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山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生产关系进行了改革,进行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1950-1985这35年间,县域经济虽有波折,也有失误,但还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1.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0-195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该县完成了土地改革,逐步建立了国有经济,实现了财政统一,解决了遗留的通货膨胀问题,稳定了财政和物价,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65438年至0953年,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五年来,全县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以全民所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1957的工农业总产值为5531万元(不变价1980,下同),比1949增长52.7%。一五期间年均增长8.8%,其中工业产值占总产值的20%,为1949。
2.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5)。1958期间,实行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高潮,进行了农田基本建设,修建了一批重点水利工程,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所有的私营工业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鹤山县当地的工业建设。1960的工业产值是1957的两倍。但由于“反右倾”不断,高指标、盲目指挥、夸大其词、“* * *风”、平均主义再次泛滥。据省有关部门对高河等12个县的调查统计,各级“* * *产风”的现金和实物优惠为每个合作社66万元,平均每户72元,每人18.8元。“* * *生产方式”动摇了以班组为基础的三级所有制,动摇了平等交换和按劳分配的原则,搞乱了一系列经济政策,使经济工作出现了一系列失误。如1958年,全县掀起全民钢铁冶炼高潮,大兵团深耕土壤,工业规模化经营,投入了巨大的人力,消耗了巨大的财力,造成了巨大的浪费,严重挫伤了群众的积极性,给全县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造成了以后三年的经济困难。从1961起,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落实农村各项经济政策,下放农村体制,实行“三级所有制、以队为主”,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恢复工业计划管理,实行按劳分配,恢复农村集市贸易,搞好市场购销。经过三年的调整,工农业生产实现了协调发展。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7656万元,比1957年增长38.4%。其中,工业产值比1957增长101%;粮食总产量达到911万吨,比1957增长34.2%;财政收入1377万元,比1957增长了6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261,000元,比1,957增长53%。
3.“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7)。1966年5月,全国各地掀起“文化大革命”,强调“阶级斗争为纲”,忽视经济建设。学生“停课闹革命”,工人“停产闹革命”,领导机构瘫痪,工业生产一度受到打击,连续四年下降,1970比1966下降3%。在农村,由于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抵制“左”的思想,坚守生产岗位,为调整时期发展农业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县农业生产仍能保持增长。农业产值1970比1966高25.8%。“四五”期间,经济管理机构相继恢复和完善,工农业生产缓慢恢复和回升。1977的工农业总产值为144万元,比1970增长42%。其中,工业产值5656万元,农业产值8720万元,分别比1970增长82.2%和24.3%,社会商品零售总额7064万元,比1970增长48.7%。
从建国到1978的近30年间,全县经济虽有一定发展,但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政策制度多变,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仍相当缓慢,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1%。工业仍然无法跳出“五小”产业(小农机、小纺织、小化工、小水电、小五金)的怪圈,农业始终无法摆脱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困境。农村生产力低下,农产品商品率低,农民收入低。1978年社会总产值为152万元,人均国民收入为406元。
4.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新时期(1978-1985)。粉碎“四人帮”后,县里立即拨乱反正,落实干部政策、知识分子政策、侨务政策,平反冤假错案。1978讨论真理标准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开展“两个凡是”的批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定,我们坚决维护;我们总是遵照毛主席的指示,解决一些干部思想上的僵化和半僵化问题。纠正了被“四人帮”颠倒、歪曲、篡改的方针、政策和理论,恢复和发扬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实现了工作重点的转变。在经济工作中,我们将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方针,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鹤山市气候宜人,土地肥沃,耕作条件优越,历来是广东省的商品粮基地。鹤山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使传统农业向商品化、基地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已初步建成优质粮食、蔬菜、西瓜、葛根、水果、生猪、三鸟、水产、花卉苗木、木薯十大农产品基地。
