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汉墓展

从1972到1974,考古人员在长沙发掘了马王堆一号、二号、三号墓,证明这是西汉长沙丞相一家三口的墓。工艺复杂的漆器、漂亮的丝绸衣服、珍贵的竹简和丝绸文件、色彩斑斓的棺椁和墓主不朽的遗体被视为20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当时马王堆三座汉墓中,出土了3000多件珍贵文物,成为人们了解2200多年前社会生活的一个窗口。2020年6月6日下午,10,我来到了湖南省博物馆。参观完二楼的基本陈列,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三楼的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

1、 ?令人震惊的挖掘

马王堆位于长沙市东郊。地面上留下两个土墩,形似马鞍,称为“马鞍墩”。后来被误传为“马王堆”。1971年底,湖南省军区366医院在马王堆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塌方,出现可燃气体。得知消息后,湖南省博物馆考古人员赶到现场,发现这是一座编号为“马王堆一号墓”的古墓。

1972 65438+10月16至4月28日,马王堆一号墓被发掘。随后,在一号墓的西侧和南侧,又发现了二号墓和三号墓。10月1973 11至1974年初,发掘马王堆三号、二号墓。

墓葬分布

新闻报道

三座汉墓中,马王堆一号汉墓保存完好,形制为长方形坑墓,有竖孔,由土封、墓道、墓坑、墓室组成。墓室朝北,深度约20米。从上到下依次是密封土、夯土、白糊泥、木炭。

当时,考古学家在清理墓穴时发现两边各有一个黑洞。然后,把速凝石膏倒进浆里,等石膏干了,剥出来一看:原来是两个人跪着!他们曾经是木雕的守门人。虽然木头腐烂了,但形状依然存在。如今,张开双臂的“石膏像”摆在展厅里,仿佛在欢迎大家走进马王堆汉墓的展览。

坟墓填充

跪木雕

2.生活的艺术

接下来的展厅里,亮如新的文物琳琅满目,还原了蚩尤家族的衣食住行,直观地展现了西汉时期的贵族生活。同时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的辉煌成就和艺术文化的繁荣。?

这些随葬品集中在墓室的四个侧箱中,包括陶器、漆器、木俑、乐器、纺织品、竹简和竹器。其中出土木俑266件,可分为戴冠男俑、盛装女侍、盛装歌舞俑、彩绘站立俑、彩绘音乐俑、辟邪木俑六种类型。

女性雕像

男性雕像

出土漆器约500件,包括鼎、璧、盒、壶、环、杯、盘、奁、案、数、屏等,保存完好,可供人们参考。其中,耳杯和耳盘占漆器总数的一半以上。

耳杯分为大、中、小三种。耳杯内底多写“邢俊九”字样,四周红漆地面绘黑漆卷云。在一些小漆盘的内底,你可以看到“邢俊石”的字样。这里的“幸运”一词是“希望”的意思,表达了希望用户能开心地吃喝。

耳机

盘子

这里出土的漆器大多是木胎,只有少数是夹胎。这些漆器的装饰纹样多为红、黑、灰绿色,分为漆画、油画、针刻,以几何纹为主,龙凤纹、草纹为辅。

在马王堆一号汉墓中,东箱和南箱共出土7件漆鼎。当时刚出土的时候,1漆鼎里装的是莲藕片!另外六个漆鼎,鼎里的粮食早就没了。然而过了一段时间,这些藕片就不见了,变成了一锅普通的水,让人觉得很惋惜。

丁和少

喷呵呵

展厅中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扇子、椅子、屏风、竹席组合,完美展现了墓主人生前屋内的家具。其中,在屏幕正面的中央,有一个谷玉玉,周围是几何方块。

在展柜中,展示了一个竹制通风柜和一个带盖的陶制通风炉。当时出土时,陶制熏炉的内底填充的是燃烧后残留的毛香炭状根。竹制通风柜的外观为“截锥形”,由宽1 cm的竹条制成,顶部用锦缎封口,外围用细绢包裹。烟灶点燃后,用竹盖盖住,很有讲究。

风扇、桌子、垫子和屏风

陶瓷烟灶和竹烟罩

这里展示乐器的方式非常新颖独特。棺上彩绘的动物形象与墓中出土的乐器相结合,虚实相生。同时,在背景墙上,还描绘了这些仪器的结构图,让每一位参观者都能一目了然。

在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了一件铜器、铜器、铜器,保存得相当完好,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在马王堆三号汉墓中,七坊竹简中央出土了两根长短不一的笛子。外观呈管状,上端有竹节,下端中空,表面有六个间隔不同的孔。

余和色

竹笛

在马王堆一号汉墓和三号汉墓的侧箱中,共出土了98个竹棚,相互叠放,排列整齐。大部分竹棚外观比较完整,分别用猩红色或蓝色的麻绳捆扎,有的竹棚还有密封的泥箱和标明物品名称的木牌。?

竹棚里的物品主要是衣服、丝绸、食物、中草药和各种植物。其中以竹稗类食物最多,且多为肉类食物,包括牛、羊、猪、鹿、兔、鹤、鸡、鸭、鱼等动物的骨骼。此外,还有粮食、蔬菜、鸡蛋和水果。

竹稗

动物残屑

在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发现了大量的纺织品和衣服,分别出土于西箱、北箱中西、内棺的六个竹仓中。这些纺织品的纤维原料主要是国产蚕丝,但也有少量的苎麻和大麻织物。

这里展出的素纱衣服很薄,2.6平方米左右的料子,49克重,不到一两。据说折起来可以放火柴盒里,薄如蝉翼,轻如青烟。因此,在西汉时期,中国的养蚕、缫丝和织造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双尖上翘方形鞋

直筒素纱服装

3、竹丝收藏

这里集中展示了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帛书、竹简,分为天文地理、医学养生、历史哲学、阴阳五行。它们不仅记录了当时最重要的科技成果和思想文献,还反映了迟侯家族的知识结构、阅读习惯、文化素养和精神生活。

据初步统计,这些帛书包括《易经》、《老子》、《战国策》等,还有天文、历法、五行、杂占等数学技术的书籍,以及两张地图。* * *二十多种,总字数十几万。共出土简牍610枚,分为“寄策”和“医书”两部分。

用丝绸复制的书

竹简

4、 ?永生之梦

参观完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出了三楼展厅后,一直下楼梯,仿佛随着光线的变化进入了墓室。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发现的四层棺、木棺室、仙人身依次呈现。

高大的墓室结构紧密,由70块木板组成,没有使用一颗金属钉。其中最大的板子长约4.8米,宽1.5米,厚26厘米,重约3000斤。在棺室中央的棺室内,有四层木棺紧紧嵌套在一起:第一层是黑漆棺,第二层是黑漆棺,第三层是朱迪彩绘棺,第四层是锦缎内棺。

高大的房间

四层棺材

展览的最后,长方形展柜的底部,马王堆一号汉墓的主人静静地躺在那里。身体完好,头发保留,皮肤纹路清晰,肌肉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

她的名字叫辛追。马王堆二号汉墓的主人是她的丈夫李苍,马王堆三号汉墓的主人是她的儿子李毅。如今,丈夫和儿子的遗体早已腐烂,只剩下她一个人。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撑起了大半个湖南省博物馆,成为很多人来长沙必看的展览。但为了表示对死者的尊重,不允许拍摄发现的尸体。以后有机会可以亲自去湖南省博物馆看看辛追奶奶的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