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头脑是长寿的最佳秘诀之一
俗话说:“微笑,十岁;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你才白了头。
总之,保持心理平衡,要做到三点:三乐: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
三正: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
三个必须:不仅要奉献社会,更要享受美好生活;事业上要有进取精神,生活上要有平常心;不仅要在自己的工作上精益求精,还要有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
《养生要则》说:“善于养生者,宜守于内,不善养生者,宜守于外。”所谓养心,就是养心。说白了,就是要有良好的心态,保持心态年轻。所以培根说:“平静的心态和快乐的精神是长寿的最好秘诀之一。
要有淡泊的人生态度。人生贵在淡泊。冷漠是一种从容,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人生乐观,人生很多不如意,总要经历喜怒哀乐,顺境逆境,但是要讲道理,要豁达,不要患得患失,不要斤斤计较,要豁达。这种态度使老人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情,保持身心和谐稳定,避免外界冲击。
冷漠可以放飞心灵,冷漠可以还原人性。淡泊是一种修养,一种气质,一种境界,也是一种极好的养生方法。
人是属于社会的,谁也离不开社会。过度竞争、无序竞争、无良竞争的社会环境极其恶劣,对人的“七情”变化产生负面影响。医学心理学家认为,在人体健康与疾病的相互转化中,除了关注生物因素的作用外,还应特别重视心理因素与生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社会环境及其变化与人的关系。
人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里,工作、事业、家庭生活和各种突发事件都会使人遭受挫折,从而可能导致各种心理异常。为事业奋斗是人生的一大目标,但不是人生的全部价值目标。只有事业,没有健康,不叫实现人生的完美价值。
中国古代儒家主张“自强不息”,注重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而道家则主张“淡泊虚无”和“静”,以消除杂念。两者各有优劣。因为人的理想和追求受到社会的制约,如果盲目上进,达不到目标,就容易失去信心;人离不开社会,也不可能绝对冷漠虚无。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增强生活的乐趣,对虚无无动于衷,才能避免伤害感情,才能在世间进退自如。
宽容豁达的人长寿。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心胸宽广,开朗宽容。
宽容别人的错误,不要只想着自己的伤害和损失,同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别人着想。
如果你被一个熟悉的人伤害了,想想他过去对你的帮助和照顾,以及他对你的所有好处。这样愤怒和怨恨就会大大减少,以宽容的心态去原谅别人的错误或者消除误会。
很多人可以原谅别人的错误,但不能原谅别人的用心。其实只要想想你生气的时候,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气得发抖,血压升高,手脚冰凉,甚至旧病复发。然后想想别人为什么要生你的气,故意伤害你。目的就是让你不开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自己的健康,我们也应该放下。可能有人会觉得“人争一口气,佛争一香”,但如果我们丢了性命,哪里还能争“气”!
生活有规律,凡事中庸。
适应生物钟的节律性运行,加强生理活动节律的培养,将建立最正确合理的生活方式,有益于健康长寿。这就是度。长寿老人在漫长的生活中养成了规律的生活,其中82.18%饮食适度,86.13%劳动适度,82.10%日常生活规律,90.10%坚持体育活动。一切都是有节制的,不偏不倚的,恰到好处的,在养生的过程中贯彻“中庸之道”,使人体的内外环境在有规律的运行下适应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宇宙平衡,达到健康和谐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