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理学硕士
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是体育科学一级学科下的社会科学二级学科,是研究体育与人、体育与社会的关系及其基本规律的学科群。它主要运用人文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体育社会现象。本专业于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潜力大,符合时代需求。目前稳定的研究方向有三个:①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②体育社会学;③体育经济与管理。主要研究现代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探讨树立正确的体育指导思想,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体育实践活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优化体育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实现教学方法和手段现代化等相关问题。,从而促进学校体育的有效发展;本文论述了体育法、体育伦理、大众传媒对体育生活方式的影响,体育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以及体育文化等各种社会现象。体育法规建设和体育道德建设的研究具有突出的特点。要研究体育社会学领域的基本理论问题,探索体育管理领域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体育经纪人、职业体育经营与管理、体育赛事营销、体育产业经济等研究领域特色鲜明,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学生培养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术团队有1名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4名教授,2名副教授,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代码:040302)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是体育一级学科下具有自然科学性质的二级学科,是科学指导群众健身运动、科学选材运动员、科学训练和运动技术诊断的重要基础学科。本专业1998授予硕士学位,现拥有六个研究方向:①运动与肥胖相关疾病的控制;②人体运动生物力学信息的获取和评价;③运动养生的理论与实践;④健身运动处方的理论与实践;⑤运动营养学的理论与实践;⑤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本文主要研究人体运动过程中的机能变化以及在长期系统运动的影响下,人体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的变化;运用力学、数学、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探索人体机械运动规律;中国传统的科学养生方法;慢性病科学个性化运动处方;大众健身和竞技体育中的营养问题及人体体质的测量与评价。教授5人,副教授7人。其中,学科带头人3人,名师2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六个学术团队拥有博士学位。近年来,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国家级研究生和本科教材20余部,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等多项省部级项目,获国家体育总局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研究生共获得河北省科技创新活动一等奖1项,河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校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8篇,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大部分为国内核心期刊。本专业先进的仪器设备有:美国运动心肺测试系统、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多关节等速测力系统、肌电遥测系统、高速录像和三维视频分析系统等。
体育教育与训练(专业代码:040303)
体育教育与训练专业从1979开始招收研究生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65438-0989本专业正式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有四个成熟的研究方向:①运动技能理论与实践;②田径教学与训练理论与方法;③体操教学与训练理论与方法;④球类教学与训练理论与方法。本专业有导师17人,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其中河北省名师1人,博士4人。完成和承担教育部、体育总局和省级课题5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全国范围内编写图书和教材50余部;科技进步和优秀教学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0多项。我国首个铅球数字化三维测力系统研制成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本专业培养硕士212人,其中博士20人,博士生8人,留学生7人。本专业使用的仪器设备有:日本产3台高速数码相机、爱杰三维高速摄像分析系统、川风高速摄影及JTK-1胶片数据分析系统、三维受力分析系统、数字铅球和数字铁饼三维测力系统、教学训练信息快速诊断反馈系统、美国人体成分测量仪、肌肉等速训练仪、澳大利亚产多关节测力系统,均由国内运动技术和体能诊断。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代码: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是体育一级学科下的四个二级学科之一。它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围绕武术、中国传统体育和民族民间体育三个方面进行相关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和研究,体现了浓郁的民族文化研究特色。2003年,体育学院获得“民族传统体育”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招收该专业硕士研究生。此前,2000年,我院已在“体教训练”专业招收“武术教学理论与方法”方向的研究生。本专业现有硕士生导师3人,1教授,副教授2人,研究方向有武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武术教学与训练理论与方法、传统体育健身理论与方法三个。体育学院在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1931年,张之江将军在南京创办了“中央民族武术学校”,即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前身。当时国术(武术)是学校的主要研究内容。我国著名的武术家、北京体育大学的张文广教授和Xi体育大学的马贤达教授都是我校的校友。在老一辈武术家的影响下,体院形成了注重运用人文社会学、运动生物力学等理论和方法探索武术理论和技术问题,主要运用生理生化等理论和方法探索传统体育养生的研究特色。目前学院用于本专业的仪器有澳大利亚多关节等速测力系统、肌电遥测系统、人体平衡功能测试仪、高速录像机和三维视频分析系统、美国MAX-II气体代谢分析系统、血乳酸分析仪,以及国内最先进的运动技术和体质诊断仪器设备。
