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的传统活动和养生方法
春分的传统活动
吃春季蔬菜
“春菜”,野生苋菜的一种,村民称之为“春蒿”,用鱼片做的“滚汤”叫“春汤”。“春汤脏,洗肝肠。全家老少平安健康。”
送春牛
将每年的农历节气印在红纸或黄纸上,印上农民的耕田图案,称为“春牛图”。
垂直蛋
选择一个光滑对称的刚下了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轻的立起来放在桌子上。虽然有很多失败者,但也有很多成功者。春分是玩竖蛋游戏的最佳时间。
粘麻雀嘴
家家都吃汤圆,也煮一些不包心的汤圆。它们是用一根细细的竹叉放在户外田地的田埂上,叫粘鸟嘴,防止鸟儿破坏庄稼。
放风筝
在春分那天,人们会放风筝,如王耔风筝、鲢鱼风筝、糜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光风筝等。最大的有两米高,最小的有两三英尺。
奖励牛
春分到了,春耕春播等农活即将开始,家里的耕牛从春耕开始就没闲过。因此,当春分季节到来时,农民经常用汤圆喂他们的牛作为奖励。也包含了农村人对牛的怜惜。
春分拜太阳,秋分拜月亮。
在古代,春分也被称为“日中”、“昼夜分”、“春分月”。它不是传统节日,而是一个表示农业生产的重要节气,从它的别名也可以看出来。
春分时,昼夜长短相等,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逐渐昼长夜短。西汉董仲舒在《春秋故事·阴阳上下》中提到:“春分,阴阳亦半相,故寒暑。”
《明礼义》说:“分界点是黄池交汇之点,太阳到此为止,昼夜平分。因为与农耕活动密切相关,民间还留下了“春分无雨耕田”“春分有雨是好年景”的说法。
在古代,春分时有相当隆重的祭日仪式。《礼记》记载:“祭于坛。”按照孔的注解,它叫做“春分”。自周朝以来,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了好几代。清代潘荣弼《景帝岁时纪胜》也说:“春分、秋分为国礼,士不可随意祀之。”
在明清时期,北京的日坛成为皇帝在春分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每年甲、丙、戊、庚、任,皇帝亲自祭祀,其余年份官员祭祀。
春分养生法
春分是一年中阴阳平衡、昼夜相等、寒暑平分的时期。中医认为,春分过后,春阳之气迅速上升,人体血液循环加快,激素分泌增强,情绪波动较大。另外,气温经常突变,容易导致人体阴阳失衡。此外,春分过后,雨水增多,空气湿度大,体弱者易发病,老患者易复发。此外,各种细菌、病毒繁殖迅速,各种传染病也频发。所以,春分时节要注意保健。
春分——争取阴阳中和互补
春分时节养生总的原则是避寒避热,力求中性。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能保持身体机能协调平衡的饮食。比如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要加入葱、姜、酒、醋等温热的调料,防止此类菜肴凉凉,损伤脾胃,食后引起腹部不适。吃有助于阳气的菜肴时,如韭菜、大蒜、木瓜等。,它们应该辅以滋阴的产品,如鸡蛋,以达到阴阳互补的目的。
春分——饮食宜酸甜。
春分期间饮食以清淡为主,宜甜少酸。平时应多吃些味甘健脾的产品(如瘦肉、鸡蛋、牛奶、蜂蜜、豆制品等。)、时令蔬菜(如韭菜、豆芽、豆芽、生菜、黄花菜等。,能增强脾胃之气),滋补肝肾的产品(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枣、桂圆等。).尽量少吃酸性食物,如羊肉、狗肉、鹌鹑、海鱼、虾蟹等。此外,白烤鳗、杜仲肾花、蒜烤茄子有补虚、降血压、凉血止血的功效;春笋性味甘、寒,有滋阴养血、化痰消食、除烦利尿的功效。都适合在春分的时候吃。
春分——调节寒冷和温度以预防感冒
春分过后,气候依然多变。大风大雨时尽量避免外出,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和个人体质增减衣服和被子。体弱多病的人,穿衣服要注意下部的厚度和上部的厚度,注意下肢和足部的保暖。老年人可以多晒太阳,帮助驱散寒邪。
