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易学研究

20世纪初,I-ology在转型前玩(1900-1919)。

20世纪前20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的易学经历了新旧交替,进入了易学研究转型的前奏期。晚清著名易学家俞樾,卒于1906。他的《易观》、《易关彝说》、《邵毅补元》、《易绕变论》、《周易互征》、《当日考卦气》等九部著作,很快就被人遗忘了。传统的儒家经典,曾经辉煌了几百代,现在已经成为过去。儒家学者皮在《经学通论》中对《周易》的评论,代表了清代学者对《周易》的权威结论,很快被怀疑论学派推翻,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周易》观。唐海宗的《易通说》(1910)继承和发展了张介宾的易经思想,开拓了易经研究的新领域,在易经研究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人们对易学的认识并不清楚。他们往往把易学等同于封建迷信和占卜,甚至将其视为禁区,很少有人深入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易学研究逐渐兴起。1984首届全国周易学术研讨会召开,推动了周易研究的发展。后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周易与现代自然科学》,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周易与自然科学研究》,为易学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90年8月,中国第一个易学研究会——安阳周易研究会成立,标志着中国易学文化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易学在中国逐渐发展起来,并影响和震撼了世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易学得到了很多有识之士的认可,研究易学的人也很多。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80后、90后,甚至国外的一些中国文化爱好者,都对易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文化部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2012年发起编写的《易学》一书,当代知名的易学学者和爱好者有227人。还系统展示了当代易学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中国当代易学的代表人物,如邵伟华、唐明邦、廖墨香、李书友、张志春、曾仕强等老一辈学者,还包括魏亮。谢金龙、毛杰、周、侯殿民等一大批青年学者,是当代易学研究领域的权威辞书,也是易学研究的时间验证。

伊雪

杭心斋无疑是这一时期第一位杰出的易学家。他在狱中得到名师指点,对《周易》有特别的理解。他著有《伊雪笔谈》第一、二集,以及《读易条之》、《易楔》、《易术偶得》等七部著作,集象数与义于一体,开辟了象数易的新理论,成为科学易的先驱。他广泛引用当时中国人所理解的近代西方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在传统易学中探讨八卦、八卦、河图、八卦,试图融合古今哲学、科学乃至宗教思想。杭新斋的易学思想充分体现了易学研究转型过程中的杂糅现象,既反映了中西文化的浅层交流,也反映了古代文化的转型过程。

清末民初,仍有刘、马启昌、廖等表现出清代易学的剩余。他们的易学思想在文化大变革中大多缺乏新意,湮没在时代的声音中。20世纪前20年,易学和其他儒家经典一样,面临着历史批判的命运。

“五四”新文化运动过渡的初步研究(1919-1949)

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传统文化经历了严峻的挑战,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了严厉的批判。以科学民主为核心的新文化迅速普及。易学研究的转型体现在四个方面。

人文易学脱颖而出。受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易学家抛弃了封建时代诠释儒家经典的传统,开始用现代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周易》,令人耳目一新。当时的易学哲学大体上分为两个分支。

冯友兰和他的《中国哲学史》(1930-1933)是第一个从现代西方哲学角度研究《周易》的人。他以实证主义分析《周易》哲学,将《周易》哲学引入高校课堂。《周易》的哲理让人印象深刻。朱的《周易哲学》(1923)运用《周易》的阴阳学说,探讨宇宙生命独特的运动和变化。武康的《易经大纲》(1938)和贾凤珍的《易经哲学》(1941),都是用易经的原理和数字来论述宇宙运动的永恒性。揭示《周易》卦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生活。二者的相似之处在于坚持西方学术观点,重视《周易》所蕴含的中国古代宇宙观。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方法研究《易经》成为五四以来的一个新方向,这实际上是用科学方法研究《易经》的一个开拓时期。郭沫若的《周易时代的社会生活》(1927)和《周易制作时代》(写于1935)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周易的开山之作,在学术界颇有影响。他最早揭示了《周易》卦爻辞所反映的中国奴隶社会的渔猎、畜牧、商旅、农耕、工艺等社会生活。苏的《周易汇通》(1934)和金的《易通》(1941)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分析了《周易》的哲学思想。发扬民主精神和社会创新。在他们的努力下,《周易》理论研究适应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思想。以史证易,开拓易学研究新视野。这是周易研究的又一新方向。顾颉刚《周易卦义词》(1926)中的故事和《周易系辞传》(1930)中的现象故事,用考古学的方法研究《周易》,论证《周易》的作者及其生成时间,留下了千百年来儒家经典的研究方法。胡浦安的《周易古史观》(1942)和徐士达的《周易解释》(1947)试图从《周易》卦中捕捉历史的影子,用历史事件证明《周易》卦的文化内涵。他们的想法很宽泛,但也有很多附件。