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代码:0403Z1)
运动康复与健康硕士是教育部计划外专业。由于人才培养的需要,我院于2013年率先申报为全国首届运动康复与健康硕士,授予理学硕士学位。有:(1)理疗康复;(2)神经康复;(3)运动保健的三个研究方向。运用体育科学、康复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中老年人慢性病和运动功能障碍问题;运用康复医学、临床医学、解剖学、生理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神经系统疾病和老年疼痛的康复进行研究。
目前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2人,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康复专业委员会1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1主任委员。近年来,他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专业论文。主编、主编十余部教材。完成并承担省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教育厅及部门项目多项。学校拥有运动康复中心和康复理疗中心两个科研和实践基地,拥有国际先进的康复诊断、评估和运动设备,可用于科研和实践。
体育教学(专业领域代码:045201)
体育领域研究生培养的专业定位是体育教师,培养的研究生能够胜任以体育为核心,兼顾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训练、竞赛和组织管理的工作。
我校体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体育教学领域)是全国首批试点培养单位之一。2009年首次招收全日制研究生。目前体育硕士专任导师31人,其中校内导师28人(教授13人,副教授15人);校外导师3人(其中1研究员,1省级教研人员)。因为生源的原因,大部分导师参与了体育教育领域的研究生指导工作。专业实践基地有石家庄外国语学校、河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石家庄一中、石家庄教育学院等。学院现有10名专业实习指导教师。该方向的教学硬件设施包括两个标准塑胶运动场,几个室内运动场(体操、健美操、武术、篮球、排球、乒乓球等。)、教学训练信息快速诊断反馈系统、高速视频和三维视频分析系统、国内最先进的运动技术和体能诊断仪器设备、校内微格教学和训练系统。
运动训练(专业领域代码:045202)
运动训练领域旨在培养具有现代运动训练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能力,能在专业或职业运动队、各级高校运动队、传统体校、健身俱乐部从事运动训练和运动项目指导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
本方向有导师1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博士4人。承担教育部、体育总局、省级等多项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完成全国范围内的图书、教材编写30余部;有十余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优秀教学成果奖。对于这个方向,有一个标准的塑料运动场,一些室内运动场(体操,健美操,武术,篮球,排球,乒乓球等。)、专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训练信息快速诊断反馈系统、高速视频和三维视频分析系统、国内最先进的运动技术和体能诊断仪器设备,包括国家运动队、北京体育研究所、北京体育局、河北省、市级运动队、市级运动队。
社会体育指导(专业领域代码:540104)
社会体育指导方向以培养社会体育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为目标。本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体育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并具有较强的运用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社会体育指导领域问题的能力。
本方向有导师15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河北省名师1人,河北师范大学名师3人,博士3人。完成和承担教育部、体育总局和省级课题6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全国范围内编写图书和教材50余部;科技进步和优秀教学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0多项。对于这个方向,有一个标准的塑胶运动场地,很多室内运动场地(包括健美操、体育舞蹈、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很多室外运动场地(包括网球、轮滑、篮球、排球、地掷等。)、专用多媒体网络教室、美式运动心肺测试系统、足底压力测试系统、多关节等速测力系统、肌电遥测系统、河北省及各市群众体育组织、健身俱乐部、休闲娱乐机构等高速练习基地。
竞赛管理(专业领域代码:540103)
竞赛组织方向旨在培养竞赛组织与管理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本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体育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具体管理实践方法与手段、信息技术在体育竞赛组织与管理中的应用。熟悉竞赛组织程序,具有较强的运用现代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在体育竞赛策划、组织、实施和管理方面的创新能力。
本方向有导师24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0人,河北省名师1人,河北师范大学名师3人,博士4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教育部、体育总局、省级等完成和承担项目6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在全国范围内编著书籍和教材50余部;科技进步和优秀教学成果获省部级奖励10多项。对于这个方向,有三个标准的塑胶运动场,专门的多媒体网络教室,教学训练信息快速诊断反馈系统,高速视频和三维视频分析系统,国内最先进的运动技术和体能诊断仪器设备。我院与国家运动队、河北省市级运动队、市级体校、河北省体育协会等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为该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体育(专业代码:040201)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创建于1931年,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2008年,体育教育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批准为第三批高校特色专业,也是河北省高校体育教育创新之地。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教育和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各类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余训练和竞赛组织、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学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作为中小学体育教师必备的体育专项技术基本训练,体育教学、训练、竞赛组织和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训练,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毕业生有很好的深造机会和就业前景,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可以免试直接攻读硕士。能够在各级学校担任体育教师或体育经理,或在政府机关、科研机构、各级体校、企事业单位从事体育工作。
