神权并行,神权实际上是高于王权的,而神权又落到了大臣杨手中,这就必然导致洪秀全与杨之间的矛盾,他们之间的矛盾必然会延伸到其他大臣身上。

天京事变后,天雄前代言人肖朝贵在长沙牺牲,天父代言人杨在事变中被魏长辉杀害。所谓的人格化天父天兄本来就是一个骗局,杨被害更是骗局的暴露,太平天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信仰危机。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宗教的第一句话是谎言;当宗教在一开始告诉我们某个人的一些事情时,不就是把它说成是超人的、神圣的东西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页第648页)洪秀全向信徒灌输上帝是“无所不在、全知全能”的。现在,当天父的代言人被别人攻击和杀害时,他没有显示这些力量。人们自然不会像以前那样相信所谓的皇神了。严重的信仰危机导致了分散主义的滋生,使太平天国一步步走向谷底,难以力挽狂澜。

腐败从根本上动摇了太平天国政权的根基。太平天国的腐败与首都天京同时发生。虽然洪秀全曾经提出要建立一个没有欺凌和欺骗的公平世界,主张人人都是兄弟,所有女人都是姐妹的平等思想,但他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捡起来的东西,在洪秀全的思想中并没有得到深化和消化。洪秀全很难将这些平等思想付诸实践,只能按照封建王朝的等级制度,即太平礼制度规定的等级,来规定自己应该享有的待遇和特权。

洪秀全、杨占领南京后,以为可以立国,把享受和特权放在第一位。洪秀全将两江总督府改为天宫,全力修建天宫。天王府周围有十余里,内外城墙高数十尺。外面叫太阳城,里面叫金龙城,里面叫金龙殿,后面叫袁林,雕刻精美。东宫也是极巧极顺眼。在革命成功之前,太平天国的领袖们大力修建宫殿,广选嫔妃。洪秀全的妃子多达88个。洪秀全和杨住在宫里,这是作为农民领袖的通病。问题是天王府不是指挥革命战争的中心,而是行使特权的神圣殿堂。朝天门外有大书曰:“各臣工,止于此,有信方准入,否则雪中有云。”然而在木牌楼上,却有“天子永垂不朽”、“和平统一”之类的书。随着一道“停止”的敕令,洪秀全与众大臣分道扬镳。当年荣辱与共的杨、魏长辉、石达开,不得随意进出天王府。昨天的兄弟,今天的宰相,面对朝鲜的时候,都得站在朝外排队,不能仰视洪秀全,否则就要被打死。洪秀全成了“悬于头顶,万民咸”的封建皇帝。

杨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农民起义领袖。他在指挥战争、组织政府方面建树颇多,为太平天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然而,建都南京后,杨的封建特权恶性膨胀。他一到南京,就建造了一座高大的宫殿。三年多来,他从未离开过南京,但在这座城市里,他是一切的唯一主人。一切军务只和东寺大臣侯、李寿春等一两个人商量,严重脱离群众。此外,他们的风格非常华丽。每次出门都被陈毅抬举,不知道怎么避。他们甚至用代“天父”来惩罚洪秀全,到最后,甚至发展成了“国玺万岁”。为了显示自己的特权,杨还设置了各种酷刑,如鞭笞、连枷杖、斩首、肢解等。甚至一些高级将领如魏长辉、秦日刚和黄玉昆都受到了他的指责。杨的嚣张跋扈使他与众多朝臣结怨,也导致了洪秀全的不满,最终酿成了一场灾难——天京事变:杨及其家人、部下和太平军两万余名士兵被魏长辉滥杀。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回到天京,受到天京军民的热烈欢迎。满清与石达开会谈,管理政务。但洪秀全对石达开疑心重重,重用其弟王安福牵制“翼王”,意为“阴谋险恶”。在这种情况下,石达开带领20万士兵离开了天京。天京事变和石达开出走后,太平天国处境十分艰难。尽管后期经过陈玉成、李秀成等太平天国名将的努力,在军事上略有起色,但毕竟缺乏力挽狂澜的力量,最终一步步失败。

当然,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勾结,太平天国的残酷镇压。需要明确的是,太平天国革命虽然失败了,但不能否认它对近代中国的积极作用。在近代中国,它首先执行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是中国近代革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一起,构成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几次高潮。此外,主张对外开放,发展国内商业和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旧农民战争的局限性,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