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在漫长的岁月里,节气民俗感染了诗人,孕育了无数的诗词歌赋,如宋代诗人邵雍的《大寒颂》:“旧雪未消,新雪又抱家人。阶前冻银床,檐下冰钟乳石。大清无荣,大风怒。人口自有舌,言不可吐。”
前几天的落雪融化前,新的大雪又把门关上了;覆盖着厚厚积雪的长长的石阶像银色的床,高悬的冰柱像倒挂的钟乳石。在寒冷的天空中,冬天的太阳失去了温暖的光芒,但肆虐的风暴正在疯狂地咆哮;人嘴里的舌头好像冻僵了,说不出话来——多么“冷”的一个字!
1.严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
大寒是一年中的最后一次,天气越来越冷。极寒过后,春天在不远处等着我们,生机已经藏在白雪覆盖的地下。
大寒是指极端寒冷的天气。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每年65438+10月20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称为“大寒”。大寒是反映气温升降过程和程度的节气。大寒比小寒更冷,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梁代崔林根写《三礼义》:“极寒之谓大寒。”此时寒潮频繁南下,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寒冷期。风大,气温低,地上的雪不融化,呈现出一派冰雪封冻的寒冷景象。
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过后,迎来了新一年的节气循环。中国古代把大寒分为三个阶段:“一个阶段是鸡乳;第二,鸟病的症状;三遍,水强。”也就是说,到了大寒节气,可以孵小鸡;鹰等猎鹰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在空中盘旋寻找食物补充身体能量抵御寒冷;在一年中的最后五天,水中的冰已经冻到了水的中心,而且是最结实最厚的。
“小寒严寒,冷成一团”这句谚语说明,大寒节气也是一年中的寒冷期。按照我国的习俗,尤其是农村,每到大冷节,人们都忙着除旧布、腌制年菜、准备年货。从大寒到立春期间,有许多重要的民俗和节日。例如,丰盛的食物,厨房祭祀和除夕,有时甚至中国最大的节日春节,都在这个节气里。严寒节气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是一个欢快轻松的节气。
二、严寒的习俗与养生
向灶神献祭
常用的灶神对联常说:“天道说好话,回宫吉祥。”以及“神说好话,下世保平安。”诸如此类的话。除夕夜,灶王爷会带着神灵来到人间过年,当天会有“接灶”和“接神”的仪式。所以有“我23号去,初一15号来”的说法。在年底卖年画的摊位上,也出售灶神的形象,以便在“接灶”仪式中张贴。形象中的灶神是一个眉清目秀的美少年,所以中国北方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以示男女不施与受。
大寒迎新年。
大寒节气往往与岁末相吻合。因此,在严寒季节,人们早已做好了过年的准备——赶年货,置办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品,扫尘擦物,除旧布,腌制各种香肠腊肉,或煎煮鸡鸭鱼肉等年菜。同时祭祀祖先和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滋养身体
冬天天气寒冷,人们容易患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在严寒节气中,除了寒冷,空气更干燥。再加上室内供暖,室内湿度较低,更容易诱发和加重各种呼吸道疾病。在饮食上要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干湿搭配,荤素搭配,增加营养素的均衡摄入,提高营养素的吸收率。食物选择以低脂肪、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如瘦肉、家禽、鱼、奶、豆制品、蔬菜、水果等。
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喝鸡汤真的是一种享受,可以复杂简单,但是有价值又便宜。加入一些豆腐、山药、木耳、红薯、榨菜等。到鸡汤里去做一锅热汤,加点香菜,撒点白胡椒粉,全温着吃。
自行
俗话说“冬天多动,少生病;冬天懒,喝碗药。“冬季活动和锻炼对保持健康具有特殊意义。严寒季节的运动可分为室内和室外。可以做慢跑、打太极拳、练八段锦、打乒乓球、打羽毛球等体育锻炼。注意运动的强度,不要太剧烈,避免扰乱阳气。户外活动不要太早起床,要等到日出。运动前要做好热身活动,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后要及时穿上外套,以免感冒。
内心的宁静
俗话说“先暖身,暖心,再暖身。”一个人心神强大,气机通畅,气血和谐,全身才能温暖,才能抵御严冬严寒的侵袭。因此,在严寒季节,我们应该放心,放松精神,保持良好的心情。平时可以做一些适当的活动和娱乐,放松身心,使体内气血和谐,藏于体内的阳气不被扰乱,达到“正气存内,邪气不可为。”
早睡晚起。
在严寒季节,我们应该早睡晚起,以保持人体的阳气,晚起以保持阴气。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暖。俗话说“寒从脚起,寒从腿起”。寒冷的冬天保养腿脚很有必要。每天临睡前可以用温水泡脚,改善血液循环,提高睡眠质量。同时也要注意腹部保暖,防止腹部受凉引发肠胃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