运动训练(专业代码:040202K)
河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创建于1999。报考本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二级运动员(含二级运动员)以上资格证书。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现代教育健康理念,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一定的体育科学研究能力,系统掌握专项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专项体育技能、运动训练指导和竞赛组织能力,能够胜任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应用型人才。经过近20年的建设和发展,本专业形成了教学、培训、科研相结合,学科与技术课程相配套的格局。在加强专项教学和训练的基础上,拓宽了学习范围,既保持了运动训练的特色,又进一步强调基础课程教育、学科发展和科学训练的交叉融合,使毕业生更具竞争力,就业面更广,适应能力更强,更受用人单位欢迎。该专业毕业生有很好的深造机会和就业前景,优秀的本科毕业生可以免试直接进入或获得硕士学位。学生毕业后还可进入政府机关、科研机构、高校、各级体校、企事业单位等部门从事体育管理、教学、训练和科研工作。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代码:040203)
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主要学习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与社会体育活动相关的运动技术和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社会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本专业毕业生有很好的深造机会和就业前景,优秀本科毕业生可免试直接进入或获得硕士学位;可以从事体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体育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学校体育教师、企事业单位体育活动组织、群众体育活动的指导、策划和管理工作。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代码:040204K)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体育工作的规律,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素养和较强的民族传统体育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掌握体育的一般理论和知识;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业余锻炼和组织的基本理论;系统掌握武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或河北民间)体育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能够独立获取、更新和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精神、自学能力和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整理、传播、普及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能力,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探索,准确定位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办学目标,调整战略,不断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学术技术交流与合作,已成为河北省一流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高水平、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运动康复(专业代码:040206T)
河北师范大学运动康复专业是一个应用型本科教育专业,以运动与康复医学相结合,以物理治疗为主体,以运动为特色,帮助肌肉骨骼创伤(尤其是运动损伤)、慢性病、神经病等功能障碍人群改善身体机能,以回归社会和运动生活为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康复医学和运动科学基础理论和知识,系统掌握现代运动康复诊疗技能,并具有一定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对符合学位条例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本专业重视理论教学,突出实践教学,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形成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体化。毕业生在综合医院康复科、各种专科康复医院、社会各级康复机构以及各级专业运动队、职业俱乐部、社会体育健身中心都有很大的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毕业生对应的工作岗位是各级医院、康复机构、疗养院、社区,从事肌肉骨骼损伤(尤其是运动损伤)、慢性代谢性疾病、神经病变的康复治疗;体育科研机构和体育场馆从事运动损伤防护和健康指导工作。
舞蹈表演(体育舞蹈、健美操)(专业代码:130204)
本专业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掌握舞蹈表演和体育艺术表演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健美操、啦啦操、体育舞蹈是本专业的特色品牌,秉承“演、教、导、管一体化”的办学理念,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社会实践能力,为专业演出团体、企业、社区、俱乐部、培训团体、文化市场培养“创造”。本专业学生应掌握体育艺术表演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实际应用能力。能胜任专业表演团体、培训团体、文化市场、企业、社区、俱乐部等相应岗位的具体工作,能在艺术专业学校和普通学校组织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的创作、相关项目的教学、培训和研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授予艺术学士学位,毕业生可承担各级学校专业表演团体、健美操或体育舞蹈教师、企业职工体育活动组织、体育健身俱乐部教练、各级培训团体培训教师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