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动物驯养是什么样的?

驯化是基于动物先天本能行为的人工条件反射,是动物个体的后天行为。这种人为的条件反射可以不断加强或消退,预示着驯化的加强或减弱。所以人工驯化不能视为一劳永逸,需要不断巩固。

1)早期发育阶段的驯化:这种驯化方式是建立在幼体动物的可塑性基础上的,效果一般都不错。比如黄鼬,产后30天内不睁眼,通过与母兽隔离的方式进行人工饲养,睁眼后再与人工环境接触,可以很好地接受人工饲养管理。比如幼仔动物分娩后由母雪貂哺乳,往往会被人工驯化几年,其野生行为不会改变。再比如分娩后吃了初乳就一直人工喂养的幼鹿,驯养基础很好。长大后就是核心群中的骨干鹿。但是,产后被母鹿哺乳的幼鹿,几天后想要人工哺乳是非常困难的。这样的幼鹿在长大后用其他方式驯养或在放牧活动中表现出较差的驯化基础,一般不能成为骨干鹿。

2)个体驯化和群体驯化:个体驯化是每种动物的个体驯化。比如马戏团里的每一只动物都需要训练一套独特的表演技巧,动物园里独居的大型动物被训练克服休克和烦躁,幼小动物的服务训练就属于这种驯化。在野生动物养殖业中,还需要对个体活动表现差的个体(即驯化不充分的个体)进行补充性的个体驯化。但在野生动物育种领域,群体驯化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群体驯化是在统一的信号指导下,使每一种动物建立* * *条件反射,产生一致的群体活动。如觅食、饮水、放牧等都在统一信号的指引下有规律地一起移动,给饲养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直接驯化和间接驯化:上述个体驯化和群体驯化属于直接驯化。另一方面,间接驯化利用相同或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在驯化程度上的差异,或者驯化动物和未驯化动物之间的差异。这种驯化就是在不同驯化程度的动物之间建立行为联系,产生统一活动的效果。比如用一只高度驯化的母鹿带领一群幼鹿放牧,这是利用幼鹿“模仿学习”的行为特征形成的“放牧法”。在放牧过程中,幼鹿的驯化程度不断提高。再比如用一只高度驯化的牧狗帮人放牧鹿,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在人、狗、鹿之间形成一个“行为链”,会达到很好的放牧效果。此外,训练家鸡孵野鸡,乌骨鸡孵鹌鹑,水獭钓鱼,母狗喂老虎,在中国都出现过。

4)性活动的驯化:性活动是动物行为的特殊时期。由于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升高,出现惊恐、愤怒、求偶、争斗、食欲不振、独处等行为特征,给饲养管理带来诸多困难。需要根据这一时期的生理和行为特点进行专门的针对性驯化,避免生产损失。比如保持环境安静,控制光线,对第一次参加配种的动物进行配种训练,防止拒绝交配和咬人,特别是在配种期间利用灯光、声音或其他信号建立新的条件反射,引导动物有规律地交配、进食和休息,形成规律的活动。既能保证成年动物避免伤亡,又能提高繁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