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分别应该吃哪些传统食物?

1,立春。

牛肉,香菜,菠菜,鸡肝。

民俗:“打牛”就是劝农民春耕,祈求丰收。相传,白是周公造的开春土牛。这一天除了打春,还有咬春的习俗,就是吃春饼、春菜、咬萝卜等等。

2.下雨了。

南瓜,小米,豆芽,玫瑰。

在这一天结婚的女儿们已经带着礼物回父母家看望父母了。生过孩子的女人一定要带肉罐头、椅子之类的礼物来感谢父母的恩情。

3、发呆。

豌豆,黑米,海蜇,菱角。

民俗:祭白虎化解是非,是祭拜用纸绘制的白虎,一般为黄黑色,角上画有一对獠牙。祭祀的时候需要用肥猪的血喂它,这样它吃了就不会伤人,然后把生猪肉放在纸老虎的嘴上,让它浑身都是油和水,不能张嘴跟人说是非。

4.春分。

大枣、山药、银耳。

民俗:这一天会有下蛋、送春牛图、贴鸟嘴、春节等活动。

5.清明节

荠菜、燕麦、菊花。

民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慢跑、荡秋千、打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民俗体育活动。

6.谷雨。

土茯苓、豆芽。

民俗:禁止农民下田杀虫时用五毒杀死,同时贴五谷雨贴,祈求驱邪。

7.漫长的夏天。

木瓜、鸭肉和山楂。

民俗:在民间,夏天人们喝冷饮消暑。夏天,江南水乡有煮嫩蚕豆的习俗。

8.小满。

樱桃,黄花菜。

民俗:江南有“小人动三车”的说法。所谓“三车”,就是水车、纺车、运油车。小满是江南早稻追肥,中稻插秧的季节。如果田里没有灌满水,就会造成田埂干涸,无法插秧,于是人们就用人力或畜力驱动水车来灌溉水田。

9.芒草。

茄子,冬瓜。

民俗:农历二月初二花节送花迎神。在皖南,会有安苗的农事习俗活动,始于明初,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10,夏季至日。

绿豆,苦瓜。

民俗:山东各地普遍吃凉面,俗称过水,有“冬至日面,夏至日”的谚语。在广东,人们喜欢在夏天滋补和吃冷食来避暑。

11,小舒。

丝瓜、黄鳝

民俗:民间有句谚语:“头落在饺子上,脸落在第二面,煎饼摊鸡蛋在第三面”。从这一天起,我进入了三伏天。所以先吃饺子头是传统习俗。徐州人埋伏吃羊肉,叫做埋伏吃羊肉。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

12,大暑。

生姜,生菜,猕猴桃。

民俗:广东谚语:六月盛夏吃仙草,活得像神仙,永远不老。仙草是“凉粉草”,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米粒“避暑”。湘中湘北有一种传统的进补方法,就是夏天吃小鸡。湘东南也有夏天吃姜的习俗。“冬天吃萝卜,夏天吃姜,不需要医生开处方。”

13,立秋。

柠檬,芝麻。

民俗:立秋的主要习俗有:立秋节、秋摸、秋忙会、秋肥贴等立秋的民间流行日,用挂秤称人,与长夏比较体重。

14,暑热。

海蜇,银耳,百合。

民俗:暑假前后,会有庆祝中原的民俗活动,俗称“七月半”或“中原节”。人们经常聚集在河流和湖泊周围燃放河灯,以便在水中摆渡溺水的鬼魂和其他孤独的鬼魂。南方有酿造白露米酒的习俗。白露米酒由糯米、高粱等五谷制成,微甜,故称“白露米酒”。

15,千年。

开始收割高粱和早熟玉米。

核桃,木耳,蜂蜜。

16,秋分。

银耳、芝麻、核桃、糯米

民俗:煮汤圆的习俗是吃一种叫“野苋菜”的野菜,有些地方也叫“秋蒿”。

17,寒露。

豆角,海带,紫菜。

民俗:所以包括重阳节,所以有登高活动。同时也要吃花糕。因为“高”和“高”谐音,所以要把糕点叫做“重阳花糕”,意思是“步步高升”。

18,初霜。

银杏,栗子,花生。

民俗:吃柿子。俗话说:“初霜吃柿子,不会流鼻涕。”山东农业谚语:夏天高粱,白鹿谷,初霜萝卜。

19,立冬。

豆浆,鸡蛋,核桃,杏仁。

民俗:古代社会,这一天皇帝会带领数百名文武百官到北京北郊设坛祭祀。人们会有吃饺子的习俗,有句谚语“立冬填冬填口”是最好的比喻。

20.小雪。

牛肉,白菜,栗子。

民俗:腊肉;吃糍粑(在古代,糍粑是中国南方的传统节日祭祀,最初是农民用来祭祀牛神的。有句话叫“十月,茨坝露露烧”,意思是祭祀。

21,大雪。

鲫鱼、海参、核桃。

民俗:鲁北民间有“路满门只喝红粘粥”的说法;在老南京,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说法。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都忙着腌制“咸货”。

22日,冬天的至日。

猕猴桃、甘蔗、柚子。

民俗:馄饨面,过去老北京有句话叫“冬至日馄饨面夏至日”;吃狗肉羊肉;吃饺子。俗话说:“十月一日,当冬天的至日来临时,家家户户都吃饺子。”南方人讲究在这一天吃红豆和糯米。

23、小寒。

板栗、核桃仁、杏仁、大枣、桂圆。

民俗:南京讲究吃菜饭;广东吃糯米。

24.大寒。

板栗、核桃仁、杏仁、大枣、桂圆。

美味的“腊八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