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首」?

红楼梦!

为什么《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首?

四大古典小说中,《红楼梦》最温柔,相当于一个女人的传记。其他三个都极其男性化。《红楼梦》是一本关于女人的书,同时也是一本写给女人的书。就像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都是写给男人看的书,也是写给男人看的书。所以,与之相比,《红楼梦》无疑拥有最多的女性读者。这是男性作家写的“女性文学”。女性读者不仅对卿卿我我的情感内容感兴趣,也很好奇:她们想看看男人是怎么看待女人的,男人是怎么爱女人的,男人是怎么写女人的。当她们读到书中的女人时,她们理解了男人,用男人的眼光看待自己。看完之后我会惊叹:曹雪芹这样的男人比女人更爱女人,比女人自己更了解自己。红楼梦是一面照女人的镜子,同时也照着女人自己。一个照镜子的女人会发现自己好漂亮,在男人眼里是最美的。只有这样,他们才知道他们为谁而美丽。

写女人的书,写给女人看的书,其实男人也爱读。男人爱在街上看女人,看书也是一样。喜欢读《水浒传》《三国》的西游记男性读者,不会不喜欢《红楼梦》。有时候他们甚至想比女人更了解女人。开个玩笑,这些年涌现了多少红学家?几乎都是男的。他们把红楼梦捧成铁饭碗。不管是读书还是学习,男人也喜欢吃女人的碗软饭。一个像红楼梦一样吃软饭的人,有可能晋升为著名的红学家。这叫做软饭。《三国演义》的评点至今只出了一个易中天。以功成名就的人的数量来说,怎么比得上密集如鲫鱼过江的红学家?红学本身已经成为贾、史、王、薛之外的一个大家族。可见,四大古典小说中,《红楼梦》的读者是最多的,最全面的。《红楼梦》为女性赢得了文学史上的男女平等。曹雪芹不仅爱女人,也懂女人,所以他写女人的书,女人爱读。另外,男人爱看。希望女性看完之后能更了解自己。希望男人多了解女人。

为什么《红楼梦》是四大古典小说中阅读量最大的?作为人类,我们不仅热爱幻想,也渴望梦想成真——尤其是《红楼梦》,它是所有梦想中的一个梦想。就连擅长读书的毛泽东也承认:“这是中国写得最好的古典小说。”(引自陈进《毛泽东札记》)

四大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是汉末谋反引起的,《西游记》以唐玄奘下西洋为线索。《水浒传》描写了宋代宋江的农民起义。如果和《红楼梦》今天或者前天的背景,和清朝的兴盛有关,那就更接近了,相当于昨天的事情。四大古典小说好比四兄弟,红楼梦是最小的。而且《红楼梦》的重头戏是年轻人的爱情。这本书无形中增加了一点青春和梦想的色彩,让它加倍年轻。贾宝玉和林黛玉似乎一直在“拒绝长大”。《红楼梦》不是通俗意义上的成长小说,更像是一本“拒绝成长”的书,固守着宝玉和黛玉的童话,表现了青春的倔强和叛逆。他们宁愿死去或出家,也不愿屈服于成人社会和成人社会的世俗法律。他们真的没有长大,是因为接受了“拒绝长大”的昂贵代价

但读者喜欢的是真正长不大的宝玉和黛玉。如果他们长大了,像薛宝钗一样成熟世故,就不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了。还会这么讨人喜欢吗?会不会让读者流泪,担心,担心?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林黛玉能像薛宝钗一样讨好身边的人,她是讨好不了读者的。读者喜欢的是林黛玉,一点也不势利,干净利落。与世俗社会游戏规则格格不入的林黛玉。虽然我们要遵守她抵制的一系列规则或者潜规则,但我们还是会佩服那些敢于鱼死网破的人。欣赏林黛玉的,心疼林黛玉的,还是大有希望的。

曹雪芹本人,隐姓埋名,在香山脚下写书的落第文人。曹雪芹孤独的时候,会梦见狐仙和裙子飘动的幻影少女吗?当然,曹雪芹和蒲松龄不一样。蒲松龄体会到的只是考不上大学,不能出人头地的沮丧和怨恨(类似于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狐狸哲学”)。曹雪芹从梯子上掉下来,由富到贫,属于一个破落的贵族。他感受到的无常是加倍深刻的(他尝了葡萄)曹雪芹的林妹妹梦(和金陵十二钗)和蒲松龄的狐仙梦(如英宁、胭脂、红玉)本质上是一样的。毕竟都是旧时代的文人,连梦想都会沾上粉的痕迹。曹雪芹与蒲松龄的唯一区别(即《哀公洪玄》与《连载》的区别)就在于他对名利的痛恨,同时也充满了悲伤和哀愁。他用一本书的创作过程,为一个湮灭的黄金时代举行了一场无声的追悼会。

