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饮食文化的悲哀回忆
熟悉中西饮食文化的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一书中对中国饮食的评价是:中国饮食文化是一朵奇葩,集色、香、味、形、味(食物的质地、口感)和营养(食物的健康、养生)于一体,使人在视觉、触觉、味觉上得到全面的享受,构成了以美味为核心、以养生为目的的中国烹饪特色。它用料考究,刀工精细,造型逼真,色彩鲜艳,组合巧妙,与食物营养、食物滋补、食物调节同源,具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地位。
食物,也就是人的食欲,是为了生命的生存和成长;色,即男女性欲,是为了生命的繁衍和延续;这种思想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从人类进化开始,中国人的食物,从几万年前,北京人吃植物,花,水果充饥,捕捉野生动物,活吃。从“火上烧肉”到“石上烧肉”,从明火烤到煮、炖、炸;经历了石烹、陶烹、铜烹、铁烹,到现在的无明火电烹时代;从天然的咸、甜、酸、辣、苦五味,到一菜一格,各种菜都好吃。中国的烹饪技艺和饮食文化也与时俱进,不断进化、拓展和丰富。早在两三千年前,中国人的食物就从原始单调的物理烹饪,发展到了不断变化的化学烹饪时代,追求风味和口感。
另一方面,虽然西方烹饪和西方饮食在社会上是现代的,在经济上是发达的,在人性上是文明的,但迄今为止大多数西方饮食仍处于原始认知和物理烹饪阶段,没有进步和思考改变,其烹饪方法主要是古代的烧烤、油炸、烘烤和生食;常用的调料只是盐、糖醋加胡椒粉、酸辣酱、番茄酱、红酒、奶酪。我对动植物成分的了解就更浅了。鸡肉、鱼肉、牛肉唱主角,面包、土豆掌管我的生活,让我惊叹于五颜六色的中国美食。他们不知道,几千年前,从神农尝百草开始,中国人就对地球上的动植物有了丰富的认识。两千多年前,食材中就提出了山八宝、水八宝、海八宝、禽八宝、草八宝的概念。烹饪技艺从单一种类发展到今天的几十种,调味也从“咸、甜、酸”发展到百菜。
这样,西方人知道自己在食材的选择、烹饪方法和技巧、使用和调味上都比不上中国,于是在用餐环境、氛围、排场、礼仪、镂空、器皿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金盘银灯、刀叉、大杯小杯。虽然看起来整张桌子金碧辉煌,银装素裹,表面光鲜亮丽,但不就是吃几块面包烤鱼配鸡腿,红茶咖啡,蛋糕冰淇淋吗?用刀叉这么咄咄逼人,这么粗鲁,值得吗?西方人也做烛光餐、音乐餐、情侣餐、分子料理等等。他们利用自己所处的氛围或环境制造声势,来掩盖自己食物的单调和乏味,炫耀所谓的奢华和优雅。结果他们大摆宴席,小摆宴席,味道又差又丑。他们假装举杯换换口味,弄得热热的,吃得淡然,回家还要弄一桶麻辣泡面。看看中国人的满汉全席,九碗大坝宴。一双筷子将主宰世界。多么整洁别致。
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世界烹饪、营养和食品界的有识之士一再肯定中国烹饪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法国当代世界名厨保罗·博古曾说:“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中国的饮食有许多博大精深的知识。”因此,西方烹饪界和营养界一再呼吁“东方饮食绝不要西化”,“为了美味健康,请拿起筷子。”
近几十年来,中国烹饪和中国人的食物,尤其是川菜,以味美、味浓、味广、味浓而著称,鲜、醇、浓并重,以麻辣见长,让地球居民为之疯狂,形成了川菜天下第一的趋势。一只脆皮鸭让卓别林兴奋不已。一盘糖醋脆皮鱼,让基辛格博士扫盘;家常豆鱼让舒尔茨忘乎所以;宫保鸡丁,很难吸引默克尔来成都拜师学艺,在农贸市场买到正宗的辣椒、花椒;奥巴马夫人吃了火锅、鱼香肉丝、麻婆豆腐、水煮牛肉等。,这使得西方世界的饮食男女在睡梦中用口水弄湿了枕套。据CNN报道,连续几年,75%的美国家庭去中国餐馆吃圣诞大餐,70%的外卖是川菜。2065438+2007年底,爱马仕集团举行年会,为了品尝顶级川菜,特意将年会地点设在成都郭瑄瑄场老餐厅。尤其是来过成都的外地人,对食材一无所知,对西方又无可奈何,不知道怎么做饭,怎么吃,所以很反感,很恶心,假装文明,很温柔。但是到了成都,看到什么就吃什么,死猫烂老鼠毫无顾忌。在过去的20年里,美国、法国、英国、奥地利、挪威、瑞士等烹饪机构和食品研究所每年都来中国学习经验和交流思想。更多的欧美国家,如《纽约时报》、CNN、法国国家电视台、英国《金融时报》等高端媒体,纷纷来到中国和成都报道、拍摄电视剧。作者亲自接待并陪同了20多个家庭,这是世界对中国美食和文化的认可和风味魅力。
四川省志?《四川志》编辑委员会副主编;四川文化人;四川作家。
百年川菜传奇,路边川菜历史,三百年麻辣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