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主题:春节期间社会习俗的变迁与思考
12月16日:尾牙。采访中,我得到了老人的描述:“当地有‘二年级十六牙’的说法。每个月农历初二、十六是老板(也就是雇主)给员工(也就是员工)改善伙食的日子。12月16日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牙日。老板除了要给服务员发工资,请他吃饭,还要决定要不要保住工作。有些话不方便直接说,老板还是包红包请吃饭,只是用筷子暗示。如果筷子头冲进去,说明这个人还能留下来。筷子冲出来,那这个人明年就有意不来了。”当然,随着社会的变迁,老人描述的场景在今天已经不存在了。
12月20日:“清舟”还是“乱”。在中国新年之前,这一天在小溪镇进行扫除厄运、弃旧迎新的习俗。闽南其他地区的清船时间不同,但内容基本相同。这一天,主妇们会带着孩子打扫家里的各个角落,除了平时打扫的地方,还会搬家具,打扫卫生的角落;刷家具、地板、窗户,用专用扫帚清扫天花板,清理一年来积累的灰尘、水垢。时至今日,这一活动仍保持着,但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以前,每家每户打扫卫生后,都会在堂上挂一幅祖先画像,并在春节期间摆上水、茶酒、鲜果以供祭祀,直到正月二十日以后才撤下。”现在很少有家庭长期在堂上祭祖,12月20日正好是彻底打扫卫生的一天。此时,平和县已被节日的气氛所笼罩。各单位门前都挂着“欢庆春节”的横幅,大街小巷与春节有关的商品越来越多。火红的春联和鲜艳的衣服,孩子放寒假了,大人也渐渐在工作上松了气,准备过年了。
12月24日:送神(灶神)上天。民间传说,在人间监管了一年的灶神,今天回到了天堂,所以家家户户都会立起灵堂,给灶神献上香烛和绿茶,祈求灶神上天时多报些好事情。供品主要有糖果、饼干、红橙(寓意吉祥)、发糕、萝卜等。时至今日,活动和祭祀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在节日准备的过程中,除了卫生和祭祀,食物自然是不可或缺的。现在该县大多数居民直接从市场购买鱼和其他食物,这与传统做法不同。正如民谣所说,准备节日食物是过去春节的主要活动之一。在这里,改变前的节日习俗记录如下:
12月25日:池塘里的鱼。人们把池塘里的鱼都抓起来作为年货来改善生活。常见的有鲢鱼、草鱼、鲤鱼等。
12月26日:韩子旭。这一天,一家人去市场,最初是买年货和礼物,比如春联、甘蔗、孩子的新衣服。平和县有这样一首民歌:“孙闹鞭炮,老汉要黑裙,媳妇要花粉”,描述的是一家人纷繁的家务。
12月27日:杀死野猪。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候,往往几个家庭一起养一头猪。这一天杀猪,各家平分猪肉,春节所需的猪肉就有了。现在,家庭主妇会在这一天去市场为春节购买食物。
此外,城乡之间亲友间的感情、馈赠和文化交流也主要在这一时期进行。农村的亲戚朋友会送一些家禽,农产品(冬笋,杨桃,甘蔗等。)和自制食品(如年糕、年糕等。)作为拜年时的礼物。镇上的居民回赠年画、日历、毛巾、茶叶和其他物品。我们来来往往,聊的是家人,聊的是年份,我们的感情是表达出来的,是交流出来的。在平和县,这个习惯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12月28日:赶集尾。在过去,这是一年中最后一次集市。人们会购买春节期间应该使用的所有东西,如油、盐、蔬菜、肉等。,并在第一个月的第五天之后恢复正常供应。采访中,老人说:“正月初五之前,只卖鞭炮、香烛之类的急用货。连药店都只会开一条小缝!有一年年初,有人半夜生病在家,医生敲了半天门也不出来。实在是太着急了。东西也比平时贵很多,有时甚至贵几十倍。”现在虽然不缺商品,但是店铺从正月初三就开始营业了,只是营业时间缩短了。但人们还是习惯在28号把不易腐烂的食物全部买好,给自己贴上新春联,去理发店整理妆容,准备第二天制作食物所需的食材。
此外,平和县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债务人会在农历二十七、二十八自愿还债。如果他们不能偿还债务,他们应该与债权人讨论来年偿还债务的时间。无力还债的人会在大年三十去亲戚或朋友家躲债。
12月29日:杀鸡鸭。在春节期间,更重要的食物必须在这一天准备好。包括鸡鸭、五香杂菜、自填香肠、炸枣(传统自制节日食品)等等。鸡鸭是不可或缺的食物。老人说:“解放前,由于卫生条件和养殖技术的限制,鸡鸭很难喂养,但即使是最穷的家庭也会想方设法补一整只鸡。人们经常用存活率更高的鹅代替鸡。”今天,食物很丰富,人们只需要去商场买就可以了。
