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医生的佛教保健

佛教医学是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医学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的产物。佛教医学是以古印度“医方明”为基础,以佛教理论为指导,吸收和借鉴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和临床特点,从而形成独特的传统医学体系。佛医强调“内外兼修”和“身心治疗”,以治心为内在目标,治心为外在目标。道教医生最初是基于五行学说。唐代以后,道医广为流传,演变为中医,也遵循五行学说。受此影响,佛教医生也认为自然可以与人类的生命活动紧密联系,形成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体系,以说明人体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最早的古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将人体内外环境连接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

五个方面:东南、中、西、北和五行:木、火、土、金、水,五味:酸、苦、甜、咸,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官:怒、喜、忧、惧,五色:青、红、黄、白、黑,五谷:绿豆、红豆、小麦、百合、黑豆。

《本草纲目》提到:“豆有五色,各治五脏,但黑豆性寒于水,能入肾。”这与佛教医学中“五行以色养生”的观念有关。五行观念将五脏、五官、五方、五行、五味、五色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五行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对五脏及其相应的情绪有相应的调节作用。五行学说强调“形与形互补”、“色与色互补”,认为黑入肾,因为黑属水,水归肾;而黑豆的形状与肾相似,所以黑豆被称为“肾之谷”。像黑豆补肾,绿豆补肝,红豆补心,小麦补脾,百合补肺。佛医强调的是“预防医学”,佛菩萨做的是防止进展缓慢,从“因”上排除疾病,防止疾病开花结果,酿成苦果。佛医的“治未病”理论比中医更完善、更透彻。佛教医生和中医都认为疾病可以通过人体的愈合功能来治愈。佛医可分为“物理医学”和“法律医学”。物理医学治疗身体,法律医学治疗心脏。普通中医只注重物理医学部分,而佛家医家在治身的基础上提出治心的理念,让人通过“法医”自愈。平日里我们看到的礼会、经典、法条、理论,也是法医的常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