《红楼梦》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百科全书式的小说,民间描写功不可没。除了婚丧嫁娶,最热闹的是传统节日的场景。基于此,我们了解到古人是如何庆祝节日的,甚至间接分享了他们在节日期间的复杂感受。而且《红楼梦》的故事框架往往是由各种节日搭建起来的。节日是对人物性格和人际关系的大检阅。音乐节现场很有意思,现场的人,人们的所思所言所行更值得玩味。

比如第一次,“甄梦里通灵,怀良家”,就写在中秋节。苏州长门外十里街仁青巷的乡官甄,吃完了中秋家宴,又在书房里摆了一桌酒席,亲自踏着月光,请住在葫芦庙的穷书生吃饭。贾雨村暗恋甄印石的侍女。虽然对她暗送秋波,但并没有去了解她,成了一个未解的心事。现在是中秋节。抬头望月,越看越像邻家美女。酸甜苦辣涌上心头,我唱了一首诗:“不知所愿,常加一段愁。”无聊的时候收额头,回去几次。谁在乎风花雪月?如果你对詹光感兴趣,先去于人大厦。“唉,他心目中的单鹃就住在隔壁,不过好像比月亮还远。想着自己的人生抱负,他对着天空叹了口气,唱了一副对联:“玉在棺中求好价,钗在棺中待飞。“读者不要小看这副对联,它无形中预示了黛玉和宝钗的未来命运。

当甄登门相邀时,刚好听到的诗,他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是看错了人:这位书生果然有大志。他微笑着邀请道:“今晚的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想让你哥住僧房,我觉得很孤独,所以专门喝了一杯,请我哥到收容所喝一杯。不知秦会否同意?”如遇知音,跟随甄来到这里的书院闲谈。人生知道一件事就够了,天空也变美了:“那时候邻里家家吹笛子,家家唱歌。明月当空,两人越发兴奋,酒也干了。”贾雨村内心的疯狂被酒色之美(还有未到场的美人)所激发,他演了一场李白与蒂尔的“超仿秀”,我举杯问明月,对月吟诵:“隔三五日,必重聚,玉篱披细光。在天上转了一圈才撑出来,天下姓氏都仰视了。”这位热情好客、才华横溢的大师甄立即成为了这位傲慢不羁的诗人的粉丝:“太棒了!每次说哥哥不是长住,今天都看到了腾飞的迹象,很快就能在云霓上行走了。恭喜恭喜!”我亲自倒了一大杯酒。

芷颜斋评论说:“这首诗不是本意,但要走出雨村,就得有人。”从中秋诗开始,用中秋诗收集,秋天用诗社。三春也用三秋作为钥匙。“人说一日不见三秋,红楼梦里的三秋却如一日之快,转瞬即逝。

《红楼梦》作为封建社会的四季歌,描写了名门望族的春夏秋冬,让读者跟着唱,沿着季节走廊唱。这幅描绘春秋时期豪门人物的长卷,起于秋,止于秋。它以和甄共度中秋为开端,以事业有成,最终被贬谪为民,与甄在迷宫中重聚成道而告终。中间发生了多少事?中间省略了多少东西?都变成了秋风萧萧,树叶沙沙作响。

姑苏城里的中秋之月,拉开了《红楼梦》的帷幕。《聊斋志异》中落魄书生贾雨村,在这个中秋节幸运地得到了贵族们的帮助。甄印石不仅仅是为了贾雨村吃饭。他听说贾雨村想在北京参加考试,但是他没有钱。他当场发了五百两银子和两套冬衣。考虑得很周到,在实物赠送的时候,说得既深情又义气:“兄弟,你怎么不早说?愚者无能,但犹知‘义利’二字。而且我希望明年是大年,所以哥哥要尽早入京,春一战不辜负他所学。剩下的费用我来负责,不枉哥哥误会一场!”

