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过去,虐现在;谦和而远之。”
思想与文章首页-古今哲学-正文
陈:通向想象的世界——读《庄子》作者:陈时间:2007-1-11来源:中国学术阅读:127人。
字体:大、中、小字打印本文
第1页第2页
庄子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世界。但不是每个打开这本书的人都能进入这个世界。阿津人嵇康说“这本书需要重新注释,弃人取乐”,因为他怕使它成为训诂学。【1】现代学术的错就在于把它挤压成一种干巴巴的理论。司马迁说《庄子》是“一篇率概的寓言”,“空话无事实”。〔2〕郭说:“你们讲党外”,“不经过它,就是百家争鸣”。这一切都提醒我们,读庄首先需要想象力。所谓“没有事实”,并不是说只有想法没有情节的话。相反,它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只是这些故事,包括看似真实的故事,在经验或历史中,都是不可能或从未出现过的。所以是“党外”“无经”之谈,超脱世俗。一句话,就是虚的。同时,正如学术界所公认的,庄子远非一人之作,他的作品是集体想象的产物。想象是非常重要的,它的意义不仅在艺术和文学上,而且是人类普遍的精神现象。但如何想象政治,如何想象哲学,是一个充满疑惑的问题。我们的阅读是跟随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进入庄子的世界,然后去琢磨政治、哲学和想象的内在关系。
一.诗歌、历史、理论和戏剧
《天下》认为,《庄子》的叙事模式有寓言、同义反复和无厘头。虽然很难确定这三个词的含义,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则寓言来自于想象。试想无需定义,读者引用一段文字就能理解:“北方有一种鱼,名叫鲲。坤大,千里之外。变成一只鸟,它的名字叫彭。彭的背影在千里之外。愤怒地飞走,它的翅膀像云一样挂在天空。如果是鸟,航运会迁徙到南明。南明,天池也。”[3]但要揭示庄子的独特性,如与道家的老子、儒家的《论语》、《孟子》的差异,寻求对想象与其他思维方式关系的理解,需要先做一些探讨。昨日老、郁、孟三本,似乎和庄子的说法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老也是虚构的,余也是有故事的,而孟有很多有思想的对话。如何定义这些差异?
老子的体裁是诗歌,诗歌自然需要想象力。“善如水,水无争而为万物之善,水为众人之恶,故为少数之事。”(王笔本,第八章)老子在表述其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和形而上的经验原理时,大量使用了自然现象,如风、阵雨、河海、山谷、声音、颜色、婴儿、猪等。,传达“道动于道”、“道法自然”的信念。然而,这些只是零散的图像。它没有人物,没有对话,没有事件,人们能记住的只是几句格言警句。否则,庄子的寓言就提供了一个后世读者津津乐道的故事。比如《老子》有“民多利器,国惊;人多巧,奇物长”(第五十七章)。同样的想法,《庄子》有一段有趣的叙述:
子贡南征楚,反叛金,过汉阴,见一夫为育婴堂挖地道入井,捧瓮倒出。然而,他尽了很大的努力,却没看到什么成果。子贡道:“有了这里的设备,一天可以泡一百床,却可以看到更多的成果,不费吹灰之力。主人想要什么?”抬头看着园丁,他说:“我能做什么?”他说:“砍柴是机器,后面重,前面轻。抽水则计为汤,故名。”笑着对苗圃说:“听说我的老师,有机械就有机的做事,有有机的东西就有有机的心。”心脏在胸腔的时候是纯白的。纯白不备,神不定。不确定者,不在道中。我不知道,我很惭愧。”子贡羞愧难当,居高临下。┅┅(“天地”)