到了大年二十九,大部分外出打工学习的游子都回到了县城。过去,住在老房子里的人们会在院子里和过道里架起大锅煮热水,并建立流水线准备节日食物。有人杀家禽,储存鸡血鸭血;人们把杀死的鸡鸭浸泡在热水中后,围坐在一起拔鸭毛,讲述他们过去一年的故事。有人接着把鸡鸭开膛破肚,取出内脏,清洗干净;有的人把鸡鸭煮熟,放上盐,晾凉后挂在通风处保鲜;其他人准备蔬菜,肉类,海鲜和其他他们需要的食物。一家人团聚不仅仅是除夕夜围着灶台吃吃喝喝,家务劳动的分工合作更能体现闽南人的生活态度和教育子女的观点。随着独门独院的人越来越少,单元房成了人们的主要居所;市场越来越活跃,年前家庭集体劳动的场景也不多见。家庭主妇会在宰杀、清洗或烹饪后从市场上购买节日食品。对于小家庭来说,这种方式更干净轻松,距离远的家庭可以围坐在一起喝茶聊天,当然也很少体验到小时候一起劳动斗嘴的乐趣。
春节前的最后几天,人们在期待的热情和劳动的疲惫中度过。
2.节日仪式和活动
12月30日:中国新年。经过十多天的准备,终于到了大年三十。因为闽南人很重视说话的“色头”和忌讳,大人们在除夕之前,总要给孩子洗澡,同时反复叮嘱孩子不要乱说话,不要骂人,要说好话;过年大人很少骂孩子。
问老人才知道:“以前年三十有祭祖的仪式,或去祠堂,或在家祖像前祭拜,全家按年龄向祖先行礼。一方面,表示对祖先的尊重,不忘自己的根,希望祖先有精神上的保护,来保护你的后辈;另外,我们小的时候,关于礼仪、尊老次序、待人接物的观念,都是在这样的仪式中得到教育和巩固的。”现在在平和县,会有人去土地庙祭拜,放鞭炮,烧纸钱等。在联赛年之前。但是,祭祖的景象并不多见。
年夜饭对中国人来说非常重要,在闽南也不例外。与北方地区家庭包饺子不同,平和县还有其他的习惯和讲究。从前,“祭祖”完毕,供品撤回后,放鞭炮,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个崭新的红泥炉,用木炭生起旺火,一家人围坐在桌前聚餐,温馨团圆,表达对富贵的渴望。饭桌上,再穷的人,也会努力补上12个菜。会端上前一天做好的五香杂菜和香肠,少不了鸡肉。有条件的家庭注意拼盘:鸡头、鸡尾、鸡翅、鸡脚缺一不可,其他部位的肉要包装整齐,就像盘子里的一只完整的鸡。穷人会把鸭子或鹅摆成整只家禽的形状,加上从邻居家借来的鸡头做成一只鸡,叫做‘聚鸡头’。他们常常不得不竭尽全力保存鸡头。借来的鸡头每顿饭后都要放在咸菜缸里,有客人来了再拿出来。"
现在,套灶的习惯已经消失了。以现在的生活水平,没必要“扎堆”。但饭前放鞭炮,餐桌上鸡鸭保持原形的习惯一直保留着。孩子和成年男子在户外放鞭炮,表示他们开始围着炉子。家庭主妇们在晚饭前盛出一整碗米饭,留到第二天吃;也可能是故意多煮点饭,大年三十吃不完。这意味着“春稻”和“一年多”。全家人坐在餐桌前,吃着,喝着,开着玩笑。这一天,孩子们被允许喝一点酒,互相祝酒。长辈给晚辈拜年,气氛很热烈。血蛤是这个国家近海的一道非常重要的菜肴。蛤蜊洗净后用刚烧开的水烫一下,半熟就可以吃了。“以前蛤蜊很少被扔掉,而是放在门后和地上,俗称‘蛤蜊钱’。走路时踢蛤蜊是来年赚大钱的好兆头。年夜饭后,一家人围坐在堂屋,老人讲家事,讲家谱。这位老人通常给儿孙们讲他们祖先的辛勤劳动和善行的故事。晚饭后,孩子们聚集在外面放鞭炮。大人们围坐在桌前,品茶谈天,‘守岁’到凌晨,祝父母长命百岁。“调查人员听过自己家的一个故事:祖上很穷,做佃农,租地主的地。端午节,房东回家收房租,师傅赶紧给房东端来粽子和红糖,请房东吃饭,恳求房东暂时解除债务。房东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厨房吃蘸盐的粽子,误以为孩子在吃白糖,房客故意冷落自己,房东大怒,把债务逼得更紧了。付完房租,主人要教育孩子出人头地,不要被房客压迫。晚辈真的很努力的把它做强了,到了他的孩子身上,就买了没落地主的地。这种故事流传下来,提醒孩子珍惜现在的生活,鼓励后辈继续奋斗。
然而,随着大众传播的普及,旧习俗在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下正在逐渐衰落。除夕夜,长辈们家庭聊天、家谱的做法,已经被看“春晚”所取代。人们吃完年夜饭就坐在电视机前看晚会,家庭内部文化传承活动的机会很少。老人感慨道:“我说的度假习惯,你们父辈可能没经历过,但你们可能有点印象。你连春节怎么过都不知道,吃的玩的都不用等到春节。你通常有它。也许只是回家休息一下,看看亲戚。现在不谈传统礼仪和家庭传统,这些习惯越来越淡了。”
