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部门回应南阳赚钱向阳花:正在引进新项目,有计划。

微博截图

65438年10月7日,市委书记朱是西作了“南阳挣钱,襄阳消费”的讲话。6月65438+10月10,南阳市商务局市场运营与消费促进科副科长王林告诉@应急电话,南阳和襄阳离得近,襄阳的市民经常来南阳玩。两地文化旅游风格不同,襄阳更现代,南阳更传统。南阳市文光旅游局局长任永亮最近表示,2023年将从其他地方引进新项目,建设一个娱乐城、文化城和娱乐城。文光旅游局工作人员田丹表示,2023年春节期间,将推出优惠活动来促进当地的旅游。

相关报告

市委书记撕下了谁的“遮羞布”?

“为什么在南阳挣钱,在襄阳消费?”南阳市“两会”闭幕当天,市委书记朱是西在发言中突然提到老邻居襄阳,并发出此番“灵魂拷问”,直言“对我刺激很大”,“我们应该感到羞耻”

视频截图图片来源:大足新闻

不久前的除夕夜,许多南阳市民前往襄阳华侨城观看焰火表演。据《襄阳日报》报道,“一路上全是‘豫R’”。

随后,华侨城襄阳发布了《致南阳人的一封信》,信中提到“河南南阳3万多朋友跨越138公里来到湖北襄阳”,总结为“南阳挣钱,襄阳消费”。

作为近邻,南阳和襄阳从来不缺少相互旅游的游客,一直以来都是对方市民的旅游目的地。几天前,成也发出通知,推出“南翔一家亲欢度春节”。春节期间,南阳游客门票45元,其他游客60元。

两市关系处于“回暖期”。去年签署了《关于加强两市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的框架合作协议》,襄阳也提出打造跨省“双城经济圈”,“借助城市群打造中部万亿新支点,引领汉江流域高质量发展”。

现在,南阳市委书记的讲话再次将两地的竞争关系摆到桌面上。

襄阳的“优势”?

朱是西分析,南阳人在襄阳度假暴露了南阳服务业和文化旅游创意产业的落后。

就除夕夜而言,两个城市确实有差距。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的第一个除夕,全国各地人潮涌动,“禁鞭令”让南阳市民只有“借”襄阳感受节日气氛;相对于没有大型主题公园的南阳,襄阳华侨城成为了一个吸引人的“打卡地”,新的商业模式让南阳人有了更多去襄阳的理由。

襄阳华侨城《致南阳人的一封信》图片来源:襄阳华侨城梦幻度假村关伟

但这足以构成襄阳旅游的绝对优势吗?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认为,这可能只是一次性的零星现象。

多位专家指出,虽然南阳、襄阳的发展各有侧重,但旅游业实际上处于“半斤八两”的状态。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秦尊文长期关注襄阳、南阳发展。据他观察,就两市旅游而言,很多襄阳人也会去南阳,并没有形成绝对“一边倒”的局面。

图片来源:襄阳华侨城梦幻度假村关伟

从以往的出行数据也可以看出。

去年,南阳* * *接待游客7371.0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876亿元;同期,襄阳* * *接待游客6338.09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496.47亿元。

2019疫情前,南阳、襄阳分别接待游客7476万人次、6029.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88.2亿元、448.98亿元。

总体来说,南阳的游客数量一直保持着对襄阳的优势,差距为654.38+00万,而在人均旅游收入上,南阳一直输给襄阳。疫情期间,襄阳的总收入甚至超过了南阳。在各自具有优势的情况下,两者的旅游绩效并没有大规模的差异。

从更大的层面来看,这两个城市的旅游业都是“蹩脚”的。秦尊文以襄阳为例指出,虽然是湖北副中心城市,GDP常年位居全省第二,但制造业是其强项。旅游业的发展不如宜昌和十堰,甚至不如GDP在全省排名只有第十的咸宁。数据显示,2021年,咸宁接待游客649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1.93亿元。

更准确地说,襄阳的“优势”在于它早走了一步。

刘思敏指出,过去,城市旅游更重视长途市场。襄阳、南阳以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为背景建设了许多景点,却往往陷入“近的景点少,远的景点不够”的“尴尬”境地。襄阳率先引进大型主题公园,将重心恢复到更近的旅游半径,在两市所在区域有一定突破。那些看够了老景点的游客,追求参与感的年轻人,很容易被他们吸引。

从全国发展趋势来看,主题公园正在向三四线城市下沉。“我们不能指望靠一个华侨城,让襄阳的旅游业突飞猛进。”

南阳的“攻势”

襄阳往前走一步,南阳就跟着往前走一步,反之亦然。这几乎成了两座城市多年来形成的发展“定式”。但对于南洋来说,旅游业似乎是它希望实现“领先”的一个领域。

近十年来,南阳多次滑向“落后一方”。秦尊文提到,在普铁时代,两座城市的交通区位大致相当,但进入高铁时代后,随着郑万、乌什高铁的开通,襄阳率先形成了高铁“十字”格局。

在去年的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楼提出要加快南新河高铁建设。“郑州发布”发文指出,南阳急需这样一条新的高铁线路,形成高铁十字。