易学训诂,独树一帜。《周易》这本书,字很大,你很难读懂。余、、闻一多、等。,试图结合甲骨文、金文、古文字学的知识对《周易》中卦所涉及的名物、民俗进行考证,还认为《周易》是为自己而作。于《周易新记录》(1937)、闻一多《周易汇编》(1941)、的《周易古经通论》(1943)、《周易的名称与性质》;在生产时代,根据古文字和文献对卦中反映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古代风俗习惯进行研究和注释。他们不太注重意象和数字,也不讲义理。他们只在训诂和历史事件上下功夫,为后来的学者铺路。

科学是脆弱的,是有启发性的。这是20世纪易学的新发展。受莱布尼茨、玻尔等外国著名科学家对《周易》象数的青睐,中国以为数不多的近代科学家,开风气之先,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成果阐述易学思想,也用易学象数解释近代科学的一些原理,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易学科学著作,为易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领域。沈的《易卦与代数规律》(1924)、《易卦与科学》(1934)成为科学易的开山之作。他认为《周易》中的每一个卦,都像代数几何中的一个公式一样,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中有着神奇的作用。他的作品用英文出版,在国内影响不大。郭的《易经与物质波的量子力学》(1937)和《超相对论》(前一本书的普及版,1964年在台省再版时改名为《易经数学科学新解》)影响较大。这本书把易学的原理归结为易卦方阵的演变规律。认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狄拉克的方阵算术,以及物质波和量子力学的定律都可以符合方阵定律。该书一出版,就在易的学术界和科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主张:“希望今天的学者研究易经,求物理,研究物理的人求八卦。”轻松对待科学已经蔚然成风,封面就从这个时候开始。

20世纪中叶,经过三十年的沉寂(1949-1979)和1949,我批判地继承了传统的思想文化。直到20世纪60年代初,学术界才有了关于《周易》的学术讨论。北京大学哲学系冯友兰教授。最早发表《易经》论文,即《易传哲学思想》(1960)、《易经哲学思想》(1961)。随后任、李、、、群星纷纷响应,掀起了《周易》成书的年代。关于《周易》本质和哲学思想的学术讨论。1961年,李京春出版了《周易哲学及其辩证因素》,随后又出版了续集(1963)。高峰还出版了《周易杂论》(1962)和新版《周易古经笔记》(1962)。自1963。易经的讨论转向了易经研究的方法论。一些人物以反对《周易》现代化为借口,故意把学术讨论引向政治思想的批判,传播极左思潮,很快导致了这场《周易》讨论的夭折,留下了极坏的思想影响。本来在《易经》的讨论中,学者们就在准备整理出版自己的学术著作,比如商的《易经》,编于1963,李瑞棣的《易经探源》,也编于1963。在出版之前,它一直被压制到80年代。1975年,高峰《周易大传注》出版,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由于学术界极左思潮的影响,学者们坚持“藏龙卧虎,不为所用”的原则,易学研究实际上形成了沉寂30年的局面。一些学者仍在努力。熊十力的《甘严昆》发表于1961,但在学术界没有产生影响。这一时期值得关注的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易经》。但直到12年后,帛书《周易》的整理和研究成果才公之于众,当时并没有出现研究热潮。

20世纪后期,易学空前繁荣(1979-1999)。

20世纪80年代,易学研究出人意料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1984年首届中国周易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1987年首届国际周易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周易热”。易学队伍不断扩大,周易学会和研究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易学书籍和刊物相继出版,每年甚至一年多次召开学术研讨会,易学研究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易学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易经》今译,百花齐放。

