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是黄帝写的?

不是,是战国时出版的,西汉时编的。是中医的基础工作,提出了经络学说,观察,听问,针灸等。只是经络疗法始于黄帝,并不是黄帝写的。

黄帝内经

简介

《黄帝内经》是中国早期医学的理论经典。简称《内经》。最早见于刘歆的《七律》和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原卷18。医圣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皇甫谧写《针灸经》时,说“针灸经九卷,素问九卷,二百九十八卷,即《内经》,“九卷”在唐王兵称为“灵枢”。到了宋代,松石赠送并出版了《灵枢经》。所以《九卷》、《针经》、《灵枢》其实是一书多名。宋代以后,《苏文》和《灵枢》成为《黄帝内经》的两大部分。

医学经典之一

《黄帝内经》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论)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名下第一部传世的巨著,是我国医学宝库中最早的医学经典。它是一部研究人体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理学的医学巨著。理论上建立了阴阳五行、脉象、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症状、诊断、治疗、养生、运气等理论。他的医学理论以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为基础,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辩证思想。

内容

《黄帝内经》成书于约2000年前的秦汉时期。她广泛而深刻的科学论述不仅涵盖了医学,还涵盖了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人类取得的科学成就。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先民在《内经》中所作的一些深刻而精辟的论述,虽然早在2000年前,却揭示了许多现代科学正在努力证明和将要证明的成就。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医生张仲景、华佗、孙思邈、李时珍都深受《内经》思想的影响。他们都刻苦钻研,博采其精华,最终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医。

价值贡献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的理论基础和精髓,在中华民族近两千年的繁荣昌盛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试想一下,大约700年前,欧洲爆发瘟疫,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中国虽然有近2000年的瘟疫流行,但从未有过像欧洲那样的惨痛记录,所以中医和《内经》的作用可以充分展现。

《黄帝内经》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医学从经验医学走向理论医学的新阶段。《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为战国以后中国的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腑像学、病因病机、保健预防医学、诊疗原则等方面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影响深远。历代名医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和成就,大多与《黄帝内经》密切相关。

顺序分类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原书为18。其中,9卷名为《苏文》;其他九卷没有标题。它们在汉晋时期被称为九卷或针经,在唐代以后被称为灵枢。它们不是一个人一时写出来的,主要部分形成于战国到东汉。每个部分是81,和***162。苏文主要论述了自然变化的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灵枢的核心内容是脏腑经络学说。

《苏文》在汉魏六朝隋唐时期有不同的版本。张仲景、王叔和、孙思邈、王韬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引用过这句话。主要有:(1)齐梁健(公元6世纪),是最早的注释本,但第六卷当时已经失传,实际只有八卷。这部传记被唐代王冰、宋代林逋引用,南宋以后失传。(2)唐、笔记,元年(762年),以笔记为基,将遗失的第七卷补充到自称其老师收藏的七部《大论》中,到北宋嘉佑、治平(1057 ~ 65438)。

灵枢,又名九卷、针经、九灵、九虚等。汉魏以后,由于长期的复制和传播,出现了许多名称不同的版本。唐冰引用的古版《针经》佚文与古版《灵枢》基本一致,说明是同宗。但它与南宋松石发现的《灵枢》版本(即现存的《灵枢》版本)不同。北宋时有朝鲜赠送的刻本《针经》,今无书为证。到南宋初期。各种灵枢、针经列传都失传了。绍兴二十五年(1155),对松石收藏的《灵枢》九卷八十一篇进行了重新校勘,扩充为二十四卷,并附加音释、刻本出版。至此,《灵枢》版本基本定型,取代了各种版本,一次又一次出版,流传至今。

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本身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运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生理病理现象,指导诊疗;阴阳对立统一被认为是宇宙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正常情况下,人体有阴阳平衡。这种平衡一旦被破坏,就会生病。它强调精神和社会因素对人体和疾病的影响以及疾病的预防,反对迷信。对秦汉以前医学成就的全面总结,标志着中国医学发展到了理论总结阶段。这本书在中国医学中有很高的地位,后世所有成功的医生都非常重视它。部分内容被翻译成日语、英语、德语、法语等多种语言,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黄帝内经》传说