零散的意象和故事情节的区别,就是老和庄的区别,后者更感性。故事是有情节的影像叙事,但不一定是虚构的。儒家第一经典《论语》有一个故事。《汉书·文艺志》说:“论语是回应弟子的人,弟子听孔子的话。”当时的弟子都有自己的笔记。由于师傅是小卒,弟子们就按照编纂的样子来编,所以叫做《论语》。“因为记录的内容有时候会包括‘回应’的具体情况,有情节,这种故事其实就是记录。简单对比一下《庄子》中的孔子和《论语》中的孔子就能说明问题。在《论语》中,对孔子的困境有一些简明的记载。例如,在卫灵公,有一种说法:“当你过去被剥夺食物时,如果你生病了,你就不能繁荣。当鲁兹看到它时,他说,“即使是一个绅士也是贫穷的?”子曰:‘君子穷,小人穷奢。’"但《庄子》编了几个故事:"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食"。这些故事不仅在内容上不同于《论语》中所载的故事,而且在他们自己描述的孔子形象上也有所不同。比如《三木》和《让王》里的故事就很不一样。《让王》的故事是“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食粮”,“色尽,弦歌在房中”。孔子弟子觉得不可理喻,对老师说自己穷。孔子说:“你在说什么?君子知道就是知道,穷人知道就是穷。今天,邱持仁义之道,以患乱世。为什么穷?故自省不穷于道,难而不失其德。寒来暑往,霜雪飘落,我才知道松柏的繁茂。蔡晨的尴尬是邱琦的幸运。”一番花言巧语之后,师傅和徒弟又一起跳了起来。这个故事显然是根据《论语》发展而来的。【4】《山木》很不一样。它的故事是:“孔子包围了蔡晨,七天不吃火。大公把他吊死,说:子还能活多久?说,‘自然。‘这孩子是不是恶到要死?’说,“自然。”然后,大公爵告诉孔子,他不会死,孔子非常相信他是善良的。然后,他“辞了朋友,去了徒弟,逃到大泽,穿褐衣,吃栗子,不惹飞禽走兽。”一个人去做隐士。┅┅《庄子》可以说是关于历史的第一声“戏说”。
没有必要和《论语》做详细的比较。我们可以知道,庄子是一个虚构和寓言,只有通过其内部帐户的矛盾。在体验层面上,同一个人在同一时空不会有完全相反的思想和行为。但对立的叙事能在同一部经典中共存,说明读者只是把它当做虚构或想象。记忆和想象都可以有简单或复杂的图像,但记忆的图像目标是指向经验中发生的对象;而想象不仅可以重新整理经验材料,还可以虚构不存在的人和事,从属于想象的目的。[5]在想象中,同样的经验材料可以由同一个人重复,以不同的方式改编,而不同的想象会把材料处理得更加多样化,比如《庄子》作者对孔子的运用。记忆与想象的反差,提醒我们如何读庄。
一个思想人物的故事,无论剧情有多曲折,重点都是背单词。就其本身而言,往往是对话比独白更有剧情感。在这一点上,孟子类似于《论语》。但《论语》是他的弟子们记录的文献,《孟子》是孟子(也可能是他的弟子)的著作。赵琪说他以仲尼为榜样。“我想发表空洞的言论,不如行动深刻而明确。”于是,他把公孙丑和万章的所有难以回答问题的弟子都召集起来,写下了他的证词和七本书。”[6]这种写书的方式导致了两种效果。第一,魏源说:“七章中没有关于孟子外貌和言语的内容,与《论语》记载其师为徒不同。".诚如朱所言:“《孟子》是一部疑是其人所撰之书,故首尾一体,无所缺憾。”“看那七笔,像是选角,不用剪辑就能搞定。”[7]这意味着,与《论语》相比,《孟子》的创作倾向是理性因素的增加,而感性因素的丧失。正是这种倾向,形成了孟子与庄子口才的对比。孟子的口才充满了论证,而庄子的随口之言却有着梦幻般的效果。以关于是否存在以* * *人性为基础的道德标准的争论为例,在列举了夷狄之味、师旷之乐、子之貌为世人所公认的事实后,孟子作出推论:“故口之于味,有同瘾;耳之于声,有同听;眼睛在颜色上,有同有异。至于心,是独一无二的吗?和心一样的是什么?也是合情合理,天经地义。圣人首先获得我的同情。所以,义正辞严,悦我心,犹悦我口。"(《孟子·高子上》)否则,庄子的比喻之言充满想象:"而我试问一个女人:人睡湿了,腰病就死了,那鱼呢?“当你在树林里时,你害怕它。猴子呢?谁知道这三个谁对?人吃稻草,麋鹿吃推荐,蛆吃甜带,乌鸦吃老鼠。谁知道味道对不对?猿应该是雌性,麋鹿和鹿交配,泥鳅和鱼一起游泳。李记,人之美;鱼见其深,鸟见其飞,麋见其骤。谁知道世界的正色?自观,仁义之端,是非之抹黑,范然糊涂,吾恶可知其辩!”(《庄子·万物之论》)
《孟子》中的对话与《公孙紫龙》中的主客之辩很接近。这种对话的力量不在于对话者的身份和个性,也不在于是否煽情,而在于能否以理服人。看这个论点是逻辑分析,不是故事。《庄子》寓言充满戏剧性,对话更像台词。人物和情节是理解台词不可或缺的。有些看似合理的论点,如果从逻辑的角度来检验,可能是不切题的。比如庄子和惠施关于《秋水》中“鱼之乐”的争论,激昂的人未必是得理的人。