春分——走出家门,适度运动。
春天很美,是健身的好时候。最好经常去户外,比如慢跑、散步、做操、打球、打太极拳、放风筝等。运动可以使人体气血运行顺畅,促进新旧交替,强身健体,在清新的空气中运动,有利于肝气的释放。
春分——早睡早起,精力充沛。
春分宜早睡早起,每天保证6-8小时睡眠。如果觉得困了,不妨打个盹消除疲劳。
春分——多开门窗杀菌防病
春分时节,卧室里要多开门窗,让更多的阳光照射到室内,既能保持空气清新,又能起到杀菌的作用。经常打扫房间,保持房间干净。雨季,不妨用艾叶在室内熏制,消毒除湿。
春分——调节情绪,疏肝解郁是最重要的
中医认为肝属木,达目的则喜,对应的是春天杨琪上升。这个时候,就要顺应杨琪升发的自然规律,使肝气能够通畅。春分的时候,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事情发生的时候生气。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多一些兴趣爱好。另外,抓紧时间闭目养神,也可以种花种草,养鱼养鸟等。,从而消除春困,帮助“春夏养阳”。
春分——按压合谷太冲可以缓解心情。
春分期间,按摩相应的穴位,可以起到舒缓情绪的作用,比如按摩合谷穴、太冲穴,可以有效调理精神疾病。合谷穴是大肠经络的总开关,有“面收谷”之说。此外,合谷穴有升降浊、行气活血的作用,但强刺激不适合体质较弱者,孕妇应忌用。太冲穴是肝经上的第一要冲。揉捏太冲穴可以为心脏供血。只要打开这个总开关,整个肝经就会气血充盈。
春分保健注意事项
1,春分疾病预防从细节开始。
中医认为,春分时天气不稳定,早晚气温低,不仅容易诱发老弱病残人群的疾病,还应关注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高压力状态的“亚健康人群”,建议市民今后注意调整生活习惯。如果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可以利用居住环境进行简单的健身运动,比如爬楼梯、跳绳等。过早锻炼不容易。早起洗漱时可以用淡盐水漱口。每天太早开窗通风不容易,9点以后比较合适。
2、春分饮食宜存酸增甜滋养脾气。
据悉,关于春食的民间传说很多,中医也有讲究,俗称吃“春”。专家建议,在这个季节,可以多吃一些补脾的甜食,如红枣,以及蜂蜜、韭菜、菠菜等,少吃酸辣食物。此外,坚果类食物如核桃、花生、杏仁、桃仁等。每周至少应补三次,有助于清爽干燥,消除瘙痒。在日常的午餐中,也适合补充炖品类食物,如胡萝卜排骨汤、银杏乌鸡汤等。,既能补充人体在季节转换中所需的水分,又能增加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3.多关注春分的日常生活
(1),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减少呼吸道疾病。
(2)、经常消毒,杀死病毒。保持室内外卫生,清理角落和阴暗角落的污垢,经常消毒,杀灭病毒,减少传染病的传播。
(3)运动不宜过于剧烈。冬天感冒好了不久,需要循序渐进的出去运动,不要太剧烈,以免不舒服。
4.有一些聪明的方法来对付春天的困倦。
春分期间,“春困”症状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每天下午。如果这种症状得不到缓解,将会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学习。
(1),午饭后休息片刻。在最困的时候,哪怕小睡十分钟,也能大大缓解疲劳。有条件的朋友可以午睡半个小时,上班族和学生也可以坐在椅子上午睡。
(2)晚上做一些有助于睡眠的“功课”。饭后做一点运动,有利于身体的拉伸和放松;睡前半小时排除杂念,心情平静,有利于入睡。
5、春分衣服不宜过早。
春分时,冰雪融化,植被恢复。无论北方还是南方,都是春天的好时节。中国平均气温稳定在65438±00℃。但春分期间,昼夜温差仍然较大,不时有寒流。因此,公众不要过早减少衣服,以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