18卷的《黄帝内经》从古至今,而37卷的《黄帝内经》可能会永远失传。然而,关于它的民间传说却相当丰富有趣。

相传黄帝时期有三位名医。除了雷公和齐波,余云是最著名的。他的医术很高明。尤其是在手术中。据说他治病一般不需要煲汤、砭石针、按摩。但在病因诊断明确后,除非想做手术,否则就用刀切开皮肤,解剖肌肉,结扎。传说有一次,鱼雨在过河的时候,发现一个落水的女人,被几个人打捞上来下葬。鱼雨阻止他们问死者掉进水里多长时间了。抬尸体的人说,他刚落水,捞上来就死了。鱼雨要求他们把尸体放在地上。首先,他们摸死者的脉搏,然后看死者的眼睛。然后他们找人找来一根草绳,把死者的脚绑起来,倒挂在树上。起初,大家都不明白余为什么要这么做。死者一被吊起就往外吐水,直到不吐为止。鱼雨告诉人们慢慢解开死者,将他的背部放在地上,并将双手放在死者的胸部。最后,他拔了一些自己的头发,放在死者的鼻孔上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头发动得很慢,然后很自信地对死者家属说:“她还活着,带回家好好照顾吧!”

到了晚年,黄帝派仓颉、雷公、齐伯,花了很长时间整理医术,编成册。然而,仓颉在公开之前就去世了。后来,于之的儿子于之把这本书带回给他父亲修改。不幸的是,整个家庭都陷入了火灾,房子,医学书籍和于之的家人都化为灰烬。这可能就是《黄帝内经》丢失至今未找到的原因吧!

《汉书·艺文志》记载的经典医家有十一位,但只有一位是《黄帝内经》,原因有待考证。其中黄帝外经失传。从《韩曙文艺志》记载的七经来看,当时有《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内经》、《白外经》和《辨篇》。

评价

《黄帝内经》内容非常丰富,苏文强调人体生理、病理、疾病治疗以及人与自然的基础理论。灵枢侧重于人体解剖学、脏腑经络、穴位针灸等。两者的相似之处都是相关问题的理论探讨,不涉及或基本不涉及疾病治疗的具体药方和技术。因此成为中国医学发展的理论源头,是历代医家探讨疾病与健康的理论基础。虽然医学家的理论各不相同,争议很大,但偏差很少,几乎都是从《内经》中寻求作为立论的准绳。这就是现代人学习中医必须先学习《内经》的原因。因为,如果不基本掌握《内经》的精髓,就无法理解和贯彻中医对临床各种疾病的认识、诊断、治疗原则、选药处方等等。

从文化角度看《黄帝内经》传承的重要性

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我想谈三个问题。一个是《黄帝内经》的学术定位。一是《黄帝内经》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另外,再来说说《黄帝内经》的现实意义。

《黄帝内经》是一本怎样的书?在广州电视台刚刚播出的60集大型纪录片《黄帝内经》中,有很多专家的意见:焦树德先生说这是养生之书;有人说是医疗工作;还有人提出它是一部人文著作,因为它包罗万象,有医学的、伦理的、哲学的、天文的、地理的、心理的等等。那么你到底如何定位这本书呢?首先,它当然是一本包罗万象的书。现在我们应该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下一个不恰当的定义是,它可能是一本人文与生命科学相结合的书,也可能是一本具有人文特色的医学著作,它创造了一个以人文为特色的医学体系。这个体系不同于西医,西医是以自然科学为特征的医学体系。《黄帝内经》中提到藏象和经络,体现在哪些文章中?主要有《金匮严阵》、《灵兰米颠论》、《六藏象论》、《五脏别论》、《经络论》、《脾胃论》等,都是关于中医生理学的。《内经》也讲疾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如风论、痹论、咳论、痿论、疟论、厥论等。也有很多关于诊疗的文章,比如《苏文》,里面有《脉精论》、《三部九相论》、《经络论》、《针热论》、《针气论》、《禁针论》等等。因此,它无疑是一部医学著作,也是中国传统生命科学的著作。

