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现在年轻人的佛教态度?

至少从个人角度来说,这不能称之为权衡个人现有格局和财富后的最优选择。

1.认识到资源不足的自我限制。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但是我没钱。

2.原本是一个欲望不高的角色,只是在基本物质保障充足的情况下,想过佛门的生活。

-有些人是天生完美,并享受它。

3.梦想和自我定位是有差距的,缺乏自我意识导致了太多的希望和失望。

——没有评估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水平,总觉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多。后来被社会打了,心理落差大,义愤填膺。我只能压抑内心的渴望。

4.现在的舒适区真的很舒服。互联网增加了年轻人对生活的理解,很多人都活在一种‘去哪儿就去哪儿’的心态中。

——佛教随波逐流,想要美好的东西,但现在自己住也行,想买想吃的基本都能满足。

5.我不想过多的参与韭菜的生活,也不想让我的孩子继续重复这样的生活。

——现在的年轻人几乎一眼就能看到尽头。既然都不开心,就不要苦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