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山甲清宫”21——古人“吃花”的新境界——子婴居
不是说菊花在花中受宠,而是这花更无花。
菊花,古人也称之为治羌救花。据《雅雅》记载“居本作鞠,花止于此”。《神农本草笔记》说:“菊花有两种,紫茎清香甘甜,其叶可入汤;绿茎菊苦似蒿,似薏苡,不能吃。”林鸿在《山居清供》里给大家推荐了一个方法:春天采摘菊花苗叶,略炒,然后加入姜和盐一起煮。煮汤可以清心明目,加枸杞叶更好。
萧瑟的秋时节,鲜花凋零,菊花却能迎风绽放,傲然挺立,这或许就是菊花深得古代文人墨客重视的原因。但中国文人一直有一个特点——爱花不仅仅是欣赏它,歌颂它,赋予它特定的文化意义,还发明了各种别出心裁的吃花方法。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把自己和世俗的人区分开来,才能和花的高贵彻底融合,才能得到精神上的升华。
古人吃菊花的最早记载,见于屈原《离骚》中的名句:“晨饮花木兰露,暮食秋菊叶英。”看看屈原,早上喝露水,晚上吃菊花。和他比起来,他简直就是烂泥里的庸俗。
魏晋时期,钟会把菊花提升到了神仙食品的层次。吃菊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生吃。但是,古人的生嚼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俗。傅玄是这样描述生吃菊花的过程的:“取纤纤之手,取轻巾,以玉擦之,以唇收之。”纤弱的玉手把花摘下来,戴在轻盈飘逸的丝巾上,轻轻摩挲,然后放进唇间。你看,这场景多美,整个过程多优雅时尚!如果我们是现代的俗人,就很难毁花牛嚼牡丹了。
除了单独吃菊花,古人还爱找其他食材和菊花一起吃。古人最喜欢配什么?没别的,就枸杞。从这个角度来说,菊花和枸杞自古以来就是一起诞生的。除了泡茶,还可以吃蔬菜。看看林鸿的“紫英居”减肥汤。不是特别推荐最后加点枸杞叶吗?对于吃菊花,苏东坡吃得比较彻底。他在《齐后菊花诗》中写道:“我们以齐为食,以菊花为窘。春天吃苗,夏天吃叶,秋天吃花,冬天吃根,几乎就是西河南阳的生活。”枸杞和菊花会成为一年四季的主食,尤其是菊花,春天吃苗,夏天吃叶,秋天吃花。冬天连菊花的根都不能幸免!
我觉得,比起其他朝代,宋朝的人真的是爱得深沉,不仅看得见吃得着,玩得着,唱得着,跳得着。《东京梦》记载,皇宫里有一场特别的菊花宴。不仅如此,当时开封还非常流行“插菊枝,饮菊花茶,吃菊宴,赏菊会”。他还写了一本名为《方泉北祖》的书,记录了当时文士对菊花的喜爱。“苗可以是菜,花可以是药,包可以是枕,冲泡可以是饮。因此,在隐士的树篱和花坛之间,你一天也不能没有这朵花。”
随着朝代的更替,吃货们不断发现各种新的吃法。比如明代著名养生学家郜琏在他的《尊生八记》中就有两种吃菊花的方法。一种是炒法:“春夏香菊开,嫩头挑汤。如果是用方法吃,用甘草水和山药粉炒,很香。”还有一种“菊苗粥”:“用新嫩叶的洋甘菊,摘下来,洗净,切细,加盐,用米煮粥,使其清澈平和。”清代有“菊花饼”:“洋甘菊去蒂,汁糖捣碎,饼印匀。加入梅子卤水调成糊状,可以维持很久。”清朝末年,慈禧也爱菊花。据说她发明了今天在北京流行的一种著名的菊花火锅。
菊花香味扑鼻,绵软爽口,菜色淡雅可爱,赏心悦目。吃了还能补气、去燥、止渴、明目。但世界赏菊、吃菊的风能延续千年,最重要的还是要感谢历代文人墨客——他们赋予了菊花淡泊清华,增添了文化价值,让我们享受到了“坐在东篱笆畔共赏花宴,一片奶油在口鲜”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