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贵的茶叶,曾经20克卖20万,现在是金钱买不到的无价之宝!
开门见山,题目中的无价之宝是武夷山的母树大红袍,就是下面岩壁上三个红字“大红袍”右边几棵不起眼的茶树:
这是福建省武夷山的山谷。由于适宜的光照、温度和土壤条件,这里还种植着著名的岩茶,如坂田瑶、梧田、铁观音、铁罗汉和白牡丹。放眼望去,它们一层一层地铺展在峡谷的斜坡上,就像从天而降的蓝色挂毯,十分壮观。相比之下,悬崖上那些孤零零的母树夹杂着零星的杂草。如果不是旁边醒目的石雕,估计没人会注意到。
去年6月10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上,中国政府宣布正式建立首批5个中国国家公园,目的是保护多样生态和珍稀物种。武夷山的生态和物种,和大熊猫、三江、东北虎豹、热带雨林一样重要。
武夷山是中国降水最丰富的地区。几百万年的风雨,雕琢出峰峦众多的丹霞地貌,孕育出世界同纬度最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武夷杜鹃、崇安草蜥等丰富多样的珍稀物种,其中最难得的是武夷山母树,它看起来不起眼,却只有六株。
(武夷山的各种植物)
有多稀有?
1998年,首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上,澳大利亚富豪徐荣茂先生在拍卖中获得20克母树大红袍,花了156800元;2005年,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大红袍,同样重量的母树,卖出了654.38+098万;同年,在第七届武夷山红袍节上,又拍卖了20.8万元!
2006年后,再有钱也不能再到母树上买茶了——国家决定对大红袍母树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特殊照顾,投保1亿元,停止采茶,保证其良好生长;2007年,最后20克母树茶(2005年5月3日采集)被武夷山市人民政府赠送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仪式在故宫外的大厅举行。也就是说,大红袍母树茶已经从珍品升华为国宝了!
所以如果你听到有人卖母树大红袍茶,那一定是骗子。但作为茶,尤其是冲泡九次后依然滋味醇厚的“茶中之王”,无法评价,失去了价值。不用担心,母树大红袍没有,还有纯大红袍和商品大红袍。前者是母树大红袍的无性繁殖纯种品种,由母树特定品系单独扦插繁殖而成。后者是母树大红袍中两个以上的茶树品系组合而成,每个品系也是无性繁殖培育移栽的。因为都是无性繁殖,所以市面上“一代”“二代”大红袍的称呼都不科学。
大红袍被誉为“茶中之王”、“国之瑰宝”。除了出色的色泽和香味,它还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武夷岩茶第一镇星村镇是世界红茶的发源地,位于武夷山九曲河畔,这里的码头是九曲漂流的起点)
明朝洪武十八年(1385),杨东鑫的儿子丁贤进京赶考。当他经过武夷山时,突然生病,腹痛难忍。他偶然在山寺遇到一个和尚,和尚拿着他藏起来的茶,和他一起喝。疾病停止了。得了状元后,丁贤来谢和尚,问茶的来历。得知后,他脱下大红袍在茶丛中绕了三圈,放在茶树上。丁贤拿着铁罐装的大红袍带回北京后,正巧皇后病了,所有的医生都失败了,就拿出了那壶茶呈上。皇后喝了之后,建康身体很好。皇帝喜出望外,赐他一袭红袍,命丁贤去九龙披在茶树上,以示长恩。同时派人看管,收集所有茶叶进贡,不准藏匿。从此,武夷岩茶大红袍成为皇室独享的贡茶,大红袍的名声也传遍了全世界。据说每年朝廷派来采茶的官员都穿着大红袍,袍挂在贡茶树上,故名“大红袍”。
历史上还有很多与大红袍有关的故事或传说。现在,九龙巢上的三棵六母树历经360多年沧桑,已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产生精神芽的一定是灵山秀水。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武夷山的风景。
武夷山位于福建北部,素有“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之称。
