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酒文化有哪些「精髓」?
在我国,也有杜康酿酒的传说。有一天,仙女指示他:如果你明天早上去外面,你会遇到三个人。每人取一滴血,滴入酒糟中,酒即成。结果第二天杜康遇到了三个人,分别是一个书生,一个武士,一个疯子。
这就是喝酒的三大境界:
第一阶段像个文人,温文尔雅,谦逊有礼;
第二阶段如战场武士,三回合酒后,结为兄弟,苦战;
第三阶段,过度饮酒后,仪态尽失,堕落,谎言,疯狂。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既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即酒神文化精神的象征。在中国,酒神精神源于道家哲学。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生死合一。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提倡“游物”、“游四海”、“无物之地”庄子宁愿做一只在泥塘里摇着头的自由的乌龟,也不愿做一匹被束缚的千里马。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在于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荣辱之利。
酒文化中的“礼”多表现在祭祀和宴会上。商周时期,青铜制成的饮器属于礼器,使用时有严格的尊卑之分。祭祀是在祠堂里举行的,由于祭祀者的身份和地位不同,他们所持的饮酒器具也不同。在吃的仪式中,素菜和酒浆要放在一定的位置,有左酒右浆的规定。目前宴席上的筷子、盘子、菜肴仍然需要摆放整齐,客人总是在主人敬酒后才动杯,主人总是先喝,这也能显示出千年酒文化的遗留。
酒文化中的“情怀”,文人通过杯子展现得最为透彻。陶渊明的“过门互唤,以酒算”,李白的“明月几时来青天,我驻足一杯问”,更是彰显闲适。杜甫“扣富门,暮随肥马尘。”“碎杯冷炙,处处藏悲怨”,是酒文化中另一种与人心相呼应的情感杯子成了当时情景的见证,悲伤、悲惨、怜悯、怜惜,都能激起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