建国前,由于我国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水利设施落后,交通不便,农业长期处于封闭的小农经济,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历史上是一个缺粮县。水稻、红烟、茶叶、桑葚是这个县的传统农产品,1949年粮食总产量44716吨,农业总产值1567万元(现价)。农民人均产值只有92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变了生产关系,大力兴修水利,科学种田,发展了农业机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传统的以粮为一体的单一农业逐渐发展成为多元化发展的农业。1985年农业总产值9905万元(1980不变价),农民人均产值374.5元,分别是1949年的2.5倍和3.1倍。农村经济总收入1.9亿元,农村人均收入484元,分别是1.978的3.25倍和2.67倍。
2010年,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224686万元,比上年增长4.70%。其中,农业产值81,361,000元,比上年增长4.20%,林业产值9723万元,比上年增长43.00%,畜牧业产值96051,000元,比上年增长3.60%,渔业产值3491,000元
十一五规划落实强农惠农资金9962万元。养殖产值比重由2005年的56︰44调整为36︰64,获得“生猪调出大县”称号。十一五期间,* * *改造中低产田1.7万亩,低产鱼塘6060亩。省重点农业企业1家,江门市级企业6家,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5家,农业产业化组织带动农户1.97万人,户均收入7602元。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企业23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20家,绿色食品认证企业2家。合山现代农业总体规划和双河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一批省级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和省级小型病险水库竣工,沙坪威廉泵站改造工程顺利推进。建国前,鹤山只有一些小规模工业,以农副产品加工修理为主。这些产品以茶叶、烟丝、酱油和工艺狮子头而闻名。12年(1923)出现了印刷术和土著造纸术。14年,沙坪成立了光明电器公司——协隆米机,开创了鹤山的近代工业。然而,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连年战争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减缓了工业发展。到1949年,全县只有54个规模小、设备简单、生产水平低的小型轻工业和手工业工厂(场),从业人员770人,全年工业总产值只有771万元(按不变价格1980,下同),占当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2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积极发展地方工业。从65438年到0953年,国家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建设。1956年,完成私营工商业改造,全县24家私营工业企业改造为公私合营企业,660名手工业个体劳动者先后组成48个生产合作社(组)。在此期间,该县设立了13家地方国有工业企业,如棉纺、制砖、印刷、农业机械、烟丝和木材加工等。1958年实行“全私营工业”政策,县内地方工业大发展。但此后20年,由于“左”倾路线的干扰,工业发展曲折缓慢。到1978,全县有工业企业138家,从业人员5470人。
改革开放为鹤山工业带来了新的转机。贯彻“科技兴县,工业兴县”的方针,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以纺织工业为主的现代工业。1980 -1985年,全县独立核算工业固定资产投资8462万元,是过去30年总投资的1.36倍。到1984,* *进口了价值696万美元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促进了工业技术进步,加快了产品更新换代,为全县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从传统手工业向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的现代工业转变。全县工业初具规模,形成了纺织、服装、建材、五金、造纸、磷肥、化工、水泥、挂车、机械、电子、电机、照明、烟草、塑料、印刷、制鞋、酿酒、食品等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企业2300家,从业人员1万人。主要工业产品50多种,名优产品30多种。中国优秀产品1个,省优产品8个,棉布、毛巾、毛衫、毛毯、服装等7个产品被列为省优出口产品。工业出口产品占全县出口额的82%。1985的工业总产值为22578万元,占当年工农业总产值的69.5%,比1949增长了38倍。其中,纺织工业总产值超过1亿元,占当年工业总产值的49.8%。“六五”期间,工业年均增长25%,高于全省15.5%。1985年实现利税3364万元,占同期总投资的129%,比1980年增长2.1倍,出口创汇。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保持较高增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59亿元,增长65.438+05.1%。增速居江门四市三区首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1,531亿元,同比增长26.6%;其中,轻工业产值654.38+078.46亿元,增长654.38+04.8%;重工业产值654.38+036.85亿元,增长654.38+09.1%。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0.91亿元,增长6.5%;股份制企业达到6543.8+025.88亿元,增长2654.38+0.7%;外商及港澳台商企业产值179.31亿元,增长12.6%,其他经济类型产值9.2亿元,增长32.2%。工业销售产值293.79亿元,增长10.5%,工业产销率93.18%,下降1.91%。在我市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中,纺织业实现产值6543.8+0.932亿元,下降0.28%;金属制品业产值39.82亿元,增长9.2%,占总产值的12.63%。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完成产值37.47亿元,增长15.9%;印刷业完成产值28.67亿元,增长12.5%;皮革制品及其制品产值22.47亿元,增长13.9%;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产值165438+2400万元,增长46.7%,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产值37.79亿元,增长30.2%,占总产值的12%。双河、鹤城、桃园、龙口4个镇规模以上产值增长25%以上。企业21家,年产值超过6543.8亿元,增速超过30%。产值1亿元工业企业67家,比上年增加4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6家,净增58家。工业用电量6543.8+0.476亿千瓦时,增长2.7%。