十年间,《易经》被翻译注释到今天,不断翻新。李的《周易》( 1981)、徐志锐的《周易新注》( 1984)和的《周易古经今注》( 1984再版)是最早的注释译著,为易学研究提供了急需的阅读材料。在1987期间,出版了两个新的注释版本:宋作寅的《周易注释与考证》和沙少海的《易卦简解》。此后,随着“周易热”的发展,又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注释译本,包括黄寿祺、张善文的《周易注释》(1989),金的《周易全解》(1989),周的《周易注释》(1965438)。这种注译大大提高了注释的深度和准确性,体现了《周易》研究的新水平。刘大军、林的白话诠释(1989)、高占全的《周易与风水学》、《周易白话诠释(1993)、徐玉红的《周易全译》(191)、邓秋白的《白话诠释》为易学的普及作出了重要贡献。

《周易》出现了多种翻译版本,有的精于考证,有的精于训诂,有的精于理论分析,开创了《周易》注释的新风格,对《周易》的思想文化内涵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的阐释。

第二,人文容易空前繁荣。自“五四”以来,《周易》的哲学思想受到了高度重视。冯友兰在首届中国周易学术研讨会的《代主讲话》中,把周易哲学称为充满辩证思维的“宇宙的代数”。“周易热”中第一个突出的是《周易》的哲学思想。张力文的《周易思想研究》(1980)、吕绍刚的《周易解读》(191)、张向平的《易与人的思维》(1992)、罗炽的《易文化传统与民族思维方式》(65438+)。李炼《周易思维与逻辑》(1994)重点研究周易理论体系的逻辑。人们不再满足于对《周易》哲学做一个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的判断,而是深入探讨《周易》启发的民族思维方法及其特点,探究其自然哲学、历史哲学和逻辑思维的内在特征。《周易》的美学思想一直备受重视。刘纲纪的《周易美学》(1992)、王振富的《周易美学智慧》(1997)和刘纲纪、范明华的《易经与美学》(1997)发展了周易美学思想,填补了《易经》的中间空白。

学者们对《周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多方面的审视和分析。刘大军《周易概论》(1986)、宋作寅《周易新论》(1982)、王振富《巫术:周易的文化智慧》(1990)、郭树森和张吉亮《大道之源——周易与中国文化》(郭树森和张吉亮主编)翟婷*周易与中国文明(1995)、周珊《周易文化论》(65438黄玉顺《易经古歌考证》(1995)出土了《周易》卦中所含的古诗词。程振清、何的《太极思维与现代管理》(1993)、周宝荣的《周易与现代经济科学》(1989)、段长山的《周易与现代管理科学》(1991)、俞敦康的《周易与管理》(1)

《周易》和易学对现代化的实用价值已成为新时期易学研究的中心话题。安阳、庐山、Xi安等地的许多学术研讨会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刘大军主编《大变集成》(1991)、《大变集解》(1994)、《大变集解》(1998)、段昌山主编《易经与现代化》(1992)《周易基础教程》(1993)朱波主编、《周易宗谱》(1986)蒋的《易经与孙子兵法》(1997)为易学与现代化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北京师范大学易学文化研究中心对易学的传播和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是可圈可点的。

伊雪

1973年初,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易经》,1984年文物中公布六十四卦。与此同时,张峥*《帛书六十四卦跋》和余浩良《帛书易经》(1984)出版,引起了海内外的极大关注。邓秋白帛书《易经注》(1987)、帛书《易经注》(1992)、韩帛书《易经简评》(1997)是第一批学术研究成果。时隔65,438+00年,帛书《周易列传》开始问世。陈鼓应主编《道教文化研究》第三辑(65,438+0993)和第六辑(65,438+0995),朱伯昆主编《国际易研究》第一辑(65,438+0995),并公开出版。此后,张岱年、宗祎、严玲凤、朱波*、张峥*、李雪芹、余敦康、、陈鼓应、廖明春、张涛等。相继发表论文,掀起了帛书《周易》研究的新高潮。邵的《邵毅书》(1998)论述了《梅花易数》的内容、结构、成书年代、卦序特点及学术渊源。1994年,楚简《周易》被发现,2003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有关校对,请参阅丁四新的楚竹书和汉帛书《周易》等书的校勘。

