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无情实则深情,深处不知。”‖《刘和尚》
作者谢丹茹
摄影谢丹茹
1.
还记得小时候老师会安排一些对他们来说很积极、很温暖、很有情感的活动,尤其是在父亲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
那时候我很无知,不知道怎么做,尤其是在农村,落后的村子。父母,很多人的父母没读过书,读不了几个字。平日里和朋友聊天多是用家乡话,我们的主要是“客家话”,因为我是江西人。即使老师有时候把我们家长叫过去,也无法正常交流。因为学校大部分老师都不是本地人。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毕竟,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教育我们。也许是出于教育的目的,或者也是在教育我们成长,把好的思想灌输给我们。总之,他们会在假期给我们布置一些“作业”。比如对爸爸妈妈说“你们辛苦了”,给他们洗一次脚写一份感受,对爸爸妈妈说“我爱你”。
本来这在大城市,或者比较文明的城市,或者西方这样的国家是极其普遍的。即使是看美剧,也能经常看到听到。但是在我们的语言中似乎没有“爱”这个词。甚至,我从小到大都没听过他们的发音,就是“你辛苦了”,更多的时候是换成“谢谢”“给你添麻烦了”。
总之,好像用家乡话说话总是习惯性地用否定的方式表达。而是绕了一圈又一圈。有时候甚至委婉的说,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表达什么。例如,我们可能可以用普通话轻松地说“对不起”。但是,在家乡方言中,我经常用“对不起”来代替。即使这么多年了,我还是不知道在家乡怎么说“对不起”。当然,“谢谢”也是一样的。
所以,几乎可以说,从小到大,我既没有真诚地感谢过,也没有道歉过,更没有真正说过“我爱你”或者“你辛苦了”。
当然,这些感激和歉意是可以实现的,但我们处理的方式往往是用行动弥补语言的不足,真诚地表达感激和歉意,用实际利益来代替。
所以,不难想象当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对我来说,甚至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多么的尴尬。好在老师好像没那么在意作业本身,我们也是。最好能全身而退。就算不能,也没关系。反正父母不懂也不知道。
也许正是这样一种独特的文明象征和独特的环境导致了“爱的教育”的缺失,我们都习惯了这种保守而委婉的表达方式。反而是那种公开直接的表达,被认为是可耻的,不礼貌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国家的男性往往表现出一种沉闷、顺从的性格,而女性则表现出一种趋于保守或麻木不仁的沉闷感。
当然,这些都是童年的记忆和印象,代表不了什么。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文明的碰撞融合和时代的进步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自然呈现出新的面貌。另一种世故。
也许正是因为以上原因,我在读《柳和尚》的时候感到亲切和亲近。很容易勾起很多往事:关于家乡,关于父母,很容易从倪慧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曾经,和现在一样,我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影子藏在骨子里。
2.
这些年来,我没见过也没听过多少关于“出身家庭”的抱怨。这些抱怨都是关于出身家庭带来的不幸,比如缺少爱,物质,自卑等等。形象地说,就像把矛头指向了罪魁祸首——我们的父母。
大部分家长都不去看这些。不理解是一回事。另一方面,当我们长大后,他们更加关注我们的婚姻、事业和健康。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各种健康文章的链接不断发到手机、朋友圈,甚至特别强调60s的声音。
父母自然不会给我发这些,因为他们自己也看不懂。但是,他们也会用其他形式,比如打电话,各种明示暗示,旁敲侧击,退避三舍,欲擒故纵。他们恨不得把“36计划”都用上。关键是,背后的原因竟然是,“我们这样做是为了你好。”
我想很多人大概都听说过这句话,有人解读为以爱的名义绑架,或者道德束缚。其实在他们看来,这就是爱,这也是为了我们好,所以处处为我们着想,为我们的事业,为我们的家庭,为我们的健康担忧。
这是他们的责任,是他们的义务,是他们的使命,甚至是他们活着的动力,是他们的关心和爱护。反正我爸妈就是这么想当然的。
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是这样。当他们明白了爱,明白了重要,明白了善良,明白了“心”,就自然而然的嫁接在自己身上,然后用这种方式来爱我们。
所以他们常说:“等你自己做了父母,你就明白了。”
可惜这种爱已经以爱的名义被收费了。而我们也认真对待这一点,把过去的不幸和现在的不幸都归结于这种爱和这种罪。不喜欢和抱怨,甚至讨厌。
现在当然不一样了。以前父母的婚姻往往是“媒妁之言”“包办婚姻”,而且都是年纪轻轻就结婚了,特别早。有的十五六岁结婚,十七八岁生孩子。而且他们的主要任务都是如何生活,整天忙忙碌碌。什么样的爱情和感情比一顿美味的饭菜更幸福?至于孩子,更是如此。养孩子都不容易,何况还要养几个孩子。在这段婚姻中,女性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他们要照顾农活、家庭、孩子甚至老人。
至于生孩子的目的,是为了繁衍后代,是为了养儿防老,还是为了出名,总之很少有人说是出于爱。因为他们不具备那个条件,也因为他们还处于对什么是“爱”的迷茫状态。还有,他们别无选择,或者不敢。世人的眼光远比想象中可怕,尤其是在封闭的环境和落后的文明中。
对孩子来说尤其如此,他们别无选择。他们生而为人,我们都别无选择。出生时没有选择,出身家庭也没有。但这就意味着我们真的可以把这一切都归咎于父母吗?我们是否也需要反思?
