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百岁老人介绍如皋百岁老人

到了如皋才知道自己的年龄。据2008年统计,生活在长寿之乡江苏如皋的百岁老人为251人,占每万人的1.73人,比联合国制定的每万人0.75人的标准高出1倍以上。

据如皋市民政局统计,如皋市95岁以上老人2097人,90岁以上老人5800人,80岁以上老人4.9万人。百岁老人中年龄最大的是张天师,2014年109岁。如皋的寿星很多,这是如皋成为全国六大长寿县市之一的重要原因,如皋历史上也有很多寿星。前不久,笔者无意中翻阅如皋县志得知,如皋县志记载了历年的长寿人,其中《如皋县志·嘉庆志》也记载了乾隆年间有两位寿星参与“千年”。

“千宴”是清朝皇帝为庆祝生日而举行的盛大庆典。当时各省官员、士绅、老人都去北京为他祝寿。这个活动在当时被称为“千宴”。至于“千宴”,据史书记载,清代康熙帝、乾隆皇帝共举行过六次。一方面目的是宣传敬老优待老人的政策,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国家对城市的高度重视,风景这边独好”。在这六次“千宴”中,康熙皇帝主持了四次。嘉庆元年正月初四,太上皇乾隆为8000位老人举办的“千宴”最为红火,盛况空前。60年10月26日,乾隆皇帝决定在次年正月春节举行儿子严的登基大典,并在此期间举行“千宴”。此后,又于10月28日、11月22日、12月16日三次发布命令,说明举办“千宴”的理由和对宴席的年龄要求。根据圣旨,“六十岁以上的人需要有一个预宴...允许70岁以上的人参加宴会”。法令颁布后,省级官员迅速全文转发了通知。于是,全国各地60岁以上,有身体和经济条件,愿意支持老人去北京预宴的老人,都在当地官员的组织下来到了北京。于是,如皋寿星吴继昌(81岁)和石景玉成为了八千进京老人中的一员。《如皋县志·嘉庆录》记载:“吴基长,本名魏庭,八十一岁。遇清帝千年,拜八品冠,得鸠杖银章,得千年……”。石景瑜也是“恭敬大方,以鸽杖、银章、绢帛、真异数等为荣……”。这两位老人不仅去了北京参加会议,还被允许坐下来受到皇帝的接见。那时候是多么的荣幸啊!

正月初四在宁寿宫举行“千宴”。参加宴会的有皇室的王子、王公、蒙古人、四部的王公、女婿、皇室的大臣和官员,以及70岁以上的军民3000人。从圣旨的内容和《如皋县志》中的记载来看,如皋进京的两位老人是3000人的成员。此外,5000名60-70岁的老人因宁寿宫无法容纳他们而无法参加宴会,但他们都被逐一给予食物,并像参加宴会的3000人一样,被给予诗歌,如意长寿棒,银牌和其他东西以纪念他们。乾隆皇帝主持的八千人“千宴”是一次空前绝后的盛会。“千宴”之所以决定在嘉庆元年正月之后举行,一是因为距离上次“千宴”已经过去10年,乾隆皇帝已经当了60年皇帝,尤其是“史无前例”,“千宴”的举行,说明“国家重视Xi而疲惫,风景繁华”二是 因为乾隆皇帝在册封大典时举行“千宴”,还包括模仿皇帝的祖先康熙皇帝,表明他在位60年间一直“勤于夜场,勤于谋政”。

康乾皇帝举行千宴尊老敬老,客观上对提高和巩固清朝在群众中的威信起到了极大的积极作用。虽然在当时交通和物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尊老敬老并不是上策,但召集全国各地的老人举行“千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和促进尊重和善待老年人的社会氛围,尤其是在中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候。2012年,复旦大学遗传人类学教授李晶带领课题组启动了“如皋长寿人群健康追踪调查”,对705名95岁以上的长寿老人进行了DNA检测。发现人类三个基因的线粒体DNA与长寿显著相关。李晶教授认为,遗传因素对长寿的贡献约为25%,心理健康、生活方式、饮食、水质、空气环境等综合因素是如皋人除基因外的“长寿秘诀”。据了解,世界著名的长寿之乡,如秘鲁的维尔卡王霸、日本的丽华等,大多是地处寒带或远离尘嚣和污染的“世外桃源”。

中国历次人口普查结果也显示,长寿人群大多生活在高海拔山谷和人烟稀少的边疆,中国“六大长寿之乡”中的另外五个——广西巴马、湖北钟祥、四川乐山、辽宁兴隆和新疆克拉玛依的情况较好。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工业发达地区附近的如皋是个例外。然而,正是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的“先天优势”,如皋人的饮食习惯、生活规律、保健经验等。可以成为大多数都市人可以借鉴的“长寿模板”。