在20世纪80年代。1980年,《考古学报》发表了《周易》周初金文,1984年提供了在武汉举行的《中国易经》论文。《易辩》——近年来根据考古材料探讨《易经》的总结,首次提出“数字卦”的问题,主张八卦符号应沿用古代记载的数字符号。徐锡泰、韩等处发表论文阐述这一观点。为八卦起源开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第三,科学很容易改变军事进程

《周易》与现代自然科学的联系,被当代许多科学家深入探讨,试图从易学思维中寻找现代科学方法的微妙启示。董光弼《的数学结构》(1987)、的《周易与近代自然科学》(1990)、邱良辉的《周易与自然科学研究》(1993)和许的《周易科学观》(1992)焦维方的《周易宇宙代数》(1995)、董光弼的《易学与技术》(1999本文分析了《周易》及其象数模型与现代数学、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天文学、地震等的关系。,并着重论述了太极思维和《周易》的阴阳观念。对称原理和互补原理对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启示,显示了《周易》这一“宇宙代数”的科学价值。同时,江国良的《周易原理与古代科学技术》(1990)、吴恩普的《周易-中国古代世界图式》(1988)、黄寿祺、张善文的《周易研究论文选》(1990)、刘振秀。

《周易》与中国传统医学和养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次举办周易、中医学术研讨会。邹、邹的《中国易学》(1987)、杨力的《周易与中医》(1989)、李俊川和肖汉明的《易通(191)、刘杰和的《中国周易》与中国传统风水文化密切相关。多次举办《周易》与风水文化的学术研讨会,邵的《时尚健康生活法则》(1999)、邵的《易术》(1998)、《传统风水与现代建筑》等著作对易学思想与现代建筑风水规划进行了全面的探讨。

伊雪

支持者和参与者很多,批评者也很多。董光弼的《易学史大纲》(1993)对易学和易学给出了正确的定义,论述了易学与中国科学的三次高峰,分析了易学的困境,提出了易学的科学重建等新观点。

第四,象数易复原,易学史开放。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项一直被冷落。除了商对《易象》的专门研究外,许多易学家的研究都表明他们的研究不如象数。正气容易被提升,象数容易被忽略。80年代以后,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除了一些科学家,学者们一直在从事周易研究。钱世铭的《象通说》(1989),林的《象易学史》,刘大军主编的《象易学研究》第一集(1994),第二集(1996),第一集(1996)。易图也受到了特别关注。欧阳洪的《易图新论》(1996)和沈李的《易经与易图》(1997)对郭毅进行了深入研究,正确评价了易图在易学发展中的作用和价值。

在轻松人文、轻松科学、轻松形象的学术氛围中,易学史开始受到重视,并取得可喜的成就。朱波*《易经哲学史》(1986-1989)对易经哲学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为易经史的研究铺平了道路,树立了榜样。廖明春的《周易研究史》(1991)和郑万庚的《周易起源》(1997)也对《周易》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李雪芹的《易经传》(1991)和王兴业的《三坟探秘》(1998)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易经史上著名人物的研究也开始了。萧汉明《船山易经》研究(1987),梁《周敦颐评点》(1994),《方静评点》(1998),邵《邵雍评点》(1998)。

第五,《周易字典》蔚为大观。

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历史上没有《周易》字典。随着“周易热”的兴起,周易爱好者越来越多,人们普遍要求编纂一部可靠的周易词典,以满足初学者和研究的迫切需要。各种各样的周易字典应运而生。几本词典几乎同时问世。小源的《周易大辞典》、吕绍刚的《周易大辞典》、张其成的《周易大辞典》、张善文的《周易大辞典》都是1992年出版的。任华、陆蜀都主编了《周易字典》(1993),朱波主编了《易经知识概论》(1993),张其成主编了《易经应用百科》(1994),为易学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了易学知识,填补了字典史和易学史上的一大空白。新世纪初,河北承德籍教师袁东峰潜心探索易学,运用数学、哲学、国学等综合研究,撰写了《袁东峰谈国学与易学》等著作,其中大部分将传统文化与易学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