尤其是在文明的今天,我们都已经长大了,归根结底还是父母不信任我们。如果我们真的能独立,能承担生活的重担,我想就没几个父母会故意刁难我们了。
我们可能已经对“穷则思变”这样的陈词滥调免疫了,但是仔细想想,谁不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呢?即使不是,每个人毕竟是不同的,不同的个体,独立的个体。他们可能真的缺乏“爱的教育”,但我们这些自称文明的文明人呢,我们能比他们做得更好吗?我们知道爱吗?在我看来,不一定。
3.
小说《刘和尚》给我的感觉很奇怪:既熟悉又陌生,既亲切又排斥,我害怕又忍不住关注这样的“生活”。给我一种照镜子的恐惧,一种命运般的纠结。毫无疑问,我害怕成为故事中的那个人,害怕故事的结局,害怕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遗憾。那是对父母的恐惧,对自己的恐惧,对命运的恐惧,对明天的恐惧。
在小说中,倪慧的父母已经去世多年,只剩下一个渐渐痴呆的老母亲。而她自己,一个马上要高三的女人,一个月前刚刚离婚。男方要房子,留下一辆半旧的雪铁龙。
母亲逐渐走向,离婚,失去房子,最后失业。虽然是自愿离职的,但最后还是给自己留一份体面的吧。
“她所在的保险公司增加了任务量,由一群应届生小姑娘经营。她两个月没完成任务。”
这一切就像是上天的惩罚,仿佛所有的坏事都集中在这个不再年轻的女人身上。
最后,她在四年级的时候决定发疯,开车送妈妈回老家。回到她从未见过的山西。这也是老太太的心愿。四十年来她一直想回家。
本来漂泊异乡,身不由己。本来,回家应该是“衣锦还乡”,但对于倪慧来说,哪一个才是她的家呢?
她自己的家庭,破碎又离异。在她的原生家庭里,只有一个和自己相依为命的可怜老太太。故乡,毕竟是父母的故乡,他们的根在那里,现在的她更像一个无根的萍,只是随波逐流。
妈妈回山西,自然希望“衣锦还乡”。即使没有,对于一生爱美的她来说,也需要假装“衣装回国”。因为那是她的愿望,她的记忆,她的羁绊都在。她以前的情人在那里。
所以我妈花了一个月的退休金,买了很多礼物。虽然都是不值钱的东西,但是看起来还是有点样子的。此外,她还特意花了500元买了一个男士皮包。
都说“病床前无孝子久。”倪慧的性格更像她父亲,她沉默寡言。她越是痛苦,越是说不出一句话。在妈妈面前哭是一种能力。她学不会。对她来说,学习它太晚了。从很小的时候起,她妈妈和爸爸之间就有一种默契,那就是,表达自己的感情似乎是一种耻辱。他们永远不会告诉对方,我爱你。他们都学不会。而且,她永远不会用正确的方式与人交流。
母亲生病,抑郁,失眠,甚至逐渐走向痴呆。与此同时,伴随而来的还有肥胖、健忘症,以及很多随年龄增长而出生的孩子的任性和无理取闹。
就是这样两个可怜的女人,可怜的母女,相依为命,互相折磨。所以这次回老家,不排除有“补偿”的意思。这也是女儿唯一能做的事吧?
