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从一个源头到另一个源头。

徐佳日:强烈的色彩,精神上的一致,积极备战,古老的文明,不懈的努力。

粽子——来源是这样的

粽子是什么?粽子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要投河自尽。这个世界上最难理解的人是谁?粽子抬起脚喊道:最难理解的是你自己,你自己!!!)

缘源圆

一:命运

粽子是一种食物。食物老少皆宜,口味各异。主料是糯米、竹叶,辅料是:肉、鸭蛋黄、大枣、红豆、绿豆、板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南北菜派不同,所以粽子派独树一帜。北部吃了太多普通口味的酱油,所以宗子君应该是个老实正直的人,他的口味会增加枣味,使之甜糯。中原的味道通常是清淡的,宗子君跳进了社会的大熔炉,咸味盛行。

南北方的人经常往返经济,交通方便。南方人往北方跑,北方人往南方跑。甜咸粽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宗子君出国游遍世界,东南亚,日韩。南南人很有创意,给粽子添加了丰富多彩的口味:巧克力、榴莲、菠萝、米粉、椰子等。只要和糯米不冲突,所有食材都加进去。

粽子有不同的形状:三角形、方形、枕头形、迷你形和巨型。

粽子问自己:你是谁?从哪里?文化是什么?你有什么才能?

粽子问了一圈身边的人,得知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他为了纪念屈原投江而做的。很久以前,中国古人为了纪念投江自尽的伟大诗人屈原,给龙王送了一份礼物。为了让龙王照顾好屈原老人的真身,向佛祖献花。这个习俗代代相传:粽子是祖先为了保护子女和龙王而做的交换,每年端午节划龙舟纪念祖先。

粽子皱着眉头,潜入水中,寻找屈原的祖先整整一个世纪,却找不到。我找到了当年送屈原的海带仙。仙女抓了一根粽子说:“不用找了。你本来就不是粽子。你是《离骚》里的一个精灵。记住,你的自然使命不仅仅是吃的问题,更是文化传承。”

粽子是用麻线散的,听到这样的id很震撼。粽子口袋里的珍珠米粒被丢在了大海的深处,鱼虾蟹一个接一个地捡起来,饶有兴趣地离开了。知道你是谁是如此重要。粽子君恍惚了。

因为屈原投河自尽,粽子开始了寻根之旅。

二:来源

昨夜春雨淅淅沥沥,绵绵不绝。

泡了一夜的糯米洁白如珠,干香的竹叶混合着春天泥土的味道。记忆可以追溯到童年。

奶奶每年包粽子都是为了给孩子过年当零食吃。小时候不明白奶奶为什么总唱:粽子粽子,儿子陪老子熬通宵,我一年四季平安。听到童谣,外婆抬头看着我笑,不说话。她还在忙着她的工作:左手铺粽子叶,右手舀一勺米饭,铺一层米饭,一层肉,一层栗子,一层红豆绿豆,最后铺一层米饭,把另外两片粽子叶盖在上面,就像给小娃娃盖被子一样,温柔又温柔。小被子就像一个袋子,两端重叠密封。粽子绳缠绕精细,捻成花式。剪刀一剪,漂亮的枕头粽子就会栩栩如生地跳出来。包成小山的枕头饺子,用柴火熬了一夜。母亲小心翼翼地不让锅里的水变干,不让柴火熄灭。我早上五点起床,战战兢兢地跑到厨房:“奶奶,新年快乐!””奶奶高兴地擦了擦手,递给我一个大大的红包压岁钱。我手里拿着红包,眼睛扫了一眼大锅音乐,踮起脚尖用力去够。粽子的香气迎面扑来:“粽子真香。”奶奶高兴了,擦了擦头上的汗珠子,从锅里拿出一个青瓜娃,小心翼翼地解开粽子绳,让我坐在灶边的小板凳上慢慢吃:一口糯米,两口甜红豆,三口软绿豆,四口栗子,五口猪肉蜜,六口糯米,七八口竹叶。满嘴都是油,心里都是香,味蕾都是爱。这时候我妈累的开始打呼噜,手里拿着热气腾腾的棕叶。。。。。。