午夜时分,平和县城鞭炮烟花齐鸣,点亮了整个夜空。新年在硝烟和鞭炮声中到来,守岁的人们也纷纷去休息了。由于平和县没有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这一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正月初一:旧习俗规定这一天要早起。尤其是当你是家人的时候,需要从印石到石矛“吃香”(凌晨3点到7点),也就是敬天、敬神、敬祖宗,祝家人新的一年平安、万事如意,然后放鞭炮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因为人们在除夕熬夜看电视,所以大年初一早起和“半夜睡前上香”的习俗逐渐变成了早上睡觉。老人对这种现象相当不满。“如今,人们生活得很好。以前第一天睡到中午,就要早起吃香。我今年起得很早,要勤快,要赚大钱。”
早餐时,旧俗规定吃“长年菜”,即整菜用盐水煮素。人们认为第一天的第一个早晨吃素可以保护你在外出的一年中不被雨淋。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
晚饭后,大人和孩子穿上新衣服,给亲戚朋友拜年。孩子们经常得到“红包”(压岁钱)。长辈给红包的时候是祝孩子身体健康,听话,学习进步等。除了感谢,孩子在收红包的时候也会说一些祝福的话。虽然没有规定,但是给红包和收红包的两个家庭必须互相保持一个平衡,也就是说,收红包的父母应该给对方的孩子差不多数额的红包。所以红包的金额不一定,要看两个家庭的经济水平,但是金额一定要均匀。此外,还有参加工作或事业有成的年轻人给老人红包的习俗。现在还保留着,只是对象和范围变了。
正月初二,闽南大部分地区有“女婿节”的习俗,即已婚妇女带着丈夫和孩子回父母家拜年。当地有一句民歌:“正月初二、初三有孝顺的女儿,初二、初三有不孝的女儿担着担子”,就是孝顺的女儿以丈夫为客回父母家,给父母拜年。那个不孝的女儿直到正月十五才回娘家。出嫁一两年的女儿回父母家一定要准备八种礼物:鸡、鸭、猪肉、香肠、红橘子、蒸糕、烟、酒。婆婆收到“女婿”很大一部分礼物,给女婿切一半鸡鸭。岳家给新女婿摆了一桌酒菜,座次和菜式都有规矩。新女婿和女儿初二要坐“大位”(重要位置),桌上要有鸡和鸡头。拜访时,女婿和女儿要给父母红包。如果是结婚几年有孩子的女儿,正月初二初三还是会回父母家。早上女儿家会去岳家拜访,带点礼物(不是很严格),婆家也会给女婿家摆酒席,但座次没有要求;女儿女婿给父母红包;岳父有给孙子的红包,黄昏就要回家。不过,不同的家庭很少在这一天互相拜访,以免扰乱他人的团聚气氛。时至今日,这一习俗仍然保持着。
正月初三俗称“红狗日”,是个不吉利的日子。人们很少来访,也不喜欢有客人。醒来后拿起家里几天没动的扫帚扫地。在芦溪乡,还有把扫帚和垃圾一起扔掉的习俗,叫做“送穷日”。关于这一天的习俗不多。事实上,新年经过十多天的准备和两天的狂欢高潮,人们从肠胃到精神都需要时间休息和放松,也逐渐需要从节日的气氛过渡到工作和日常生活。
正月初四,人们又要早起,人们把在天上休息了十天的灶神接回来,祭祀和拜祭的流程也没有太大变化。
初五,俗称“分家”,日常生活和劳动开始步入正轨,农民开始准备春耕。
随后几天,民俗方面没有具体规定,在采访中了解到:“从解放到70年代,正月里会有灯谜、评书、球类等文体活动,都是民间举办的。大中专学生放假回家也会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比如戏剧表演,传播文明思想。这类活动在近十年逐渐消失。近年来,人们把更多的时间花在看电视和上网上,对特定人群之间的交流不太热心。
但现在在农村,仍然保留着召开座谈会的习惯。参加座谈会的大多是外出创业、学业有成的本地人。会上,主持人会表彰辛勤工作的先进人士,有一定财力的也会捐款给公益事业,比如修桥修祠堂,以回报乡亲们。这些座谈会的主要目的是鼓励村民继续努力工作,创造更加进步和文明的生活。"
第九天是“神的生日”,家家户户都准备年糕、水果、绿茶进行祭拜。按照老习俗,祭拜要在凌晨四五点钟举行。桌上有鲜果、鲜花、炒枣、素菜、绿茶等供品。主妇三次斟满茶,拜完后烧纸钱祭天,放鞭炮以示仪式结束。整个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但现在人们更容易接受初九凌晨拜完神就睡觉的习惯。午夜祭神时,鞭炮声非常集中。大家心照不宣的一起调整忙碌的时间,然后安详的睡去。
