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代文化内涵研究论文

中医古代文化内涵研究论文

中医学是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组成的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相互渗透、相互转化,具有内在关联性、相似性、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中国古代在生命科学领域形成的完整而独特的学科体系。中医的特点是直接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文化思想密切相关。中国古代文化的延续是中医延续和发展的基石。

1中国文化与中医精神内核的一致性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传统医学,唯有中医,作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得以延续。中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医哲学。中国哲学是世界哲学史上独立发展的哲学类型之一。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起源和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如《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涵盖天、地、人三界的深奥哲学经典。是中国文化典籍之首,百家之源。“易”有三层含义:①变异:指变化。从哲学上讲,只有相对静止,没有绝对静止,变化才是永恒的真理,任何事物都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世界上唯一不变的规律就是变化。中医在临床上看到的是一个人昨天、今天、明天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然后用运动变化的思维去理解人类的疾病。②不易:“古往今来不易者,谓之经典。”指绝对的变化,必然有不变的东西。③简单:在实现的过程中,一定有最简单的路径。《易经》的哲学精神是一种驾驭简单和复杂的智慧,比如用阴阳的角度看事物。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髓是中和,中医其实就是中和之药,简称中医。“胜者不偏不倚,但不急。”“中庸”是事物发生发展的最佳条件,也是中医防治疾病的最高原则或追求。比如《伤寒论》说:“调和阴阳者自愈。”所以“以和为期”是人生最好的状态。再者,从哲学的角度看,《论语》讲的是社会伦理,伦理是哲学的“用”。读论语可以帮助我们尊重生命,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因此,中医在现代的发展仍然需要保留其哲学特色,也离不开哲学的指导和参与。

2 .中医的中国古代文化内涵。

2.1符合人与自然的自然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研究对象,也是中医学关注的理论问题。中医提倡体现自然的方式。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最高目的是自然的贡献。养生为了恢复自然平衡,只求尽可能多的保存自然,这就成了中医的第一任务。

2.2朴素系统理论的整体概念

中医理论的本体论基础是中国古代的元气自然观。元气论认为,世间万物的本源都是气,“气则不同。”无形的、化生的生命力,构成了中国古代“大流行”的整体观。中医整体观追求形而上的和谐与完美,而拒绝形而上的分解与组合。

2.3重神轻形的方法论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之一就是重道德,轻工具。《灵枢九针十二元素》中有一句话,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中医的方法论重神轻形。因此,虽然藏象理论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和核心,但中医的脏腑功能不是或主要不是来源于这种形态结构。因此,有学者认为,中医中的脏腑没有实体概念,只是“功能复合体”,所以具有重神轻形的特点。

2.4得意忘形的思维意境

《系辞》说:“圣人立象尽其,立卦以伪尽,系辞尽其。”言语作为形象的代表,形象作为意义的代表,都是值得骄傲的工具。思维过程不应该局限于文字和图像,而应该像忘记文字和图像一样,只有意义才是思维的最高境界和最终归宿。“大夫,意也”典型地体现了中医的思维特点,即通过“象”的外在表象来认识人体,并以象为基础构建人体的生理病理模型。“象,象也。脏住内,形见外,故称藏象。”不难发现,忘记形象的思维过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种不可言说的理解和直觉。古今医家都强调这种直觉认识的“得意”努力,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中医学术的最高境界。

2.5尊古经典的价值取向

中医理论和临床范式早在《内经》和《伤寒论》时代就基本确立。《内经》中“理必守,方不得离仲景”的原则成为不可更改的信条,几乎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范式革命,尊古经典的价值取向是其重要内因。如吴有兴的“戾气”论,突破了传统的六邪模式,蕴含着科学革命的萌芽,但其崇古尊经的价值取向只能算是“非圣人”、“造异论骗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医有很强的尊古、尊经的价值取向。

2.6医学仁爱的伦理追求

“医者,仁也。仁者君子,必忠于情”(《医法》)。“任何一个做医生的人,都要先纠正自己,再纠正自己。儿科健康大讨论中所谓的“修身”,就是加强自身修养,拥有一颗关爱的心。其次,医生需要有高超的医术。孙思邈将中医传统医德概括为“大医精诚”,深刻揭示了以仁为医的伦理追求,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

3摘要

总之,中医具有丰富的古代文化内涵,既符合天人关系的自然观和简单系统论的整体观,又具有方法论上的重神轻形、价值取向和伦理追求上的“尊古”和“以医为仁”、思维意境上的自得等特点。因此,有必要深入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内涵,以不断促进中医药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