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贮藏中养生的具体内容
春夏秋冬?
释义:春季发芽,夏季生长,秋季收获,冬季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也比喻事物的发生和发展。
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顺应四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病夏治,冬病夏治,就是按照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来调整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养生的事半功倍。
1,春树生长生发,宜养肝。
肝主春,肝喜绿色食物,春季应多吃绿色蔬菜。加强肝脏的保健,保持乐观的心情,不悲不喜不怒。此外,春季肝气过盛,内火上升,会对脾胃产生不利影响,阻碍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所以要加强对脾胃的调节和保养。
2、夏季属火,生长发育,宜养心。
心主夏,心喜山楂、红枣、枸杞等红色食物。夏天出汗多,盐分流失多。如果心肌缺盐,心跳就会受到影响。这时候要多吃酸味以固表,多吃咸味以补心。漫长的夏季,气候湿润温暖,在人体内,对应的是“最阴”的脾。天气炎热,首要的是防湿补脾。
3、秋属金,主收敛,宜养肺。
肺主秋,肺喜白萝卜等白色食物。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饮食以滋阴养肺为主。此外,酸味食物能收敛肺气,辛辣食物能消散肺气。因此,秋季多吃梨、西红柿、柠檬、乌梅、葡萄、山楂、石榴、猕猴桃等酸味水果,可以滋养润肺,还可以达到止泻除湿、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增进食欲的作用。
4、冬属水,主封,宜养肾。
肾主冬,肾喜黑色食物如黑豆制品。寒对应的是肾,肾最容易消耗肾的阳气。当阳气受伤时,人们容易出现腰膝酸软、易感冒、夜尿多等症状。所以冬天一定要注意补肾。多吃核桃、枸杞、羊肉等等温食物,以食物补肾。
扩展数据:
荀子??天论曰:“天道常在,不为尧之存,不为桀之死。宜善治,宜猛治乱。”这是现代自然哲学倡导的“师法自然”的思想,警示人们要正确处理“人工自然”与“自然自然”的关系,不要与“天”为敌。
汉代著名学者董仲舒在《春秋三家说》中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学说,认为君主不服从“天道”,不实行德政,就会激起天怒,造成水、火、虫、旱、震等灾害。在这里我们可以窥见他关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的思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春天生长在夏天,秋天收获在冬天。
百度百科-四季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