依山傍水,水绕山游,风光旖旎,风吹草动,岩茶文化久负盛名...这里有200多处丹霞地貌,奇峰怪石,形态各异,有的直插云霄,有的悬数里,有的悬如屏风,有的婀娜多姿...这里的山上到处都是清泉和瀑布。
这里人杰地灵,人文灿烂。4000多年前古闽人就在这里居住,发达的闽越文化延续了3000多年。宋代以后,武夷山与朱的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朱14岁去武夷山,71岁去世。他在这里学习、写作、教学和生活了50多年,朱的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和传播。
难怪中国和泰山、黄山、峨眉山一样,只有四项双重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
一大早,我们来到了星村镇星村渡口,这里是九曲河漂流的起点。但今天我们会先沿着九曲慢游路游览滨海风光,改天再乘木筏漂流。
一路上,在茶香碧水青山的美景中,从“九曲”到“七曲”,有一个“沃云—天佑—桃源洞”的景点。
沃云-天佑-桃源洞是武夷山的精华,集水与人文于一体。沃云有“石形倏然,山色自沥青而起”的美景,有“夕鸟烟,闲云流石旁”的奇效。天佑在群峰中鹤立鸡群,是“武夷第一景”;桃源洞“地下深,风景绝”,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洞穴。还有武夷精舍、书柜精舍、刘芸书店等遗址,可以沐浴在美景中,接受文化的洗礼。
武夷精舍原为朱创办的武夷精舍旧址。面朝晚峰如案,背靠巍峨群山的隐峰,前方玉带般曲折的溪流环绕,环境幽雅。
如今的展厅始建于2004年,再现了朱聚弟子讲学的情景,展示了朱的生平及其师傅在武夷山创办安书院的盛况。
朱是学派的代表人物,也被称为孔子。宋代时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儒释道在武夷山地区聚集。朱在这一带活跃了50余年,建精舍讲学、培养人才,著书立说,打破了三教分立的局面,集孔孟以来儒学之大成,构建了理学体系,崇尚穷物、至诚、至义,弘扬中华文化至宋以后,朱的理学作为官方正统儒学,长期流传, 这对东亚和东南亚的思想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对西方的启蒙运动和现代化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学术生涯中,朱足迹遍及闽、赣、皖、湘四地,并与张骞、、陆九渊等著名学者有过交往。其中有几个事件影响很大,被传为美谈。大道三年(1167)八月初一,朱到湖南长沙张骞讲学两个月,在岳麓留下《张著会说话》,接触到许多* * *知识;惜春二年(1175),五月二十八日,朱、江西学者陆九龄、陆九渊在千山鹅湖寺举行联谊会,十日后返回,史称“鹅湖会”。鹅湖会议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第一次著名的哲学论争。二者的区别在于朱认为“理”在于心外宇宙,而二陆认为“道”是本心。只有知道了初心,才能更好的理解宇宙。“陆式心学”在明代被王阳明继承和发展,形成了后来著名的“陆王心学”。
离武夷精舍不远,是一条攀登天佑峰的小道。天佑峰海拔虽不高(408米,相对高差215米),但山路陡峭,难爬。
在半山腰,我遇到了“茶洞”,这是武夷山72个洞穴之一。洞内古有名茶丛,故名。四周高山幽谷,水井环绕,又称“幽洞”。过了茶洞,小石门就是仙浴池,位于印青岩右侧的深谷中。雪花泉水涌入峡谷,被储存为池塘。传说神仙在此沐浴。
天佑峰有848级台阶,据说与彭祖有关。彭祖活到848岁时,殷不得不在彭祖采取养生之道,这使他感到有害。为了躲避纣王的追击,彭祖离京周游列国,不远千里来到福建武夷山,隐居在天佑峰,生下次子吴鹏彭懿,在那里茹枝饮瀑,循迹养生,并带领当地百姓修山治水。彭祖成仙后,次子继承父业,继续开山河造福百姓。后人为了纪念彭祖三父子的功绩,以彭祖二子的名字命名这座山。这就是“武夷山”名字的由来。
(冯天有大亭彭祖父子画像)
848级台阶不算少,陡坡让攀爬很累,但登顶后看到的风景绝对物有所值。遥望栏杆,万峰竞秀,万谷竞幽,可以看到西山的胜利。
(从天佑峰俯瞰九曲溪)
山上有许多摩崖石刻,古人游历之后毫不犹豫地赞美它们。
下山不久,就来到了桃源洞。过程就像《桃花源记》。路又穷又深。石崖相倚,进门。石桥下溪水潺潺,内部豁然平坦,四面环山,水潭悠悠,桃林片片。地可以是一二十亩,狗和狗能互相听见。......
