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中国食疗有什么指导意义?
原始人类在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一些动植物可以充饥治病,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战国时期的《内经》是中国第一部医学理论专著。五常政治领袖论主张:“大毒治病,十去六;往往毒药治病,十之八九;小毒治百病,十进八出;无毒处理,十之八九。粮、肉、果、菜用尽,不习惯,伤之。”书中高度评价了食疗的作用,这也是食疗理论的一大进步。
东汉名医张仲景治疗外感疾病,服用桂枝汤后要“饮热粥一升以上以助药力”,服药期间还应忌食寒、粘、辣等食物,可见其对饮食养生及其辅助治疗的重视。
隋唐时期,出现了许多食疗专著。比如孙思邈的《千女方》卷24,专门讲食疗。他主张“作为医生,要知其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以食治之,然后再点药”,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此后的《食疗本草》、《食用本草》等专著,系统记载了一些食物配方和药物配方。宋代《生肌通志》中有专门的食疗课程,介绍各种疾病的食疗方法。在宋代,陈至写了一本书《养老与养家》,专门论述各类人群的保健问题,重点论述了饮食保健的重要作用。元代饮食家胡思慧编著的《饮酒饮食》一书,继承了食、养、药相结合的传统,对人们的日常饮食作了大量论述,堪称我国第一部食品科学专著。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有300多种谷物、蔬菜、水果,400多种动物,均可用于食疗。此外,陆的《食之本草》、的《情趣饮食谱》和费的《三食与营养》的出现,使食疗养生学得到了全面发展。
中医说“药疗不如食疗”,长期使用药物治疗疾病往往会产生各种副作用和依赖性,大量服用药物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本质性影响;食疗采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搭配准确,制作精细,起到天然的作用;久而久之,人体激发了自愈能力,从而获得了由内而外的健康。
在这个标准中,中医没有明确的食品和药品的界限。食物搭配后,稍微离开“中”就会凉或暖;如果偏离“中”很远,就是“冷”和“热”;如果离“中”更远,那就是“药”。而食疗,通过搭配制作,追求的是温和的口感,有针对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