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虚拟沉默”

“空静”二字,原是老子《道德经》中分解的:“要空,要静,要信。一切都是一起做的,我会回头的。”仔细研读这一章,我们应该知道,空与静是两种不同的状态,而这两种状态又是密切相关的:一种是空,空是通向静的必经之路。换句话说,要静,就要从“虚”开始。第二,只有“空”到极致,才能真正的平静,进而达到“无身不危”的境界。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老子才有了“虚静”之说。

在老子的《道德经》中,“空”的功夫多是以“不见其所以然”、“除欲”的方式进行的,老子讲的是空——因为空可以容纳和遮蔽一切。所谓“摆脱欲望”,其实就是一个“摆脱杂念”的过程。老子哲学的核心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但是,越是到了无为的境界,就必须“清空”各种欲望。在老子的视野中,“空”是达到“实”、“有”乃至“有无体”的重要环节。所以老子说:“所以知足不辱,知足不险,能长久。”在他看来,真正的圆满就像空性,因为空性可以容纳一切,并且持续很久。

如果说老子的“空”多是形而上的,多是从管理世界的角度出发,那么庄子的“空”则侧重于人生体验,是从摆脱外在束缚的层面展开的。庄子的理想境界是“逍遥游”,逍遥游的关键在于“空”,即“空”失去一切,不粘不执着。

那么,庄子是如何进入“虚”的状态的呢?简单来说,庄子对外物的“空”是通过他的“忘”的态度来实现的:《论衡》中的中南郭子之所以能与大道融为一体,就在于“忘物甚至忘己”二字;《一代宗师》中,庄子通过颜回之口打开了一条通往世界的道路:“坐忘”。

事实上,这条“忘”的道路贯穿庄子始终。以“忘物”和“空”来摆脱外在的束缚,这是“空”,而徐若达到极致,逐渐忘记自己,才是“静”。

庄子强调,只有进入“无我”的虚静状态,才能回归自然的本真生活,才能毫无阻碍地在宇宙中自由遨游——自然,这种自由就是精神的自由,是精神意志的自由流动。“空”“无”不拘泥于事物;“静”“无我”不拘泥于“我”。没有我就没有任何东西,所以我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在脑子里,不纠结于“物”,所以我能解脱;不执着自己,就能幸福。“无”与“无我”同为大道。

子喜欢用“水”来比喻。《田字道》说:“水静时,可以清楚地看到胡须和眉毛,水位也符合测量标准,可供大工匠使用。水静止的时候都会显得明亮,何况人的精神!圣人之心静,可为天地之镜,万物之镜。”庄子指出“水之性,必清而不杂,静而不搅,阻而不流,必不清;这是大自然赋予的现象。所以:纯而不杂,专一不变,淡泊尽力,行事时顺其自然;这是保持精神的方法。”这就是庄子哲学中强调的“虚静”的秘密!

庄子有句名言:“当你平安无事时,你就会相处。”说到养生,我们就是没有那么多禁忌,不给自己定那么多条条框框,不要刻意强迫自己去做难做的事,保持开朗乐观豁达,吃饭睡觉,努力解决问题,克服困难。静下心来,保持内心平静,健康长寿自然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