这里有一座道观,始建于唐朝天宝年间(742-756)。据说当时武夷山有神仙隐居,吸引了大批贵族学者在此修行。明代,桃园道观广为人知,包括三清殿、黄三袁俊殿、三官殿、真武殿、娘娘殿、功德殿等殿堂。道观重建于此,现为福建省重点。
桃源洞还有一个老君的圣像,高达16米。雕像写实庄重,神态可亲,线条流畅,洒脱,超然物外。
南行到达第一眼,又名“灵岩”,长176米,最窄处只有0.3米。下面有伏羲洞,风洞,灵洞。从洞底望去,岩顶曲折成天窗,故名“第一眼”。洞口如兽口,进洞后向往外面,又似兽眼。一线天赋有左右两条路线,下图是右线。
不远处的天边是咆哮的老虎岩,四面挺拔,四周怪石嶙峋,藤蔓缠绕,对春天和石天有着独特的兴趣。
附近还有一座天成禅寺。岩壁上雕着一尊观音像,比庙里供奉的观音还要震撼。
穿茶,逛奇峰,坐车下山(不一定要买很贵的景区大巴,大巴也会去一些景点),来到武夷宫。
武夷宫建于唐代天宝年间(742-755),又称会仙寺。它是历代帝王祭祀武夷沈骏的地方,也是宋代六大名景之一。面对前方的小溪,背靠后面的秀峰,良田河流,有很多巧妙的构造,而这就是九曲河漂流的终点,是游客汇聚的地方。
宫内有一座武夷春秋博物馆,展示了武夷山历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名人和民俗,包括上述彭祖山、科学的伟大成就、闽越文化、汉武帝禅定、摩崖石刻、茶文化、武夷双遗产等,从中可以重温“武夷春秋”。
(彭祖凯山)
因为武夷岩茶名气很大,这里再多说几句博物馆里了解到的茶文化:武夷茶在南北朝(479年)就以晚期的甘侯(茶名)而闻名,到了唐代成为文人上层的馈赠品。宋元进入朝贡宫廷,非常繁荣。元大德六年(1302),在九曲河畔建立皇家茶园。到了明代,龙组被叫停,蒸青组茶改为炒青组茶,随后是乌龙茶,也就是现在的岩茶。武夷岩茶始于明代,盛于清代,17世纪出口西欧,享誉世界。
上述武夷山大红袍被国家博物馆收藏,不仅是因为母树稀有,需要保护,更是因为以大红袍为代表的乌龙茶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史上影响深远。乌龙茶包括绿茶、半发酵茶和全发酵茶,品种繁多。是中国几大茶类中具有鲜明汉族特色的茶类,大红袍在其中脱颖而出。
武夷宫还有古色古香的宋街和刘墉纪念馆。宋代诗人柳永写过一首婉约的词,说“我的衣服越来越宽,我永不后悔,我为伊憔悴。”不来武夷山不知道,一代宗祠的故乡在这里!
武夷宫向北穿过万春园,遇到一池碧水。丹霞石柱映湖,美如桂林山水,湖边有庙名。
武夷山知止寺位于一块水石后面,据说是道教神仙修行的地方,也是道教第十六洞。
知止神庙位于一块水石后面。由于环境优良,又有贵士的存在,所以这里居住的人很多,甚至还有道士遇仙,在这里得到异书的神话。
在寺庙停留后,我们沿着湖边走,来到了王峰脚下。经过一整天心电图般的上山下山,今天即将登上最后一座高峰。眼前是一条被密林遮掩的幽深无尽的小路,期待着大望峰的落日,满眼红云,结局辉煌。话不多说,爬!
王峰又名纱帽岩,因山形似官纱帽,又有王者特有的威严而得名。海拔530米,气势磅礴,远看像一根巨柱。被誉为武夷山三十六峰中的“仙鹤之王”。山顶古树参天,包括天剑池和头龙洞。
(俯瞰汪峰)
刚开始的时候,小路还算平缓,越往上越窄越陡。如果很高,你不仅要做好危险的准备,还要做好不怕困难的准备。
上面不冷,但是很美。当我爬到山顶时,正好是夕阳西下,山景如空灵的水墨。
山顶还可以俯瞰九曲溪和武夷山市。从这个角度看,混凝土丛林微不足道,心胸宽广。
我下山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去的时候是去年临近春节,武夷山的夜烟花很绚烂。......