截至2009年底,全市私营企业2514户,注册资本38.77亿元,分别增长9.1%和25.6%。个体工商户16606户,注册资本4.05亿元,同比分别微降0.5%和增长9.6%。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235家,产值654.38+032.49亿元,增长26.6%,增加值25.66亿元,增长24%。新增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0家,产值2.9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8.78%。2009年实际利用外资6543.8+770亿美元,同比增长654.38+05.4%。新批企业数为11,新增企业数为18。合同利用外资2500万美元,下降89.3%。
美亚集团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毛毯制造商,余音照明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照明制造商,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印刷企业之一。美亚拉舍尔毛毯、华山泉矿泉水、碧力奇电热水器、鹤山电机、明科达台灯、东谷酱油、胜利厨具鞋帽、灯饰、制伞、时装等一大批优质产品享誉国内外市场,近200个产品获得省级以上名优新产品称号。
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66.59亿元,增长15.1%,居江门四市三区之首。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1.531亿元,增长1.6%。主导产业稳步发展,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67家,比上年增加4家。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例演变为8.2:56.1:35.7。内外经济源的协调发展。民营经济壮大,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工业产值132.49亿元,增长26.6%。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21家,实现增加值2.73亿元,同比增长13.1%。房屋建筑面积248.58万平方米,增长9.5%。房屋竣工面积91.92万平方米,下降2.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房地产投资大幅增长。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34亿元,增长20.3%。从投资结构看,基本建设投资20.52亿元,增长2.65倍,更新改造投资654.38+0.505亿元,增长654.38+0.2%。其他投资6543.8+0.82亿元,下降2654.38+0.3%,房地产投资2654.38+0.94亿元,下降8.7%。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654.38+0.3亿元,下降52.3%;第二产业投资22.32亿元,下降6.2%;第三产业投资45.89亿元,增长40%。
全年房地产投资21.94亿元,下降8.7%。商品房施工面积65438+90.2万平方米,增长35.9%;商品房竣工面积58420万平方米,增长1.28倍;商品房销售面积79030万平方米,增长96.2%;商品房销售额35.58亿元,增长1.3倍;商品房空置面积5.7万套第三产业成为鹤山发展的新亮点。通信、电子、汽车、住房等高端、大额商品销售旺盛,新的消费热点加快形成。交通、旅游等行业发展良好,金融证券、保险、信息、中介、社区服务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2009年,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3%。消费市场需求旺盛,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22.6亿元,直接拉动GDP增长2.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完成投资21.94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79万平方米,增长96.2%,商品房销售金额35.58亿元,增长1.3倍。启动全市现代物流中心建设,完成鹤山物流园铁路货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开展广珠铁路鹤山站扩建申报工作。
2010房地产、金融、旅游、物流等现代服务业继续发展壮大。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81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0.7%。房地产业已经成为服务业的重要支撑。十一五期间,全市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83.5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7.5%。商品房销售面积23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13亿元。金融运行平稳,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加大。2010年,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11441亿元,比2005年增长2.6倍。邮储银行鹤山支行、交通银行鹤山支行、国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运营,保险证券机构大幅增加,荣获“广东金融稳定奖”。2010年,旅游总收入1359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63倍。该市现代物流中心已成功纳入全省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重点项目和全省现代产业500强项目,被认定为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