然而,回到家乡后,又怎样呢?
在那里,他们只能和亲戚呆在一起,哪怕是吃几顿饭,住几天,都需要花钱,花钱的时候还要看人脸色。依赖别人的滋味,家的温暖,还有所谓的亲情,母亲的哥哥早就痴呆了,早就忘记了母亲。就算我妈看到了以前的恋人,事情也早就变了。最后,我妈的钱包没有送人。
似乎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父亲终于是一个有故乡的灵魂了。这就是“刘和尚”。
"古柳像一群穿黑衣的和尚."
"每棵树下都有一座坟墓。"
4.
无论是湖南的原生城市,还是山西的故乡,对于这对可怜的母女来说,似乎都没有什么可留恋的。
盲目的活着,有时候活着,就算是盲目的活着,也要继续。
“其实只有有钱人才高贵典雅。”
毕竟大家都是一个人生活。而生活,故乡,回忆,曾经的恋人,亲情,爱情,这些更像是一种负担,一种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也是生命的全部意义和真相。然而,它们是存在的,是真实的。对于倪慧和他们来说,似乎只有一群裹着黑衣的“老和尚”在见证这一切。对于家乡的人来说,似乎都是一样的,世世代代,从古至今,一直都是。
直到他们成为僧侣中的一员。
在小说的结尾,他们决定回到湖南,尽管他们在那里没有家。
“虽然我一个人在湖南,那么多年听不懂我在那里说的话,但是我在那里不用靠别人,也不用看人脸色,就这么死在湖南了。”
“这么多年我一直觉得自己是湖南的客人,现在才知道,我在这里也是他们的客人,他们不会让我在这里久留的。除非像你父亲这样的人已经死了。”
但是,最后他们还是像她父亲一样,在山西生活了很久。
回湖南的路上,我又遇到了母亲的旧情人,和他在一起的还有两个人。只是这一次,他不是来告别的,而是为了他的盲人生活,他家人的盲人生活。
“车好,留下来,人不能留下来,会报警的。”
就这样,一对母女的尸体被扔在了阴森的柳树林中。
“你和你爸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心很好,但绝对不会说出来。伙计们。我想听他说一句个人的话,可是我一辈子都没听过。”
倪慧的“对不起”之前没有出来。
5.
其实我看完这本小说之后很久都想不开。
很难说《刘和尚》这部小说讲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具体情节琐碎,但也感觉真实。微妙的真实,真实的痛苦,深刻的真实。
倪慧是按照她父亲的模式发展起来的。她的“对不起”不仅是她想说的,也是她为父亲说的。
”她无论如何都想对母亲说声对不起。为了她,也为了她死去的父亲,老实的父亲活着的时候可能比她更难受,但我还是要为他说声对不起。对于他一直没来得及说的那句话,她明白,他就是说不出口。”
其实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想,在等,想尽办法弥补,想着讨好,想着“赎罪”。对于自己的错误,叛逆,偏见和自己,我说不出什么。当然,远不止这些。
归根结底,不管这是因为血缘关系,还是长期的陪伴,还是长大后父母老去的轮回,不管是什么原因,对我来说,永远是生活的羁绊。
其实从理性的角度来说,说对不起真的和得到一个道歉和一句个人言论有那么大关系吗?但从小说《刘和尚》来看,这句“对不起”包含的内容太多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看似无情实则深情,不知其深。”
穆欣说:“我真的觉得这个世界是可以原谅的,但我不知道该原谅谁。”时过境迁,那些人早已化为乌有。我该原谅谁?"
博尔赫斯说:“我从不谈论背叛和宽恕。遗忘是唯一的背叛和原谅。”
至于小说《刘和尚》,与其说是故事,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关注,一种回忆。又像一面镜子。关注这样的人,记录这样的人生,一些遗憾,记录这样的一份痛,一份深情。而这面镜子,穿越时间,穿越过去,看到内心,供自省。
关于《柳树和尚》,我想我是不会忘记的。我会记住它,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