为什么是人文学科的作品?原因如下:

第一,《黄帝内经》是人文的,不是纯自然的。它以人为核心,讲的是人,而不是物质。它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人性。

第二,《黄帝内经》说人的生命是不同的,不是普适的。比如强调“辨证论治”,注重人的特异性和特殊性。也很重视人的体质,比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其实人的体质不止25种,还可以扩充。《黄帝内经》强调人的个体性或特殊性。

第三,《黄帝内经》说,人的生命是完整的,不可分割的。人和自然是分不开的,人本身的肮脏形象也是如此。如《怒上苍》、《四气调神》、《阴阳应相象》等篇章,都强调人与天的不可分割性和整体性。

第四,《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命是可以被感知、感受和表征的。但是人类的生命现在不是通过实验室里的实验来分析的,不能用数学来描述,也不是定量的。这可以称为直觉或模糊性。

第五,《黄帝内经》认为人是生动鲜活的,而不是冷冰冰的。换句话说,它很少关注尸检。黄帝内经以前讲解剖,雷公学派强调解剖。比如《魂枢》里?《水经注》说:“人若八尺,其肉在此,从外可量,其死可剖。”后来的《黄帝内经》不讲解剖学,这是一个变化。这可以称之为动态。

因此,《黄帝内经》构建的中医学是一个具有人文色彩的医学体系。人文科学不是社会科学,也不是自然科学。它具有主观性、独特性和个性。《黄帝内经》以先秦人文哲学为基础,不仅以先秦人文哲学为指导构建医学体系,而且将哲学的概念范畴直接应用于医学。我坚持认为,只有明确《黄帝内经》这部人文医学著作的学术定位,才能认清中医体系与西医体系的区别。中医是建立在人文基础上的医学体系,现代西医是建立在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医学体系。

第二个问题,简单介绍一下《黄帝内经》的文化渊源。我认为《黄帝内经》成书于汉武帝之后,但不排除其部分篇章形成于战国时期,但最终成书时间应在汉武帝之后。所以一定是受汉武帝以前的先秦哲学影响。影响《黄帝内经》的诸子百家,但主要是儒道两家。先看儒家,《周易》和《尚书》可以认为主要是儒家著作(当然也有一些道家思想)。《周易》的阴阳哲学,《尚书》的五行学说,《论语》的阴阳五行学说和《中庸》的方法论都与《黄帝内经》直接相关。虽然《孟子》、《中庸》中没有阴阳五行的记载,但1973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五行被学者认为是孟思学派之作,孟思学派的五行是:仁、义、礼、智、圣(信)。阴阳家的代表邹衍也算是儒家。儒家的阴阳五行学说和阴阳五行邹衍学派对《内经》理论体系的建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道教对《黄帝内经》的影响更大。比如王冰在《黄帝内经》的第一篇《论古代天真》,就强调古代真人,这是道家的一种理想人格。还有《黄帝内经》为什么叫黄帝?这可能是受西汉初年黄老学派的影响。黄老也属于道教。《内经》强调道,讲阴阳之道、天地之道、升降之道、医学之道、养生之道、成长之道,受《老子》万物源于道的思想影响。此外,老庄的“清静无为”、“道法自然”、“聚气养气”、“存厚长寿”等思想,直接影响了《黄帝内经》广泛的保健、预防、医疗体系的形成。

先秦儒道思想对《黄帝内经》的这种影响,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黄帝内经》过去讲解剖、物质实体、形态,而不是讲《黄帝内经》。这不能不受文化、哲学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黄帝内经》的文化地位和现实意义。