初九过后,在外地工作学习的人们将陆续回到自己的岗位,县城的居民也将逐渐安心地进入日常生活。然而,传统的中国新年还没有结束。元宵节正月十五,闽南语称为“小年”。
采访得到的信息:“以前正月十五,所有祠堂都张灯结彩,新婚或新婚家庭负责点亮祠堂。”在平和县很少看到这样的做法,但是可以看到比除夕丰富得多的娱乐活动。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红灯笼,县城里还有舞龙、舞狮、舞龙艺术等活动。舞龙舞狮和常见的龙狮队没有太大区别,这里不用我多说什么。龙狮队会进巷子在家家户户面前表演。家家户户,百姓都会放鞭炮迎接,给龙狮队的小伙子发“红包”。
龙艺是平和县特有的民间娱乐项目,费用一般由县内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承担。“龙”的每一节都用木块搭建底座和天花板,底座上放一把竹椅供人坐;底座两边有木棍可以扛在肩上;这个棚子用塑料薄膜覆盖着。整个“龙身”用塑料花、彩带、彩灯装饰。每一节都有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打扮成古代的才子佳人坐在里面,撑着小伞,化着浓妆。夜宵七点,小伙子背着龙艺在县城的大街上走着。龙灯闪烁,孩子们穿着精致。无论他去哪里,总有一个风景充满了人。在夜宵的细雨中,路边树上的灯笼、龙上的灯笼、街上居民燃放的烟花爆竹五彩缤纷,龙艺将春节活动推向高潮。
近年来,县政府组织县内企事业单位在主要街道摆摊搭棚,举办灯谜活动。男女老少吃完饭一起出来,从一个摊位逛到另一个摊位,猜灯谜后玩游戏,边看烟花边聊天;而且每个单位都会准备一些牙膏、洗发水、香皂、文具等奖品给获奖者。居民们从过去的美食和喧嚣中活跃起来,在新的一年里上街看人看风景,收拾心情,准备投入生活和工作。
正月二十是俗称的“天川”。“传说女娲就是在这一天试图修补这块石头。人们吃甜的肫和咸的米饭来弥补。女人们盛装打扮,到田间地头‘走过场’,其实就是郊游。”传统的春节活动也在今天正式结束,新年生活来了。
一个独立的文化区域有自己的物质文化特征,但也处于更广阔的民族文化背景中,仍然具有整个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闽南作为一个文化区域,由于地域条件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生活方式。这些差异也清楚地反映在节日中,体现在上述节日活动、各种民俗和禁忌等方面。但是,在基本的生活态度上,闽南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特色。比如,从上面的描述可以看出,在春节假期的后半段过程中,有祭祀神佛、祭祖、家庭团聚、家庭教育、拜年、娱乐休闲等活动。这些活动,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各种习俗和禁忌,反映了中华民族期盼未来、趋吉避凶、勤政行善、家庭团聚等社会心理特征。但是,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春节的整个过程都在面临着变化,传统节日的很多成分正在被消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从不同的方面发生着变化。
二,节日文化与文化变迁
人类学研究表明,世界不同地区生命的物理特性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文化却大相径庭。显然,文化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而变化是所有文化和社会制度中的永恒现象,对文化变化的研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一大话题。在社会物质各方面剧烈变化的今天,过去受现代文明冲击较小的地区和传统文化也进入了更剧烈的变化过程。
1,文化变迁及其原因
