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满意足地写一篇议论文
乍一看,两个答案意思不一样是不是很奇怪?不奇怪。因为他们是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是两种不同的推动事物发展的思想。
笔者认为两者都是前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之所以经过长期实践的检验并流传至今,必然有其合理性。今天讨论对两者的认识,不能简单地判断谁对谁错,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谁,而是要明确两者的具体含义和意图,两者的区别和联系,从而辩证地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人们对两者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为创造更美好的新生活服务。
所谓“知足”,就是知道满足。它提倡对一段时间内所取得的成就的满足感。著名女作家冰心94岁时写了一幅养生对联,寓意“物以知足常乐,人以无欲则刚。”如果你有满足感,你的内心自然会充满快乐,你会养成高尚的品格,而不会有过多或过分的欲望。知足不仅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和享受,更是一种来自满足和快乐的新力量,鼓励人们以愉快的心情获得新的成功、新的满足和快乐。就像人在辛苦工作一段时间后,需要一个“假期”,以便养精蓄锐,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新的目标中去。显然,“知足”不是目的,而是促进发展的手段和策略。
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比如在创造成绩的过程中给予他人、集体和社会的支持和帮助,或者在取得一定成绩时给予他人、集体和社会荣誉和奖励,更应该“知足”,更应该感恩。只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心怀感恩,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创造新的成就和幸福。否则,总是贪得无厌地给予他人、集体、社会支持和帮助,总觉得自己有多伟大。谁都不能对不起自己,对别人要求严格,忘恩负义,这样就很难和别人和谐相处。可见,在这些事情上“知足”和“快乐”作为一种发展策略,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
所谓“不满足”,就是永远不满足。它主张事物的发展不会停止,创造好的结果是没有止境的。无论你做什么,无论你的成就和成功有多大,你都不能有满足感。马克思说:“任何时候我都不会满足。我读得越多,就越深地感到知识的不足和匮乏。”。总是感到“不满足”,才能产生新的追求,去探索,去奋斗,去探索,去奋进,不断创造新的业绩,获得新的快乐。显然,不满足不是目的,而是激励自己不断投入新追求的另一种手段,是促进发展的另一种策略。
在生活中的其他事情上,比如学习、工作、事业的追求,都要时刻“不满足”,找到成绩面前的差距,争取更进一步。因为事物总是变化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旧矛盾解决了,新矛盾产生了,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成功其实是另一个新起点。时刻感到“不满足”,才能不断产生新的动力、活力和激情,在“不满足”的探索中,创造新的成就,享受新的快乐。否则,陶醉于已有的成绩,满足于已有的成功,盲目乐观,就会在新的竞争中逐渐成为落伍者。落后于时代,还有什么幸福可言?“不满足于快乐”强调的是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境界。
因为任何事物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既是阶段性的,又是永无止境的。所以,就某一阶段而言,事物发展的“满意”是相对的、暂时的、阶段性的;就发展的整体过程而言,对事物发展的“贪得无厌”的感觉是绝对的、长期的、无止境的。相对的、暂时的、阶段性的“知足”和绝对的、长期的、无止境的“不满”,都是关于事物发展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和感受。所以两者要有机结合,可以通过不同的路线达到同一个目的。“知足”和“不满足”不是目的,而是满足事物发展阶段和连续性需要的两种策略。
就个人而言,现实生活中如何辩证统一“知足”与“不满”?在这里,笔者想起雷锋的一句话:“在生活中,要看级别最低的同志,在工作中,要看级别最高的同志。”其实两个东西对齐,两个东西提倡是同一个道理。生活中多一些“知足”和工作中多一些“不满”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都是为了生活得更满意,工作得更努力。当然,提倡不辜负最底层的同志,绝不是做苦行僧,生活水平越低越好。而应该倡导一种精神,强调人在衣食住行上不要要求太多,不要盲目追求高标准,要知足常乐,以此激励自己在事业上努力追求新的追求。在学习和创业中,要高标准,严要求,追求卓越,勇于创一流,永不满足,永不止步。在“不满足”的探索中,不断发现、发明、创造、进步,始终保持“不满足就是永远快乐”的良好精神状态。如果一个人能做到这一点,他对社会和人民的要求就越少,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就越大,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就越大。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会更快。可见,一个人只有像雷锋那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活着让别人过得更好,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才能理性地统一“知足常乐”和“知足常乐”,自觉地从一些事情上的“知足常乐”走向其他事情上的“不”和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