《老子》、《论语》和《孟子》、《庄子》的区别,可以看作是诗、史、论、同剧的区别。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使整个《庄子》充满了魅力和困惑。应该从看剧的角度去读《庄子》。[8]
第二,编辑过的图像
从想象的角度,在比较了几部经典之后,《庄子》的叙事方式(或思想)浮现为一个大胆的轮廓。同样是想象力,与老子相比,有人物,有情节;同样的故事,《论语》是现实的,它是虚构的;作为思想的对话,《孟子》的结构是逻辑的和戏剧性的。这初步提醒我们,在阅读《庄子》时,不要局限于几个抽象的概念,不要把重点放在情节的真假上,甚至不要拘泥于文字的字面逻辑。[9]这是对研究哲学的传统方式的一种纠正。想象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有自己的前提、结构和力量。在《庄子》经典思想现象中也有深刻体现。
想象力可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想象是回忆和构思形象的思想活动。狭义的想象,简而言之就是构思不真实的形象及其活动。这与历史、新闻、私人日记所追求的目标相悖。本文使用狭义的想象概念。在书面记录中,不诚实至少包括两个层次。首先,对经验中曾经存在的一些要素进行新的整理或综合。元素主要是指人、事件或特定时间。这是缺席者的想象,比如《庄子》中的孔子及其弟子。第二,想象一些根本不存在,甚至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比如快乐游开头的鱼变鸟,坤变鹏的神话。想象并不否认自己的虚假,更不用说假装自己是真实的。但是用一些经验主义的元素来做一个新的故事,是为了和经验现实做一个更有针对性的比较。假的时候是真的,是真的假的。创造这种形象最好的方法就是谈梦。梦的内容没有经验现实,所以是假的;但是人会做梦,会做各种奇怪的梦的体验是真实的。庄子是一个梦想家,《庄子》的作者不乏讲梦的专家:“过去的梦是胡蝶的,在胡蝶是生动的。自我比喻和野心!我不知道周野。突然感觉到,就会突然感觉到。我想知道周之梦是不是胡蝶和?胡蝶的梦想是周瑜?周和会有分。这叫物化。”这个寓言中的人物情节极其简单。庄周在经历中不可能成为胡蝶,但在梦里却是真的。其中的关键时刻不在梦中,而在睡眠中。这种感觉引出一个很大的问题:有生活就有梦想,还是有梦想就有生活?打个比喻,人生就是一场梦。但庄与蝴蝶同梦同眠,其实是一种交叉对应的关系。庄梦蝶眠,庄醒。它的奇特,就像艾西尔的那些黑白印花,隐显的画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培养。【10】庄子用梦来体悟人生,而庄子后期的研究则发展到以梦说人生的批判:
庄子初,见空头骨,头骨有形。用马打他,于是问他,说:“主人贪生无知是怎么回事?”儿子会不会有亡国之事,斧头斧头,为什么?儿子会不会一路不顺,羞于父母和妻子的丑陋,为什么?孩子会不会饥寒交迫,为什么?儿子的春秋是什么原因?”于是他告别了,扶着头骨,躺在了枕头上。半夜,娄做了一个梦,说:“众子之言,如辩士也。所有的哲学家都说陌生人很累,但是没有死亡这种东西。“你想听到死亡吗?”庄子曰:“当然。”“你死了,上面没有君主,下面没有大臣,也没有四季。天地既然是春秋,就不能南渡王乐。”庄子不相信我。他说:“我把四明救活了。是我儿子的亲骨肉。违背了我的父母,我的妻子,我的知识和我儿子的愿望。”骷髅头深深皱起眉头说:“我可以抛弃南方的王乐,回去为天下效力!”(《智乐》)
庄子这次没有变成骷髅头,而是和它说话了。这是生者和死者关于生与死的意义的讨论。可能有庄子,可能有骷髅头,也可能有把骷髅头当枕头的人,但是骷髅头不会说话,所以庄子提问,不期待回答。在梦里,各各有机会说话。它可以根据生者对生与死的不同体验,纠正生者对存在意义的误解。强大的想象力能以虚假的形式传达深刻而富有感染力的思想。
庄子做了不同的梦,孔子却能在同一个场景下表现得像不同的人,说明想象力有一种不受经验可能性束缚的思维方式。萨特在《想象心理学》中论述说:
事实上,思想不是以对象为基础,而是以对象的形式出现。如果一个观念是以一系列综合联系在一起的想象意识活动的形式发展起来的,那么它就会使这个作为形象的对象具有生命力。它有时表现在这一方面,有时又表现在另一方面;有时候它有这样的确定性,有时候又有不一样的确定性。.....如果我们在想象性地思考一个单独的物体,那么出现在我们意识面前的就是这些物体本身。它们的外观将与它们的实际存在相同,即作为具有形式、色彩等确定性的空间意义上的现实。但是,它们永远不会具有感性对象所特有的个性和统一性。这里会有一些扭曲,会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模糊,会失去不确定性。[11]
简而言之,一个动态的形象可以在想象中发展出不同的动态或情节。这些不同情节的出现,可能会导致基本形象的变化。这大概是就一个人的想象力而言。如果那个形象(人物或事件)不是某个人想象的产物,而是历史文化中具有生命力的形象,那么可能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形象的发展中来,然后这个形象的历史命运自然会改变。《庄子》中的孔子为什么有不同的面孔,这是可以理解的。庄子不是一个人的作品,不仅是孔子,包括他的弟子,还有庄子和他的惠施这样的朋友。其实是集体想象的产物。同时,由于《庄子》中的人物不仅多样,而且人物之间的关系也不是现实主义长篇叙事文学中的那种真实时空的联系,因此,人物之间、故事之间、甚至同一人物的不同故事之间,都不可能有情节或思想上的联系。有时,你可以将它们作为待加工和整合的材料。即使已经成为经典篇章,也可以这么看。
再来看逍遥游的章节结构。《易游》放在《庄子》的开头,和《万物之论》一样,被公认为庄子的代表作。但相比之下,《吴起论》的论述比较抽象,而《逍遥游》的情节感比较强。* * *共有16章,排列如下:1,“北冥有鱼,名曰鲲”,2,“”3,“夫水不厚,不忍大船”,4、荀与薛鸠。11,尧允天下为,12,首乌问叔廉,13,宋满时张符自在,14,尧治天下人,15,惠子叫庄子,16。这一章16,唯一的议论文是第3、5、8章和10,***4章。这些议论性的文字也充满了带有隐喻的形象,但是没有情节。剩下的13章节都是有角色的故事。但这12个故事和四个论点的排列规律似乎很难把握。按照主题,1到7章大致可以归为“大小之分”,而后面两章,都是以“惠子说庄子说”开头,是“有用与无用之分”。第八章到第14章,主题松散。如第13章“宋朝人造张服舒服,人越掉纹身越没用。”和第14章“姚治天下之民,平天下之政。我去看四子射的山,分水的太阳,失去了我的世界。”虽然形象清晰,情节分明,但与上下文无关。其实即使是前七章,第五章的讨论也是插在位置上,把前后关于鸟的意象分开,也很别扭。
这种马虎现象在《吴起论》中是无法避免的。【12】反倒是《外国杂文》里的作品,比如《让·王》,在整个故事系列里都是同一个主题;《说剑》故事单一,结构完整。但两人都被苏轼斥为“浅薄无知”于庄子宗祠。它可能意味着读者不关心文章的布局,而是对一个短小精彩的故事或讨论感兴趣。而且先看哪个故事也没关系。如果没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可以把逍遥游16章节的顺序重新排一下,相信可以接受。这启示我们,《庄子》中这些名篇的作者一开始并没有在短时间内把它们当作完整独立的文章。情况很可能是,在不同的时间,单独写一个独立的故事或论述,然后粗略分类,分组成章,再加标题。[13]作者、编辑、提名者可以是同一个人(如内章),也可以是不同的人(如外章)。[14]这个假设也符合萨特的想象思维方式。一个动态的形象形成后,会在作者的头脑中酝酿、发展,甚至变形。同时,其他意象也可能被构思来表达相似或不同的思想,所以读者在《庄子》中读到的是多种复杂意象系列的交织。【15】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幅蒙太奇剪辑过的作品,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幅以零散的视角展示的国画长卷。掌握想象的特点,与理解庄子的结构是一致的。