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不同流派对文化变迁及其原因有不同的解释,但大多认同变迁可能来自文化内部的发现、发明和长期变异,也可能来自外部的接触、传播和内涵。其中,美国社会学家威廉?福尔丁?奥格本认为,大部分社会变革是由物质和文化变革,尤其是科技变革引起的;一旦物质文化发生变化,无形文化的制度文化,即价值观、规范和意义、社会结构等。,也发生变化。克莱德·m·伍兹则认为,变化一般是由社会文化环境或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其中社会文化环境指的是人、文化和社会;自然环境是指特定的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和人工的。当环境的变化有利于新的思维和行为模式时,社会和文化变革的先决条件就得到满足。文化是一个整体,文化系统中某一部分的变化通常会导致其他部分的相应变化。物质的变化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要求,将导致传统文化日益卷入现代世界,与传统的社会、经济和民间信仰日益疏离。
闽南的自然环境变化不大,但社会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很大。本文认为,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是引起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具体来说,闽南春节期间,作为生活基础的自然环境和物产变化不大。人们继承了传统观念和节日习俗的整体框架,如节日活动的时间安排、节日食品的构成等,大部分生活观念仍能满足闽南物质环境的要求。此外,从文化认同的角度来看,人们并不想破坏这一地区长期使用的生活方式,以至于认不出来,所以具有地方特色的禁忌和民间信仰也延续了下来,今天仍在发挥作用。但在节日习俗的操作层面,一些不适应现代经济模式和物质生产的习惯已经被摒弃,如“尾牙”习俗、节日食品准备的安排等。由于与现代的时间安排有很大的冲突,传统活动中一些严格复杂的程序被省略或修改,以适应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和盛行的速战速决的心态,如“晨吃香”和初九凌晨放鞭炮的习惯。现代因素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习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生活需要进行选择,有时调整传统行为习惯以适应现代生活,有时在传统操作中加入现代技术,文化就在这样的互动中发生着变化。在这一变化过程中,个人已经从传统的生活方式转向更复杂、技术先进和快速变化的生活方式。
然而,文化变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变革的内容和方法取决于不同的情况,因此很难简单地用某一种理论来概括。因此,关于文化变迁的原因,在现代社会,随着社会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传统文化需要从内部进行调整以适应物质技术环境的变化,需要与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等社会制度的变化相协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春节作为传统社会精神的一部分,也难逃变革大潮的侵蚀。此外,随着人口的流动、现代交通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传播,各种现代社会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都在与传统文化接触,然后相互替代、补充和同化。现代生活和传统文化处于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
2.文化变迁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节日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特征。无论是一个地区的生活秩序,还是人们的行为特征和社会心理,都可以在节日中表现出来。可以说,节日作为文化的载体,具有独特的内部结构、文化特征和社会功能,同时也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节日春节正在经历一场“持续的”变革。新旧文化的对比,使我们清楚地看到其变化的动态过程和不同文化因素在变化中的时间规律性。