让南阳“尴尬”的是,GDP被襄阳赶超了。

2012年,襄阳GDP首次超过南阳,一路突飞猛进。到2021,差额扩大到967.438+0亿元。两市“十四五”规划中,2025年GDP目标分别为6000亿元和7000亿元,差距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南阳为什么被赶超?据秦尊文回忆,10年前就有人提出,在湖北省的支持下,2003年襄阳被定位为省级副中心,在多年的政策加持下发展迅速。基于此,2065年,438+03年,呼吁河南省支持其建设省级副中心的声音开始出现。直到2026,5438+0,南阳终于实现了”。

相比“迟到”了20年的“副中心”定位,河南省对南阳旅游发展的支持更加迅猛。

去年6月5438+065438+10月,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出台了《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支持南阳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加快建设副中心城市的意见》,提出“优先将南阳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和重大文化旅游项目纳入高质量发展规划,加强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秦尊文认为,此举对南阳的扶持规格很高。

南阳本身也早有升级文化旅游产业的打算。同样是在去年6月5438+065438+10月,南阳召开了“全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市委书记朱是西提出,要把南阳全域打造为“大景区”,打造特色鲜明的“超级IP”,推动文化旅游向“全域、全季节、全人群、全业态、全要素”发展,喊出南阳新文化旅游的品牌。

图片来源:南阳市政府官网

更加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基于朱是西的判断,文化旅游产业是绿色朝阳产业,以富民著称。文化旅游市场反弹和爆发潜力巨大。只要疫情好转,“刚性”需求就会迎来井喷。

从南阳的经济特点来看,“三驾马车”中消费的拉力是比较强的,但这是建立在南阳人口基数大的基础上的。资料显示,2021年南阳常住人口962.9万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63亿元。相比之下,襄阳的两项指标分别为5271万元和1961万元。

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的消费升级“引爆点”,是南阳希望在疫情政策调整“窗口期”率先实现弯道超车的一张“隐性牌”。

突破的新“招”

在外界的主流评价中,朱是西更多的是“用网络热点激励南阳干部官兵创业”。南阳市委宣传部相关工作人员在回应媒体时也指出,朱是西是想鞭策与会人员全力以赴,谋求发展。

南阳真的需要“鞭策”了。在官方的宣传中,南阳的旅游资源不乏其人,最著名的就是当地总结的“四圣”——理学圣人张衡、商学圣人张仲景、范蠡、智慧圣人诸葛亮。南阳作为故居所在地,建了很多历史文化景点,目标受众不言而喻——喜欢打卡的团体游客。

南阳为了“留住”诸葛亮的品牌资源,不惜卷入长达数十年的“斗争”,对手就是襄阳。

最著名的两次,一次是关于以“三国”为主题的邮票起始地之争,一次是对教科书中标注为襄阳的南阳的签名抗议。回过头来看,这也算是一种“剑走偏锋”的营销策略,让南阳和诸葛亮在大众心目中的束缚更加深刻。

但是,对资源的过分强调可能使优势成为南阳旅游业发展的劣势。

这不是南阳市面临的问题。刘思敏提到万里长城的旅游开发。沿线很多城市和市区都在自己城市的一个路段设立检查站,收取门票,希望以此作为城市旅游的一个项目。

但到目前为止,只有延庆的八达岭最有名,昌平的居庸关还是比较有名的。怀柔的慕田峪,虽然北京花了大力气打造,也在《非诚勿扰2》等电影中出现过,但效果并不理想。再往外,位于河北的部分就更不为人知了。

在刘思敏看来,一个主要原因是传统资源没有被有效激活。

相反,即使缺乏资源基础,也可以通过符合当前市场需求的有效运营模式“突围”。刘思敏说,即使没有恐龙化石这样的真实资源,长洲的恐龙园从无到有,仍然是行业内的成功案例。然而,自贡这个众所周知的“恐龙之乡”,却没能拿出一个更有看头的旅游项目。

在当下的“网络名人时代”,老牌旅游资本用传统资源替代流量的逻辑被进一步“颠覆”。

重庆的洪亚东就是一个例子。作为一座仿古新建筑,洪亚东的营销并不强调其“仿古”属性,而是通过场景营造,与著名动画电影《《千与千寻》》的著名场景进行嫁接。游客不仅不理会仿古建筑带来的糟糕体验,反而更愿意作为“打卡”的一部分,置身于动漫世界。而后期网络名人业态的植入,迎合了年轻人新的消费需求。

重新审视南阳的旅游资源。即使经过多次“斗争”,最著名的品牌诸葛亮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也不如成都,影响力不如汉中。在刘思敏看来,为了利用好当地的资源,有必要进一步规划和整理,并以更符合时代的方案来运作。

与襄阳合作打造和运营旅游IP是更有效的方式。

秦尊文指出,襄阳和南阳地理位置接近,交通便利。如果能共同发展,南阳也可以利用襄阳的高铁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共同做大蛋糕。

这就涉及到如何让今年年夜饭备受关注的“短途旅游”再次回归“长途旅游”。刘思敏指出,按照目前对旅游业的认知,错位发展的高水平旅游集群对长途游客的吸引力会更大,同样的交通成本,他们可以游览更多的旅游景点。“聚在一起是最好的。”他说。

文章来源:杨弃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