想象不是现实,无法在体验中实现。假想敌其实毫发无损。一个在想象中复活的老朋友,永远没有重生的机会。就改变现实的作用而言,想象未必有理性认识的效果。但它有评价事物和表达情感的力量。想象一个背叛了自己的朋友充满仇恨,而一个脱离想象的恋人充满依恋,这是普通人的体验。日常想象对自己影响不大。想象一些重要的、深远的、复杂的或微妙的、远离个人生活形象的东西,是对想象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拓展。读《庄子》,就是进入了一个远离日常生活的思想世界。
第三,故事中的角色
《庄》里的故事是不可能的,这里不需要全面重复。应该讨论的是这些故事中的结构元素。经验再怎么变形,也和日常世界有对应关系。人物永远是故事的中心。《庄子》故事中的人物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不在场的历史人物。虽然他们的言行可能不遵循日常生活的规则,但他们基本上没有超人的奇怪能力。其代表人物是庄子和孔子。第二类是虚构的与日常世界中的普通人没有太大区别的人,尤其是生活在社会边缘的人,就像地球上世界里的散兵游勇,德冲府里的遗民。第三类是那些在史记中出现过,但记载简略,或者根本就没有记载在历史上,经常在故事中发挥超常能力的神话人物,比如老子、长武子。第四类其实不是人,而是物,比如迷茫中的“迷茫”和“风景”。因为他们是有思想有文字的虚拟存在物,也不得不被视为一种“人”。所有的角色都有名字,形象都是具体的。暂且称他们为名人,凡人,神,拟人。不同类型人物的设计,并不是因为想象力的不同,因为庄子里有好几种人共存,在同一个故事里,会出现不同类型的人物* * *,说明并不是创作者兴趣使然。在庄子的世界里,四个人物的作用是不同的。
距离现实最远的是拟人化。事物最初是作为人类出现在世界上的。这块石头和那块石头,这桶水和那桶水,这一阵风和那一阵风,这个影子和那个影子没有独立的感情,不像老子和庄子,需要区别对待。故事引入后,其身份仍然具有事物的特征。比如“我很困惑,问及场景:‘我今天就做;今天坐下来,然后起来。为什么没有特别的锻炼?“景曰:‘我等恶乎?我等待的是邪恶?我对待有邪恶翅膀的蛇吗?为什么是邪识?坏知识,否则,””(《同源论》)影子的影子(糊涂二)对影子(场景)的不确定性不耐烦,而影子(场景)对影子的影子(糊涂二)以同样的态度进行报复。这是用他们天生的特点来象征一对形影不离,不由自主的人的处境和心情。《秋水》中北海与河伯的关系,是通过比较河海的容量来隐喻眼界与胸襟的大小。物与物,物与人都不是轻易可以替代的。如果欢喜进入庄子梦境的不是头骨而是石头,那就缺少了生死的体验,意义就不一样了。但如果庄周的梦不是蝴蝶,而是一个人,老子或者孔子,情节结构没有变化,那就扫兴了。以拟人化的事物为角色,是哲学寓言的捷径。
神人如龙,往往是缺了结局,不是活生生的存在。这类人物有几个特点,一个是老人,一个是隐士,一个是怪。他们遍布庄子内外。《快乐旅行》以自命不凡的宋和逆风而行的列子为主角,并以“肌肤若冰雪,便是处女;不吃五谷,吸风饮露;乘云驾龙,游四海之外;其神凝聚,使事物在岁月中不瑕疵,不成熟。有姚和,他们把这个世界当作是送给对方的礼物。《万物论》里有郭子的棺材,有看似“无知”实则精神深刻的望你,有常武子。大师把这些拥有神奇能力的人称为“古代真人”。分别叫神、人、真人,角色大致相同。设计这类角色的作用,是想表达一种背离世俗的观念:“南波紫葵问姑娘:‘子虽老,色若顺从,是什么?’你说:‘我已经听到道了。’南博·紫葵说:“你能从道中学到邪恶吗?”说:‘恶!邪恶!孩子不是男人。....."(《一代宗师》)因为"道"传达了一种与世俗价值观根本对立的思想,要加强其说服力,我们无法向世俗寻求支持,只能委托一些古老而神圣的人物。康有为说:“尊古虐今,卑而远之。太可惜了!听,看,听,就忘了;你没看到你听到的,你会尊重它;人情!.....庄子曰:‘其言虽教,实也。古之有物,非我也。”古语有云,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多说说黄帝还是百家争鸣的好。一个临时的习俗也是。周末哲学家讲课,特别是寓言!”[16]“庄子的寓言,没有人不信任,就是老聃也信任古人。"[17]塑造神人是人性中深层心理的利用。