第二天的重头戏是九曲河漂流,不是一整天。现在还是大清早。我们先去水帘洞转转。
下车后沿着“天温心禅”的慢径漫步,一路绿茶,一路高山,一路禅修,一路茶禅,不知不觉就到了水帘洞。
水帘洞是武夷山的瀑布和景点,以丹霞地貌山峰和岩体景观为特色。除了水帘洞,那里的珍珠帘笼罩着红色的悬崖,有鹰嘴岩,丹霞张,那里的石头是红色和紫色的,就像的天空一半,潺潺的溪流和凉爽的微风,燕子峰与我一起飞,和
下图是古崖居洞穴的遗产——天空框架。
Skyframe是武夷山现存最好的文化景点之一,就像一座双层的空中楼阁,上有悬崖,下有深涧。据传说,宋代就有山民住在这里。吊车架的地势险要,至今没有办法通过。
下图是武夷山三十六峰之一的鹰嘴岩。峰岩雄伟苍劲,巍峨独特,犹如一只雄鹰屹立在群峰之间。东昂着头的岩石顶部微微向下弯曲,就像一只鹰的嘴。
在鹰嘴岩之前不久,惠元寺建于宋代。居民院落布局,门厅为儒家风格,正殿有佛家气息,亭子蕴含道家神韵。是典型的“三教合一”的宗教建筑。朱曾在寺中留下“让我静思”的匾额和“客来不以为茶为酒,居山居近竹”的诗句。
继续到达柳巷河,大约100米长,只有一米宽。两边的石墙如墙,挺立着,垂下绿色的藤蔓,郁郁葱葱的兰花,山风穿过峡谷。香味醉人。
向西不远处,我们来到了文章开头提到的母树大红袍。六个“茶王”生长在岩腰,搭建平台保护他们。只有在这种独一无二的环境中,才能诞生如此令人难忘的宝藏。
水帘洞一行人错过了上午的漂流,下午一点多才开始,就在附近的市场散步。快到春节了,市场很热闹。除了琳琅满目的年货,还有很多马头墙吸引着我。显然,闽赣交界的武夷山建筑深受徽派建筑的影响。
逛市场时间也差不多了,然后来到昨天路过的星村镇,排好竹筏,准备出发。
古人从武夷宫逆流游九曲,现在人乘木筏顺流漂流,所以漂流顺序是从九曲到曲曲,方向相反,看到的美景是一样的。“癞蛤蟆吞金龟子梦,象鼻吸猿猴头,铁壁屏玉女怨,绿剑裂石,三六六一为酬,空谷满鼓夕阳同。”
漂流看风景是一回事,听船夫讲笑话也是一大享受。木筏上有两个船夫,有的是一男一女,有的是两个男人。反正一路上都是说不完的荤段子。如果没有“高手在民间”的说法,撑船的少男少女总能根据看到的不同风景,开出孩子们听不懂的玩笑。当然大部分都是提前编好的,但是他们的强项在于和乘客的互动。有时候老人问一个严肃的历史典故,他们也能回答的不乏幽默。有时候孩子的话肆无忌惮,问出大人都会脸红的问题,还能让人会心一笑。我觉得也有必要说说脱口秀,因为这种储备和适应性。漂流一两个小时,大家都会给船夫一点小费,值得!(水稳的地方,游客也可以拍手。)
九曲河全长约10公里,山随水转,水绕山而行。每首歌都有不同的山水画意,可谓“溪九弯流云液,山光倾清涟漪”。
九歌离去不久,齐云峰、白云石、双狮玩球石,奇峰挺立在平畴的沃野上;八弯中的水苍穹浩瀚,水中奇石巧竞,呈现出水狮石、水龟石、象鼻石、骆驼峰等奇观。
七渠北岸矗立着武夷山最高峰——海拔754米的三阳峰,令人仰望崇敬;六首歌最短,但风景最好。前一天爬的天佑峰就在这里。看着峰底,很牛逼。五首最为开阔,歌中有平林州,洲上树木葱郁,水边奇石。四条曲线与两块高耸的巨石对峙,横跨天际,反射着碧波和飞舞的绿云。
散曲南崖小藏峰下有一具举世闻名的“船棺”,是古越人的葬俗。两条幽深陡峭的峡谷,毗邻玉女山,有着曼妙的“峰”姿;一曲宽敞豁达,紧邻王峰、满婷峰、狮子峰、观音岩,山峰雄伟壮丽。
九歌如九歌,以山清水秀为美妙的旋律,以愉悦的笑声为恰当的伴奏,以偶尔的怪石为意料之外的切分音,每一个转折都是意料之中的间奏。......
九歌之后,八闽之旅也就结束了,但我们在路上遇到的每一个场景,都像空谷之声一样不绝于耳。留在记忆里的不是海,而是对下一次出发更美好的期待。......
下一趟——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