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湿热怎么办?

脾胃湿热,病证名称。也称中焦湿热。多为湿邪或饮食不当,过食肥甘,致湿热伤脾胃所致。症状有腹胀、乏力、体重、便溏、体热、口苦、口渴、小便少而黄,甚至皮肤黄如橙、舌苔黄腻、脉数。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这种综合征在门诊几乎每天都可以见到,涉及消化系统、肿瘤、泌尿系统等多种疾病。,而消化系统疾病较为常见,如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炎、慢性乙肝、肝硬化、脂肪肝、胆结石、胆囊息肉等。肝癌手术、食管癌或胃癌或肠癌手术后,可能出现其不同的发展阶段,慢性胃炎占首位。

脾胃虚弱是中医的基础理论,认为正气不足是疾病的内在根源。《灵枢·万病始》说,“风雨寒热,不可虚,邪不可独害人。”虽然脾胃湿热证的病因病机很多,但脾胃的功能状态是决定性因素。临床上,每当患者因外感因素或一顿饭而“多吃一口”,就会引起上腹部饱胀,全身恶心,食欲不振,或大便异常,舌苔变黄变腻。寻根溯源,无论是先天禀赋不足还是后天失调,总能找到脾胃虚弱的病。脾胃虚弱,不能正常运化谷水。水化为湿,谷化为滞。湿滞久了就转为热,可形成湿热。同时,各种疾病因素容易导致脾胃虚弱功能失调,湿热。

感受外在的邪恶

由于脾胃的生理特点,燥湿易侵脾胃。脾为湿土,是“湿区”,湿最易伤脾;胃为燥土,易患燥。燥是阳热之邪,燥很热。胃热脾湿合在一起就是湿热。其他六淫之外邪,如外感风热,脾虚失运时,外感风热与内生湿结合,形成湿热。正如薛所说:“太阳内伤,湿饮不聚,外邪再致,故病湿热。”同时,外感邪气侵肺,胸闷咳嗽,气机不正,也可伤及脾胃虚弱,使湿由内生,郁而热,形成湿热。

糟糕的饮食

饮食过量是伤脾胃最常见的原因。“饮食加倍,伤脾胃。”酒精中毒、过饱、暴饮暴食、饮食肥腻、过甜不洁、饮食不规律等都容易伤脾胃,引起食积、阻湿、气滞等。,而食积、湿阻、气滞,久了都可以化为热。酒精本身就是“气滞湿热”,气滞也是水湿停滞的重要因素。肥甘厚味,有生湿助热的特点。可见饮食不当的诸多因素都可以成为脾胃湿热证的病因。虽然胃喜润燥,但脾胃湿热证的形成也与胃有直接关系。食物首先由胃摄取,临床上常先见到饱胀、厌食、恶心等症状。脾胃同为中土,生理上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吸收的功能,病理上又相互影响,所以湿热证与胃的关系密不可分,故称脾胃湿热证。

预防脾胃湿热证的主要原因是上述疾病未得到有效治疗,病灶反复移动发展。其次,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如吃油腻食物、吃辛辣食物、吸烟饮酒等,导致脾胃受伤,聚湿生热。可见,要预防脾胃湿热的发生,首先要积极治疗上述基础疾病。同时,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做到饮食适度,不抽烟,不喝酒等等。

1.脾胃的生理特点在于升和降。

脾胃是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其功能特点主要集中在升和降。脾主运化,分布微妙清晰;胃主受纳,衰水谷,主浊。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脾不健,气不升;胃不和,浊气不降,反升。脾为阴,胃为阳,腑为腑,表里相生,升降相系。它不仅主持着水谷的分解和细微分布,而且关系到整个人体的阴阳、气血、水火的盛衰,所以它是人体盛衰的枢纽。脾胃的盛衰互为因果。胃失和而降,脾气不升。脾升异常,胃不降,正如余所言:“中脘之气盛,水谷之清气升而灌百脉,之浊气泄至大肠,便消矣。”脾清阳升,胃浊阴降,气血就会生化活跃,出入有序。不运的话,平白就生化了。不掉,就会转化成病。

第二,脾胃病的特点是湿、滞。

脾胃病的证候虽多,但病机多以湿、气滞为常见。脾胃为粮仓之官,水谷之海,万物自在,邪气易袭而居之。正因为如此,脾胃升降失常,所以水转湿,谷转滞,导致湿、食、痰、气、血、火郁结。邪气混杂,气道不通,郁于中焦,才是真正的郁。如果脾胃虚寒,运化失调,升降失调,浊浊相贯,湿郁也可由此而起。所谓虚则盛,虚则滞。正如苏文条经纶所说,“有疲劳,少体气衰,谷气不足,上焦无力,下焦难……”因为湿、郁是主要病机,所以在治疗脾胃病时,总的目的是温、清、补,或泻,以利郁、利湿、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