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哪种结构最合理?

长期以来,人们对空气净化器有两种偏执的看法。一个是空气净化器只是一个风扇,一个滤网。换个角度看,过滤层数越多,效果会越好。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有很多坚定的实践者。比如有的民间把滤网绑在风扇前,放在某宝上卖,赚了不少钱。再比如,精明的商人开发出防油烟过滤网、维生素C过滤网、增氧过滤网等等“新奇”的小玩意,制造出各种华而不实的卖点。让我们开始一段奇妙的旅程,通过这段旅程我们可以找到一个真正合理的空气净化器结构。记得第一次买空气净化器的时候,销售员推荐的是用水清洗的空气净化器。里面的结构只是几个塑料转盘+水槽,其原理是“像大自然中的雨一样清洁空气”,可以永久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细微颗粒,除了水。当时觉得这个机器显然是一个伟大的发明。虽然花了3000块,但我还是果断买了。

。今天,当我沾沾自喜于自己没有人生追求的时候,我会在那个“水净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放一个颗粒物污染测试仪,然后假装很惊讶的发现,这个所谓的“空气净化器”对PM2.5几乎没有作用,3000块钱买了个加湿器!当然,我不怪那个表情丰富的推销员骗我,因为,很明显,她真的信了。如果看够了,会发现很多空气净化器都没有滤网。这类净化器大多带有高压击昏针,将空气电离产生正负离子,会使颗粒物带电吸附在壁面上加速自然沉降。不幸的是,这些空气净化功能极其有限。至于那些不知道从哪个山头搬来一块奇怪的石头然后用灯照亮说可以净化空气的骗局,我就不赘述了。当然,我也遇到过没有风扇的机器。其中最接近成功的结构是“离子风”,即利用电场力制造气流,使污浊空气不断被空气净化器的静电收集层捕获。但这种结构也面临着清洗困难、净化效果差、排放噪音、臭氧超标等困扰。综上所述,如果没有风扇提供强大的气流,颗粒物是无法被滤网快速捕获的,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也很明显。

那么风扇和滤网几乎是空气净化器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至于风扇和滤网怎么叠,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风格。日本人喜欢用板式结构,进风口有过滤网,后面有前向离心风机。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机器比较扁平,噪音不高,可以放置加湿盘,适合日本消费者的诉求。由于板状结构的限制,日系机器一般不具备添加足够的活性炭或高阻滤纸的能力。但足以缓解日本民众的花粉症状,平息当年PM2.5飘过的恐慌。日本人非常擅长打蚊子。说到蚊子,日本人真的发明了捕蚊空气净化器,销量还不错...他们被一些小装置迷住了,摆弄它是他们的专长。加湿,除湿,空调被联系起来,某某正负离子,某某离子群,某某水离子,某某光流能量。这些设备甚至衍生出负离子吹风机。是否真的能滋润头发,这是信仰问题。

可以说日本的空气净化器是世界上功能最多的。相比日本人,欧美的机器更实用。例如,一些花费29.8美元带回家的塔风扇净化器坏了并被扔掉。例如,空气净化器只为过敏人群提供HEPA。比如转速更快,风压更大的后向离心风机,塔式结构的重型空气净化器,填充了活性炭和高阻力滤纸,成本比日系机器高很多,但外观简单甚至粗糙,性能会相对增强,但噪音也会翻倍。当然,市面上也有很多韩国机。韩机喜欢玩各种噱头,设计最讨家庭主妇喜欢。当然也有实物,比如和空调柜一样高的空气净化器,比如比洗衣机大的空气净化器,比如壁挂式空气净化器等等。但这并不能阻止韩机一天天被边缘化,因为结构上的暴力美学无法弥补价格高的尴尬。说了这么多,什么是合理的结构?最纯净的空气净化器一定是滤网+风扇的结构,没有任何花哨的噱头。空气净化器是用来净化空气的,它的所有结构空间都应该用来快速收集空气污染物,而不是用来代替加湿器、除湿机、油烟机、制氧机、负离子机、保健仪、捕蚊器或美容仪。

如果你发现一个空气净化器有很多功能,那么它的空气净化性能肯定会因为结构尺寸不足而大打折扣。回到文章最初的问题,将轴流风机绑定在滤网上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结构,因为轴流风机的风量对阻力过于敏感,风量直接影响空气净化的核心指标:CADR。

同样,在空气净化器上安装过多的滤网,也会使过滤速度急剧下降,适得其反。一个成熟的空气净化器厂商,总会从整体上考虑结构。风机的类型、蜗舌的形状、蜗壳的宽度、导风环的位置、风道的结构、滤网的总阻力、滤网的形状、滤网的排列顺序、进风口和出风口的位置和大小等。最终达到一个目标:用最低的噪音,最小的体积,做出最大量的洁净空气——这也是所有空气净化器工程师的终极目标。最优结构解一直存在,大家的努力只是更接近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