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养猪“爆发”,猪企扎堆投产!造价上亿猪的大楼是否迎风?

2022年,高层养猪迎来爆发期。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第三季度,有消息称正式投产或即将投产的在建养猪场有6家。

让我们仔细数一数。

9月下旬,总投资4亿元的肇庆鼎和农牧有限公司顾雍生猪养殖项目正式投产,采用智能建筑猪舍。预计年出栏可达65438+万头猪。

9月中旬,有消息称,固定资产总投资约4.8亿元的湖北永福寺大楼养猪项目进入收尾阶段。项目将建设9栋建筑猪舍,年出栏生猪30万头,预计6月5438+065438+10月正式投产。

9月初,总投资6543.8+880亿元的罗牛山万宁6543.8万头生猪生态养殖基地全面复工,在建建筑已全部封顶,预计6543.8+2月底投产。

该基地可同时饲养5万头猪。

8月底,湖北中新凯威26层高楼养猪项目投产,引发业内热议。讨论的重点有两个:世界上最高的养猪建筑和40亿的投资。

据了解,该项目一栋楼每年可养猪60万头。

8月初,李安平董瑞大厦智能养猪项目开始部分投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年产生猪654.38+20万头。

7月初,龙华农牧新生猪养殖基地投产。基地占地5000亩,总投资20多亿元。计划建设28栋,是目前江南最大的单体养猪场。

上面几栋楼的养猪项目,有* * *性质:投资上亿,年产量上万!虽然说猪企“家大业大”,但上亿元的资金也不小。为什么近两年猪企喜欢“送猪上楼”?真的是为了抓住这个风口吗?

为什么建筑养猪成为行业趋势?

既然猪企都投资建设了,说明楼房养猪确实有利可图,最直接最明显的好处就是节约土地。

行业数据显示,养猪可以节约80-90%的土地。

众所周知,养猪,要选址,要批地。在目前严守654.38+0.8亿亩耕地红线的情况下,一般养猪项目拿地不易,尤其是没有税收和污染风险的养猪行业,通常不受地方政府欢迎。

建筑养猪项目通常需要配套其他工业设施,能给当地带来效益,批地会相对容易。

对于想要大规模扩大生产的猪企来说,“用最少的土地养最多的猪”很有吸引力。

建筑物内猪的高度集中,除了节约土地,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饲料和断奶仔猪的运输成本,并且由于其管理的特殊性,需要依靠智能设备进行饲养,可以更好地控制饲料和饮水量,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此外,近两年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生猪企业的排放压力很大。

建养猪场养殖密度集中,粪便排放量大,在这方面做一些努力是必要的,但也可以“反向”减少碳排放。

以湖北中新凯威26楼养猪楼污水处理模式为例,废水和废气处理系统可以相互作用,处理后的废气可以再利用,对污水进行消毒。理想情况下,全楼每天可处理654.38+10万吨污水,减少碳排放当量400万吨。

但是,以上都是建设养猪高成本基础设施的好处。

据业内人士透露,养猪每平米成本比平床猪场高30%左右。难怪猪企需要投入上亿甚至几十亿建猪舍。

好在建筑猪圈在折旧年限上有一定优势,可以折旧15-20年,费用可以平摊。

平猪圈只有10-15年的折旧年限。

在种种有利条件下,建筑养猪已经遍布全国,尤其是南方山区。

但我们也注意到,自从这种造猪模式出现后,业内就出现了一些质疑。

楼房养猪的成本和生物安全真的是个问题吗?

问题很多,我们讨论几个有代表性的话题,比如“如何解决超高建设成本下养殖成本高的问题”、“高密度养殖下生物安全防线如何控制”、“如何避免建设养猪场粪尿腐蚀”等。

养殖成本方面,据京基智农了解,已投入运营的楼宇养猪成本分摊,如四通一平、土建钢结构、设备、环保设施、配套设施、引进等。一头猪的投资成本在2500元左右。

此外,还公布了其生产成绩:2022年第一季度,其在广东茂名高州的楼宇养殖项目的交付率约为88%,育肥成活率约为95%,生产成本约为14.89元/公斤。

单看成本,这个数据在行业内处于较低水平。

在生物安全方面,大家怀疑在高密度养殖下,如果一头猪被感染,就会有几千万头猪被感染。

这是从内部环境考虑的。

但从外部环境来看,大楼养猪场只有少量进出口,通过封闭分区管理和各种技术可以有效阻断非流行性疾病和其他疾病的传播。

2019至今,建筑物内养猪作业已有四年,大型养猪企业早已建立了成熟的生物安全防控应对体系。

目前养猪场的腐蚀情况还没有明确的数据,但建筑商在设计养猪场时应该考虑到这一点。

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猪企还是更倾向于放大楼房养猪的优势,克服劣势。

那么,随着建筑养猪模式的盛行,平面养殖会被逐渐取代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一方面,建设养猪场的建设成本极高,这是普通中小型养猪场、更不用说普通养殖户无法承受的。

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生猪产能已经基本恢复。大型猪企虽然还在扩张,但受限于资金和用地,不具备未来无限扩张的条件。

标签

从行业长远发展考虑,养殖业需要改进和创新,建猪养猪就是一种尝试。

通过在市场上的不断实践,养猪确实能促进养猪业的集约化发展,也能使养猪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大幅度扩大生产。

但这种模式的推广也需要充分考虑。毕竟,养猪对资金、基础设施、设备、人员都有极高的要求。

综合来看,建筑养猪是否是水产养殖的新出路,还要看市场的长期验证。

你怎么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