在这个中秋之夜,贾雨村看到的月亮是最圆的。天上不仅有月亮,还有蛋糕掉在天上!手里拿着的银子和衣服,都是素不相识的好心人甄慷慨解囊,更像是从天而降。长期在人生的瓶颈中挣扎,这是他所欠缺的。缺的是一笔能打得过英雄的启动费。幸运的是,甄成了他事业的靠山。虽然贾雨村在接受了这些钱和东西后仍然在喝酒和大笑,但他心里一定在暗喜:他的生活是在玩耍!

两人在月下交换意见,直到第三天晚上。甄选了一个吉日,让去北京:“十九日是黄道十二宫,你可以买一条船,马上去西天。等待熊飞高举旗帜迎接明天和冬天并不是一件好事!“给予者似乎比接受者更兴奋,睡得很好。我直到早上很晚才醒来,我想给贾雨村再写两封推荐信,让他带去北京,这样他就可以有一个正式的家庭来访问,在陌生的土地上生活。派人去找贾雨村。家里人回来报告说,葫芦庙里的和尚说贾老爷今天五鼓上京去了。他还留言让和尚转告甄:“文人墨客不在黄道冥界,总是以事为重,不能亲自离开。“真是个急性子。本来只欠东风,中秋之夜借东风,一刻也不想耽搁。我立即去把我那浑浊的帆拉直,穿过深深的大海。看他雷厉风行的趋势,说不定真的能成功。

至于贾雨村的成功是好事还是坏事,你看过《红楼梦》就全知道了。根据《红楼梦》的无常人生观,好事会变成坏事,坏事会带来好事。贾雨村自己只是棋盘上过河的一颗棋子。他能够渡过楚河和汉朝,多亏了甄印石的帮助。甄的所作所为应该算是好事,但他的善行义举让顺利走上了仕途,甚至有资格做坏事。

姑苏市的这个中秋节,是无数个中秋节中常见的一个。这对于贾雨村来说是不寻常的,他是如此的无能。他遇到了好运。虽然这种好运会带来以后的厄运。这个中秋是整个《红楼梦》的引子,不仅让孤苦伶仃、犹豫不决的贾雨村大起大落,也间接影响了千里之外京城贾家的命运。贾雨村原本是荣宁第二豪宅的局外人,在这个月圆之夜意外获得了参与其沉浮的可能。那天从天而降的五百两银子(在贾雨村眼里一定比月亮还亮)是不可或缺的原始资本。

秋天为红楼梦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悬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转折。贾府的繁华在秋天达到高潮,然后在另一个秋天开始衰落,呈现出衰落的态势。

大观园才子佳人诗社在凉爽的秋风中开始了。那是荣宁第二届政府的巅峰时期,非常壮观。回到第三十七届“秋霜斋偶结海棠社,元夜准菊题”,两盆白海棠给少男少女带来灵感,命名为新诗社海棠诗社,第一场比赛是同题咏诗。聚会的地点恰好在秋霜斋。薛宝钗的歌曲《胭脂洗尽秋舞台影,冰雪吸魂》夺冠。几经周折,薛宝钗、史湘云在大观园举行蟹宴,邀请贾母等人赏桂花、吃螃蟹。这也是红楼梦里最和谐最有诗意的一次饭局。酒席后半段有菊诗会,由12首即兴诗组成:忆菊、访菊、植菊、赠菊、唱菊、画菊、问菊、捧菊、菊影、梦菊、残菊。第三十八首《林小香夺菊诗·薛恒讽谕蟹咏》是林黛玉所作,他写了《菊花颂》《问菊》《梦里菊》三大名著。在《菊花颂》中,有两个对立面,即“霜中写,香唇对月唱”。满腹的自怜和怨恨,谁来告诉邱心?“特别巧妙,简直可以用华丽来形容。贾宝玉趁着热闹,道:“今日不作诗,不能享清福。”果然,他洗了手,写了一首螃蟹诗:“执爪更似桂花阴,醋泼姜狂。“饕餮太子孙子要有酒,猖狂儿子没肠子。..... "黛玉当场唱了一首,结尾的两句是“酬节为司佳品,香风菊带霜。”宝玉见了正欢呼,黛玉却撕了烧了。但宝钗的歌,“桂艾佟阴坐掀帘,长安盼重阳...》,被大家评为吃螃蟹的绝唱。