庄子里有两种类型的凡人。一个是散的:“一个散的人,两肩以上,会指向天空,头顶五管,两撇小胡子,作为威胁。”靠挫针谋生就够了;鼓荚和种子足够十个人吃。当一个战士被招募时,他的手臂在此期间是分散的;天下若有大仗,必是支离破碎得了常见病,得不到报偿;上了病号,就收三杯十捆工资。和老公分开的,还是足以支撑身体的。最终会脱离他们的美德!《大师》中有一组这样的人物:“子思、玉子、黎姿、子来相谈:‘谁能以无物为头,以生为脊,以死为棺;谁知道生死之交,我是朋友!“他们四个人相视一笑,互不相背,就这样成了朋友。”从世俗的角度看,散的人又丑又赖,得过且过。另一种是专家式:“专家是文解牛,手触,肩倚,脚立,膝立于地,剑声铿锵,与桑树之舞相谐,为经首会。”(养生大师)另外,“天”,桓公堂前得心应手的轮扁,让孔子大吃一惊的游泳健将“盛达”,都可以归为一类。这些人都是下层劳动者,都以自己神奇的技艺仰视大众。这两类人都生活在边缘或下层社会,但庄子的作者们却以一种讽刺或批判的态度,赋予他们不同于主流或上层社会的观念和行为。对劳动态度的不同,可能反映了不同作者思想取向的不同。正是凡人的存在,才使得《庄子》中的“人生”更能吸引人。
最重要的角色是名人。《庄子》中有许多著名的人物,如庄子的朋友或熟人(惠施),孔子最喜欢的门生(颜回、子贡、鲁兹等)。),以及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显赫贵族(齐桓公、管仲)或隐士(伯夷、舒淇),等等。但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一定是孔子和庄子本人。孔子的一系列形象是很多作者想象出来的,读者一看就知道他没有保持统一的人格。前面我们已经以“孔子穷于陈蔡之间,七日不食”两个故事为例,指出这个形象的矛盾是不同想象的结果。在这两个故事中,孔子对学生来说是老师,但在外人看来更像是学生。这两个身份在庄子的《内外杂文》中几乎发展成两个系列。孔子把自己伪装成老师,他还可以举出《人间世》中的例子。颜回意欲救国,临行前与孔子告别。孔子苦口婆心地劝阻,终于把颜引回了“心斋”的修炼。在同一篇文章中,叶恭子出差到齐国,在离开之前征求孔子的意见。孔子也深刻分析了为他完成这一外交使命的困难。而《德崇赋》中的孔子却在同一章中,要以“立而不教,坐而不议”的正直之人为师,说“秋将领天下,从之”。《大师》中,孔子在两个“边唱边死”的散民面前,为自己对“礼之义”的无知感到惭愧。在《外国杂文》中,孔子成了听老聃讲课的全部对象。【18】其实,在孔子两种类型的想象背后,还可以有* * *的概念基础。孔子从他的老师那里学到了道家思想。但孔子的师徒未必是儒家的概念。《人间世》里劝阻颜回的理由很道家:“从古到人,先救自己,再救别人。你的内在是不确定的,所以没有时间去做暴力行为!而如果你也知道傅德在做什么,知道什么不是真的呢?德行有名,知识不争。有名气的也是打滚的;知道的人也在争鸣。两个武器都不怎么样。”以孔子为师,是遵循其传统身份,表达非传统思想;让孔子做学生,也符合《论语》中孔子谦虚好学的性格。传统孔子人格中的一些因素在新编的故事中仍被保留。【19】在《庄子》时代,孔子是代表传统的强大文化符号。与虚构的其他形象相比,以讽刺的方式发展这一形象对冲击固有概念有更大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庄子。其实庄子在《庄子》中所占的篇幅并没有孔子多。粗略地说,书中关于孔子的故事大约有46个,而《庄子》只有26个。但是,庄子是《庄子》最重要的作者。解读庄子的自我想象及其在后世研究中的发展,对理解庄子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个角色必须在上述类型分析之外单独讨论。关于庄子的二十六个故事分布在十三篇文章中:[20]
逍遥游:《庄周梦是胡蝶》;《庄子·正惠子》(二)。
《德冲赋》:“惠子对庄子说,‘人是无情的吗?’"
《田芸》:“上大宰,庄子上求仁得仁。”
《秋水》:“庄子钓于丽水”;“惠子梁,庄子去看”;“庄子和惠子在郝亮上游泳”。
《幸福》:“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鼓盆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