传统农业生产以“年”为周期,春节是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节日,处于承前启后的农闲期,期间人们有休息、消费、祭祀。春节起到了调节生产生活、表达感情的作用。在传统的春节放假过程中,人们主要以家庭、宗族为单位来安排各方面的物质生活和节日文化活动,家庭的休息、教育、娱乐功能得到更明显的发挥。此外,传统节日习俗还包括一系列传承文化的活动和仪式,如上述节日准备阶段的祖先崇拜、神灵崇拜、城乡交流、集体劳动等活动,使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如重视家庭纽带、尊重劳动等。)在礼仪性节日活动中得到肯定和传承,在这个传承过程中社会成员被纳入传统文化。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对传统节日的冲击,传统节日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变化,并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点在调查现场非常明显。首先,过去家庭交流的机会被现代大众传媒取代,过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减少了;其次,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普及,传统观念对社会成员的影响逐渐减弱,人们的文化传承意识和行为逐渐弱化;上述观念的变化反映在实际行动中,就是节日习俗中的传统部分在逐渐衰落。观念和实际行为的相互作用,使得传统文化中的核心部分,如重视家庭结构和秩序、进取精神和实现目标的决心等,在循环中逐渐丧失。当然,本文强调的是引起节日文化变迁的外部刺激因素(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现代交通的发展,大众传媒的普及,标准化教育的普及等。),同时承认文化的内在发展导致变化,以及文化变化的内在整合和调整机制。
但是,传统休闲生活方式的衰落,传统文化的改变,并不一定意味着人们对现代生活的适应。相反,它意味着要么必须改变预先存在的模式,要么人们必须采用由较早受到现代化影响并花了很长时间的社区人民形成的新的生活方式。例如,调查中的居民模仿了同处于闽南文化区域的厦门、漳州等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尤其是春节期间节日活动的安排方式,以及表达情感和信仰的方式。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新的文化生活方式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社会成员对文化生活空缺的不适应以及人们对休闲和消费方式的盲目选择。比如春节期间,县城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形式明显减少,人们不再热衷于家庭交流和各种文体活动。近三四年来,每逢春节,成人赌六合彩、儿童在网吧玩电脑游戏的现象不断增多,这不禁让我们重新思考传统节日的社会功能,以及传统文化变迁过程中社会心理的缺失。节日文化的变迁所折射出的生活方式的变化,让我们意识到,随着旧文化的瓦解,更适合地域和人群的新文化尚未建立,这种文化鸿沟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社会和居民的需求,越来越需要寻求一种可行的替代制度。
传统文化可能成为现代化的阻力,也可能成为现代化的动力,关键在于社会成员对两者的态度。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传统文化引起的社会认同感以及对整个社会的凝聚作用,即文化的核心部分,长期以来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提供动力,在现代化进程中也需要引导才能使其发挥作用。当社会处于转型期时,需要重新诠释和改造人们的生活方式,以适应物质、制度和文化的发展。了解社会中经济基础、政治制度和文化形态的变化,科学地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使整个社会系统均衡发展,正是研究者在面对文化变迁时需要反复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