诗社虽然成立于秋天,却散发着青春的气息。也是大观园的青春期。一群无忧无虑的少男少女,沉醉于年龄赋予的浪漫和才华。就连林黛玉这样忧郁的姑娘,那几天也特别开心,看起来很阳光,仿佛心里的迷雾都被它美丽的风景驱走了。这是一段无限美好的时光,可惜不能长久。唉,人生幸福总是有限的。

季节循环,岁月更重叠。到了第七十五回,“开夜宴,悲兆,赏中秋新词”,贾的男女老少聚在图碧山庄赏月,但这中秋家宴却暗含抑郁之意。首先,人少。原本寓意大团圆的圆桌,只坐了一半,另一半是空的。用贾母的话来说,“我们不觉得每天人少。今天我们还是很少人,这不算什么。想想过去的日子,今晚有三四十个男女是多么热闹。今天到此为止。太少了。我再打几个。他们都有父母,不好来家里逢场作戏。”脂砚斋评论说:“不先喝,总有散的迹象。”

其次,在玩《传宗接代》时,贾赦的玩笑中提到“传承风太偏”,这让贾加起了疑心,也有点失望。贾母是一个令人扫兴的人,每个人自然都不高兴。嘉迪娅很早就离开回家了。在下山的路上,她被一块石头绊倒了,扭伤了脚踝。

尤其是后半段,贾奶奶带着大家赏了一次桂花,然后上桌继续喝酒,听着桂花树下乐师吹的笛子。第一首歌不错,老太太命令她挑一首谱子慢的放的时候。“听桂花树荫下,呜呜咽咽,袅袅悠悠,又生出一缕笛声,真比先前更凄凉。大家默默坐着,夜静月明,笛声凄怨。贾奶奶,一个喝着酒的老人,听到这个声音忍不住哭了。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悲伤和孤独。过了很久,我才知道老奶奶伤心了,于是转身陪笑着解释。他点了温酒,不再吹笛子。”尤氏讲笑话逗老太太,大家都笑不出来。老太太的眼睛昏花,似乎睡着了。

从这一刻起,书里有了一丝寒意。从这个中秋开始,《红楼梦》就多了一段悲伤的画外音,像笛声,又像呜咽。那天晚上的笛声,可能预示着以后无休止的哭泣吧?红楼梦前半部是笑,后半部是哭。前半部分热闹,后半部分惨淡。如果前半部分是温暖的,后半部分是非常寒冷的。越来越冷清,直到歌曲结束。白色的世界如此干净。

黛玉见贾家赏月的人多,贾母仍叹人少,不如往日热闹。"。她还提到宝钗姐姐家,母女兄弟自己去赏月。他们对风景并不感到悲伤,走到柱子边哭了起来。”诗社原本约定今年中秋节举办诗歌大赛,一起赏月,一起作诗。但宝钗等人另有安排,诗社活动无法举行,大家散了。只有史湘云一个人安慰林黛玉,叫她去山下的景熙阁吟诗:“此山赏月虽好,不如近水赏月妙。”到了水边,他们一会儿望天望月,一会儿望水月,你一句一句地吟诗。一只白鹤飞影,让史湘云在神的帮助下,唱出了一句“冷塘渡鹤影”的绝美句子。林黛玉不甘示弱,道:“冷月葬花魂”。

湘云拍手道:“好极了!这不可能是对的。多么埋没的灵魂啊!”他又叹了一口气:“诗歌扎实,新颖,但太颓废了!你现在病了,不应该说这种奇怪复杂的话。”

“冷月葬花魂”,短短五个字,足以成为林黛玉的精神传记。她无意识地预言了自己的命运。林黛玉短暂的一生,先是埋花,后被花埋。寄人篱下,故乡遥远。林黛玉死后,无处可死,只能葬在月下,花丛中,等待。她等待着自己的灵魂尽快被运回南方,安葬在父母身边。虽然她在南方没有活着的亲人,但她还是想回去。她的灵魂仍然想回去

这个中秋节,林黛玉提前用五个字总结了自己的人生。这个中秋节,月亮凉了。眼泪都凉了。我的心也有点冷,只是林黛玉还没有意识到更冷的日子还在后头。天气越来越冷了。此刻,林黛玉只能看到月亮,但只能是月亮。她看不到自己近期在月亮后面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