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笔记:普通体质的调理
首先,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先去调理体质,因为是可以调理的。
中医讲究和平时期,和平和体质我就不多说了。毕竟这样的人不多。
先说痰湿体质。
痰湿体质的人大多脾虚,水谷的精微运化失调导致湿滞,这是由于先天遗传,或者后天暴饮暴食,病后水湿郁结。治疗可健脾利湿,祛痰化浊。痰多者,宜温服。一般我自己用沈凌白术散,桂苓疏肝汤,灵肝五味江新汤治疗。
痰湿体质的人可以用温阳通阳的药物治疗。因为湿为阴邪,性有粘滞,故宜温通阳。根据病情需要可加桂枝、厚朴、干姜、淫羊藿、补骨脂,但要防止热盛,水焦热变,所以治疗时有时可寒热并用。此外,痰湿粘稠,易阻气机。此外,有些软药还会燥湿生痰,慎用。平时痰湿体质的人,膏方之类的,日常饮食中不宜吃油腻、甜腻的食物。
湿热体质的人很多都卡在湿热里,这是自然禀赋或者长期居住在湿地形成的。分为祛湿化浊、清火两种方法,用龙胆泻肝丸、甘露消毒丸、三仁汤等。我个人喜欢加减三仁汤。
湿热需要出路,三仁汤中含有一些利尿剂,如木通、竹叶、薏苡仁等。,使热量从底部泄漏。此外,湿热体质的人已经湿热,慎用辛温助火的产品,而有些补品则偏温燥,不宜乱补。他们要戒烟限酒,少吃辣香,夏天吃绿豆汤,平时吃瓜果。
气郁体质
气郁与先天遗传和后天情志损伤有关。疏肝行气,解郁为法。代表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越鞠丸。我个人喜欢加减丹栀逍遥散,因为很多气郁的患者会转化为热。
很多疏肝解郁的药太干,需要一些润燥养阴的药。但滋阴的药物怕油腻,不宜粗暴用药。另外,气郁患者往往情绪低落,一定要充分注意心理调节,所以保持心情愉快和吃药一样重要。
气虚的人身体大多比较虚弱。主要原因是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或病后气虚。以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为代表,能滋养元气、益气健脾。
气虚体质的人要把握好剂量,不能猛补,因为补得太多的药物容易滞气,一般要搭配行气理气的药物。另外,很多人提倡人参进补,这是真的。但是,气多则火,注意不要使太多。当然,现在的人参至少有几千种,还是用一些中药来调理比较好。疗效与人无异,主要价格也实惠。此外,当邪气合并时,其气就会不足,所以气虚患者容易出现虚实夹杂的证候,应加以考虑,扶正祛邪。
阳虚的人多阳不足,可因先天不足,如父母年老得了儿子,或母亲妊娠不当,元气不足;或者因为后天失调,喂养不当,营养缺乏;或者中年以后疲劳内伤,性生活不检点,逐渐衰老肾衰竭。补肾温阳是益火之源。代表是金匮肾气丸和贵由丸。我个人喜欢用肾气四味少火的肾气丸。
我也写过文章,有些人不适合严格赔偿,需要少生气。中医理论认为,阳虚可损阴,导致阴阳两虚。因此,服药时要兼顾阴阳,避免阳温过盛,耗血伤津,化为燥热。所以对于阳虚的人来说,要慢慢暖,慢慢补,慢慢调。有些病适合中医,有些病还是需要慢慢调整。另外也要注意脾胃,包括每一种体质的调理,都需要兼顾脾胃。脾胃主运化,脾胃不好,运化不好,就算吃了灵丹妙药也无济于事。
血瘀者多因先天遗传、后天损伤、丧失生活、久病血瘀。活血化瘀、通络为法,代表方剂有桃红四物汤、桂枝茯苓丸等。对于血瘀患者,王清任有血府逐瘀汤、下膈逐瘀汤等,我平时用的比较多。
气滞则血瘀,行气则血畅,所以活血的时候经常加理气药,我喜欢调成四逆散。有的血瘀比较严重,还是要调骨肉。驱虫药物朱良春先生详细解释一下,我也不会出丑。当然,血瘀的原因很多,需要根据情况滋阴、温阳或益气。
阴虚的人大多是真阴不足。其病因与先天虚弱、后天久病、过度劳累失血伤阴有关。养肾阴,强水降火为法。加减六味地黄丸、左归丸。
阴虚产生内热,如阴虚火旺,所以养阴要和清热一起用,即养阴也能清热,清热能藏阴。另外,真阴虚证可能涉及精血、津液、津液的亏虚。因此,在调理阴虚的同时,要注意滋阴填精、养血滋阴的方剂组合。另外,我上次说了,养阴药软腻,长期服用容易损伤脾阳,容易引起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还可加入木香、砂仁等品,理气健脾,消食化积。
内在素质是先天或遗传因素形成的特殊身体状况。有些先天因素不一定有效,尤其是一些遗传性疾病或身体缺陷,一般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一些过敏的人,中医有很好的方法。调节过敏物质的代表方剂有玉屏风散、消风散、抗过敏汤。