从文化上讲,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儒家和道家,中间有博士。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阴阳的角度看,儒家崇阳抑阴,道家崇阴抑阳,医生崇阴抑阳,既不抑阴也不抑阳。《易传》说:“一阴一阳为道”,《黄帝内经》说“一阴一阳为道”,强调阴阳的公正性。如果阴偏向阳,那就是病态。中医的目的是调整阴阳,达到一种“和”与“和”的状态。当达到“和谐”的状态时,疾病就会被治愈。医家是阴阳和合派,可以说是《周易》阴阳和合思想最完美的传承者。可能对中国历史上君主治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历史上开明的君主都强调阴阳调和。后来,清朝的皇家宫殿——太和殿、保和殿和紫禁城的中和殿——都是以《易经》命名的。《荀传》是“保和合,惟德”。“和”是一种和谐的状态,“和”是中国文化的最高价值取向。

《黄帝内经》的医学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医的医学思想和方法,即非对抗性治疗的思想、和谐的思想和以和解为基础的治疗方法。《黄帝内经》的科学意义在于建立了另一种科学形态。科学也应该是多元的,科学绝对不只是17世纪牛顿力学之后的现代科学形态。现代科学有三个特点:一是逻辑推理,二是数学描述,三是实验验证。它有一个物理实体和形式。《黄帝内经》提供了一种以整体论、模式论、过程论等为特征的科学形式。它具有人文学科的性质,强调个体性和特殊性,不提供一个公理。西方科学是唯物主义的,基于物质层面。刚才陆广莘教授提到了“现实主义”,陈立夫先生提出了“存在主义”。事实上,中国的哲学不能被西方哲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模式所应用。中国的哲学是物质与心灵的统一,生生不息,不是物质的哲学,而是人与生命的哲学。中医就是基于这样的哲学。当然,基于这样一种哲学的科学不能等同于西方基于唯物主义的科学。长期的实践证明,中医这种科学形式在解决人类生命问题上是有用的、有效的。

《黄帝内经》确立的中医学在现代社会如何发展?这确实是一个战略问题,关系到中医的生死存亡。面对现代化的挑战,提出了“中药现代化”的口号。我不反对中医现代化。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现代化。目前,大多数人认为中医现代化就是使中医现代化、科学化,对此我不敢苟同。我曾经在1999发表过一篇文章《中医现代化的悖论》。我想说明的是这样一个悖论:中医在不改变其非现代科学特征的情况下,能否实现现代化?毫无疑问,中医不是现代科学,它的理论内涵、思维方式、学科特点都不同于现代自然科学。因此,中医的现代科学化必然会抛弃中医的理论内涵、思维方式和特色。想象一下这种“现代科学化”的结果。中医还存在吗?所以我给了一个方程式:现代科学的中医=中医西化=中医毁灭。因为在现在的医学领域,代表现代科学的学科是现代西医,所谓现代科学的中医其实就是中医的西化。在我看来,这是没有必要的,因为西医按照现代科学模式发展很快,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我们只需要用在自己身上,不需要把自己变成他。

纵观目前中医的现代研究,很多人都在试图寻找或证明中医理论和《黄帝内经》中有很多观点与西医一致、相同,以此说明西医有,我们中医也有,证明我们中医是科学的。这个研究的结果导致了西医的嘲讽,因为在他们看来,中医和西医一样的东西,都是西医最肤浅的东西,比如一些解剖知识。如果从这方面来比较,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来比较是没有意义的。解剖学可以说是最初级的。在《黄帝内经》之前,中国是讲解剖的,但是在《黄帝内经》里面,他没有讲解剖。也许这就是《内经》的伟大之处,因为它是从信息层面而不是物质层面来看待人类生活的。不要用对抗的手段,要用调整和解的手段来处理生活问题。我觉得中医要对自己有信心,一定要以实践为评价标准,不是符合现代科学,而是实事求是。检验中医是否科学的标准不是西医或现代科学,而是实践,只要有效有用。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中医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性。

总之,《黄帝内经》作为中医文化的源头,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应该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