多年以后,我学会了在记忆里包粽子的香味,才知道其中的艰辛。采购竹叶,准备糯米,腌制猪肉,剥栗子,包粽子,煮粽子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一天的劳累,手脚麻木,眼睛困倦,腰酸背痛,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我不知道我奶奶是怎么熬过来的。当包好的粽子送到千里之外的母亲手中时,母亲的第一句话是:“真香,真好吃。”我知道煮粽子的辛苦瞬间变成了快乐,而这份辛苦对谁来说都是甜蜜的,80岁的老母亲布满皱纹的脸上开出了一朵幸福的花:粽子第一次包得有点轻,味道不正宗。这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源头——它是甘甜的,流动的。

粽子的根在哪里?在奶奶的爱中。

三:袁

奶奶说,粽子是离家的根本。春天,根会发芽生长。夏天的至日上,树叶厚得无法溶解。你应该用水煮它们,这样它们才新鲜可口。

粽子有一种清脆的竹香味。人们在偶然使用自然界的东西时,突然发现可以祛湿,于是有了原始记载:芳香草药有除湿作用。古人用实践去伪存真,廉价易得的天然草药被普通人传承下来。

一位老人夏天上山采药。他渴了,吃了山泉水后感到恶心。他回到家,肚子胀胀的,睡不着觉。爷爷的妻子从山上捡竹叶,烧柴做饭。爷爷闻到竹叶的香味,肚子咕咕叫着,微微隆起。爷爷渴了,想喝水,就叫妻子往水里放些竹叶。喝了竹叶水后,肿消了一半。奶奶见老伴心情好了些,就模仿她用竹叶包米饭,放在水里煮的方式。晚上吃了竹叶饭,爷爷神清气爽,肠胃恢复如常。奶奶说多亏了竹仙的指引,她才得以活下来。

自古以来,中国很多曾经的美食都是古代医家发现的,只是被遗忘了而已。如果真相被一些表面的故事掩盖,美食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文化传承价值。

竹叶是芳香药草的一员。例如,在夏季的至日,人们驱逐夏季的邪恶,在门上悬挂艾条和菖蒲,并使用芳香的草药作为饮片和艾条,通过空气防止干燥和潮湿。

那么粽子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

先看粽子成分的作用

竹叶:竹叶有芳香燥湿的作用。古人研究竹叶入心经、肾经,能利尿、清心、除烦。

糯米:糯米健脾益气。

大枣:健脾和胃。

红小豆:健脾利湿。

食材的作用从功能上总结:粽子祛燥湿,顾脾胃。

你什么时候吃粽子?一定是端午节吧,农历五月初五?

以下是对什么是端午节的解释。端午节不是五月初五。端表示正,端门是正门,午表示南,午门是南门。北京故宫的端门是正门,第一个门。古代用十二地支表示方位,“子”为正北,“武”为正南。午门是紫禁城的南门。端门可以算作午门的外门。

端午节意味着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季的至日因此被称为龙舟节。夏季至日上,太阳直射地面到达一年中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到北回归线(北纬23.26度),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长的地方,维度越高,白昼越长。

吃粽子和节气有关。夏季至日后(公历6月21),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气温升高,湿度增大。因此,夏季至日后吃粽子可以吃整个夏天,而且量要适中。

粽子最初的来源是从文化传承的角度,不仅仅是从天气,还有中医养生。天气热的时候可以吃粽子消暑,还可以玩水上项目,比如划龙舟,游泳,玩水,用水带走热气,人就会精神焕发。

所以粽子本身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屈原先生,它的核心价值是文化传承,中医文化养生,气候学。一个小食品,来源如此,不简单。

四:圆

万物皆有阴阳。粽子叶的芳香除湿,是阳与湿天气结合,达到平和。但也有人说,哈,这么好的宝宝,抱、站、坐、睡都可以吃吗?粽子吃多了,健脾益气吃多了,脾胃就会罢工,浑身不舒服。好东西应该够了。

阳多阴少,阴多阳少,不平衡不协调。粽子君在屈原先生的帮助下,吃多了运动,背诵《离骚》,可以助消化健胃,益气健脑,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