早晚吃粥,食物新鲜多样。

据如皋市长寿研究所2002年对120位长寿老人的抽样问卷调查,60%的老人既吃粗粮,也吃面粉和米饭。大多数老年人吃素菜,但只有1人吃素。其中,58%的老年人以吃鱼和鸡蛋为主。据调查,如皋百岁老人93%吃的是大米、白面等面米,玉米、大麦、元麦等粗粮。除了主食,还有蔬菜、水果、干果等。也有供应,包括正餐、小吃、点心,相当丰富多样。李晶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在调查中还发现,长寿老人摄入的鸡蛋和牛奶较多,其中牛奶摄入量为每人每月2.5公斤以上,肉类蛋白质摄入量很低;30%以上的人爱喝蜂蜜,40%以上的人经常吃红枣,平时多吃蔬菜水果。如皋人的饮食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早晚喝粥,中午吃饭。据调查,74%的长寿老人早上和晚上午餐吃粥和米饭。长寿之乡巴马的人也有这个习惯。早上喝粥的好处是调理脾胃。经过一夜的蠕动,胃基本排空。此时,处于空空状态的胃需要补充水分,吸收营养。中医有“年逾五百,殷琦五百”的说法,说明老年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肾精不足的问题。经常喝粥可以起到补肾益精,延年益寿的作用。在如皋,一般家庭早晚以一锅热米粥或玉米粥为主,外加馒头等主食。那些因为赶上早班而在点心店吃豆浆油条的年轻人,晚上吃完一碗饭也要喝一碗玉米粥。

李晶教授调查发现,长寿老人血常规指数低,体型偏瘦,肝功能较好。他们一般没有患过肿瘤、糖尿病、中风等疾病。现代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很多年轻人喜欢一周买1次,把一周需要的蔬菜水果肉蛋都买好,塞到冰箱里。据《如皋长寿计划》作者介绍,如皋人吃东西特别注重新鲜,被当地人称为“淡水”。如皋人很少在冰箱里存菜,基本都是在早市买。资料显示,萝卜、青菜、豆芽、丝瓜等新鲜常见蔬菜的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因为其中含有一种能抑制肿瘤的干扰素诱导剂,但两天后,这些蔬菜中就会几乎不含抗病毒和抗癌物质。

晒背防病,少洗澡,多泡脚。

除了饮食,如皋人还保持着许多特殊的生活习惯和保健方法,代代相传,就像当地人的“长寿秘诀”一样。如皋人喜欢通过日光浴来预防疾病,其中“仰晒”最受欢迎。如皋人认为,正常的脏腑功能是由阳气支撑的,阳气充足,身体才能抵御疾病的侵袭。所以如皋老人普遍爱晒太阳。与众不同的是,他们日光浴的重点是“晒后背”,让充足的杨灿赶走盘踞在后背的殷琦,身体一年四季都感觉温暖。当地人经常调侃说,他们是在用太阳作为“免费补药”,改善阳虚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这样的“免费”保健方式有搓手、搓脸、搓脚等。如皋老人一般都是先搓搓手,再用滚烫的手搓搓脸,把下颌、嘴巴、鼻子、眼睛、额头、耳朵、太阳穴、脸颊都搓一遍。如皋老人也注意揉脚,一般是早晚。先搓他们的手,再搓他们的脚底。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两只脚面对面放在床上,左手搓右脚,右手搓左脚;另一种是用中指或食指的指尖从脚心到脚趾按摩,每次100-200次,隔几天再按一次,最后可以达到500-1000次。冬天少洗澡,多泡脚。如皋人认为冬季阳气蛰伏,老年人气血两虚。老年人如果在冬天过度频繁地洗澡,皮肤就会松弛,津液就会外流,精神活力就会外漏,精血就会消耗。所以如皋老人冬天不洗澡,也不提倡背部按摩,因为背部藏阳,按摩会惊扰阳气,导致阳气外泄。作为替代,如皋人更喜欢用热水泡脚来调节全身。这是因为脚有反射区和无数的穴位。用热水泡脚可以刺激反射区和穴位,促进足部和全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

乐观的心情,几代人和睦相处。

李晶教授和他的研究小组发现,90%的长寿老人都很乐观,家庭关系非常和谐,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许多代。2004年,如皋市政府组织了一次五代同堂拍全家福的活动,吸引了158个家庭参加。据了解,如皋历来有敬老、爱老、养老的传统。很多如皋人认为,传统孝道文化深入人心,不能尽孝的人受到良心谴责。久而久之,焦虑不安充斥内心,疾病随之而来。孝顺老人的子女,心态平和,脏腑和谐,有利于健康长寿。研究表明,对于习惯群居生活的人类来说,长期独处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和心理压力,甚至可能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和免疫功能下降。祖祖辈辈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受到子女尊敬的老人,在生活起居、衣食住行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更重要的是,祖祖辈辈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老人,可以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避免孤独之苦,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内心的满足,有利于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