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疗的主要内容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叫扁鹊的名医。一天,他去拜访蔡桓公。
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儿,说道:“陛下,在我看来,您的皮肤上有点小毛病。要想死,恐怕就发展到身体里了。”蔡桓公满不在乎地说:“我身体很好,没有任何毛病。”扁鹊离开后,蔡桓公对他周围的人说,“医生总是喜欢治疗没有生病的人。以邀功德赏。”
10天后,扁鹊再次来看望蔡桓公,说:“你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不治疗还会加深。”蔡桓公假装没听见,没理他。扁鹊不得不退出。
10天后,扁鹊又来探望,对蔡桓公说:“你的病已经发展到胃里了,再不治疗会更严重。”蔡桓公听了满脸不高兴。扁鹊连忙退了出去。
十天后,扁鹊远远地看见了蔡桓公,立刻掉头就跑。蔡桓公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为什么。扁鹊解释说:“病在皮肤,热水可治;它发生在皮肤和肌肉之间,可以通过针灸治愈。即使发展到胃里,喝几剂汤还是可以治好的。
一旦进入骨髓,就只能等死,医生也无能为力了。现在国王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不再要求他的治疗了!五天后,蔡桓公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来治疗。扁鹊知道蔡桓公会来看他,几天前他去了阿沁。不久,蔡桓公因病去世。
扩展数据:
《扁鹊遇上蔡桓公》是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写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讲述了蔡桓公害怕医疗,最后生病死于身体疼痛的寓言故事。
意在警示世人,尤其是政治家,要正视现实,面对个人灾难和社会危机,及早采取治疗措施。作者在说明真相和叙述的过程中,赞扬了扁鹊的理智,鞭挞了蔡桓公的固执和愚蠢,并用简单的语言传达出来,堪称杰作。
百度百科-扁鹊遇上蔡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